临汾新闻网讯 “我是农民的儿子,就要为农民着想。”日前,全省首届“十佳新农民”荣誉称号获得者、吉县东城乡果业站技术员葛成稳在吉县果业服务中心对记者说。
采访时,葛成稳正忙着为吉县电视台《今日农事》栏目的拍摄准备关于苹果春季栽植、黑膜覆盖材料。他说:“作为一名果业技术员,果园是我的‘聚宝盆’,向果农推广技术是我的责任。”
1995年,葛成稳被聘为东城乡果业站技术员,他的首要任务是向果农推广果实套袋技术。
“好好的果子为啥要套个袋儿?”
“套袋还要买袋、雇人,赔了咋办?”
“这么麻烦,咱可不弄这些!”
……
一时间,果农们对前期投资大、工序繁琐的“果实套袋技术”十分抗拒。葛成稳理解乡亲们的顾虑,他决定用事实说话,先在自己的果园里进行试验,让乡亲们真真切切地看到技术带来的效益。“那个时候果农们的思想都比较传统,不考虑技术的投入,收成好不好只能靠天、靠地、靠劳动力。”那一年的秋天,葛成稳的“示范园”里产的苹果果面光泽度高,颜色亮丽,售价也从每公斤1.66元增到了每公斤3.2元。
“只要能多挣钱,再麻烦咱也不怕!”喜人的苹果售价让果农们纷纷转变了观念,“全园套袋”促进增收的美丽画卷在东城乡的果园里缓缓展开。
“生草覆盖”技术使全乡瘠薄的土壤地力得以提升;“畜-沼-果”循环经济模式及“富硒、富锌、富SOD”等功能保健草果生产技术加快了果树种植的标准化步伐……近年来,葛成稳所掌握的多项苹果管理技术先后推广开来,他也成了果农眼中的“苹果财神”。
“我出生在这片土地上,它养育了我。”葛成稳对苹果的热爱,源于从小的耳濡目染,“我不仅是农民的儿子,我也是农民,是新型职业农民,我要把农民这个职业干成一个体面活儿!”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成为“新农民”葛成稳的标签,“把技术用好了就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大家的钱袋子鼓了,自信心就有了。”
“自信心有了,农民们就有奔头了,乡村就有希望了。”谈起乡村振兴,葛成稳把苹果树形容成东城乡果农们的“致富树”,苹果自然就成了“致富果”,“下一步,我们打算在苹果生产环节上加大技术投入,为吉县苹果出口外销打好基础。”
记者 刘静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