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薛强:火红辣椒 燃起百姓改变贫瘠的希望

2018-12-03 09:29:07 来源:临汾新闻网  

薛强在贫困户家中走访。记者 闫锐鹏

  临汾新闻网讯 11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当日上午,气温已降至零度以下,但大宁县昕水镇石城村贫困户贺红廷家中却暖意融融。再过几天就驻村满两年的第一书记薛强,和几位村干部一起,在贺红廷家里划算着来年该干的事,如何才能尽快让他家脱贫致富。

  2016年12月,临汾市公安局涉矿犯罪侦查支队政委薛强被选派到大宁县石城村任第一书记。两年来,薛强“泡”在这个小山村,与村民和村干部一起,强化基层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建引进扶贫产业,在短时间内让小山村变了大模样。2018年10月22日和23日,《山西农民报》和新华社分别以《第一书记的驻村感悟》和《让党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迎风飘扬》为题,对薛强的事迹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村里的大喇叭又开始响了”

  石城村在大宁县昕水镇18个行政村中较穷,村民祖辈靠天吃饭,缺乏固定收入来源。目前贫困人口76户187人。2300亩耕地,分布在沟壑纵横的山坡垣面,难以开展机械化耕种。村里青壮年劳力多外出打工,使得这个小山村更加凋敝。

  薛强在公安战线受组织培养多年,是一名有着18年党龄的老党员,深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上的重要性。他坚持用好党建这个脱贫攻坚的法宝,在增强党支部引领力上下工夫,想方设法筑牢战斗堡垒。过去石城村党支部十多年没发展党员,村里16名党员最老的七十多岁。薛强来到村里后,严格了党支部例会制度,利用每月一次的例会,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商量村里的大事。今年村支部还发展了一名新党员,充实脱贫攻坚的核心领导力量。

  薛强还团结村“两委”干部,开展了“五必访、五必问”,进村入户与村民进行亲切交谈,了解民情民风,了解百姓所想、所需、所急、所盼。他上下争取政策,采取相应措施,很快改变村风村貌:村委办公室焕然一新,村里沉寂多年的大喇叭传出了党的声音;榆岭村的水窖也建起并投入使用,人畜饮水得到了彻底解决;村里的文化活动室建起来了,村民们有了了解外界的窗口,燃起了改变精神贫瘠的希望……

  “为村民致富找到好项目”

  “农民要有固定收入,就地取材、土里刨金,是最直接、最现实的办法。”薛强一边梳理石城村脱贫的思路,一边寻找适合村里发展的富民产业。

  薛强参加驻村第一书记培训时,了解到辣椒种植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最适合在小山村种植。回到村里,他立刻行动。“农民赚得起、赔不起”,集体号召、规模化种植,任何环节稍有闪失,都会影响农民脱贫的信心。为此,薛强跑到侯马,认真考察赤焰辣椒的真实市场,了解种植所需的气候、土壤条件,咨询种植、管理技术。回到村里后,又和村“两委”干部、包村干部反复商量,决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主意定下来后,才开始给村民做工作。为了打消群众的思想顾虑,村“两委”干部率先种植了10亩试验田,第一季就获得了好收成。

  看到赤焰辣椒种植很快有了收益,村民们也都争着种了起来。65岁的贫困户郭还生就是在给辣椒收购商帮忙烘干的过程中动心的,看到鲜椒2元、干辣椒八九元的收购价格,就试着在自家地里种了2亩。他说:“集体每亩补助300元,还免费给2袋有机肥。算下来,种一季辣椒除了我和老伴的人工投入,基本上没什么成本。今年第一次种,尽管后期雨水影响了一下,收入都快5000元!”

  石城村赤焰辣椒种植与收购商签订了最低收购价格合同,辣椒就地烘干后,由山西赤焰辣椒种植服务专业合作社收购,并通过侯马的马上购电子平台对外出售,发往全国各地。

  引进并推广辣椒种植产业,让薛强和村里每个村民都成了好朋友。路过村民的辣椒地,他会和村民一起干活、聊天。“赤焰辣椒有一个特点,就是越摘越旺。摘一个,出两个头,再开花,就能结出两个辣椒。要是长时间不摘,辣椒反而就不长了,这个活儿懒人干不得……”村民贺取生说,“薛书记来到我们村,一心扑下身子干好事、实事,处处为我们着想,他已成为我们村里的人。”

  “为长远发展攒个好家底儿”

  如何让所有村民都能够有稳定持久的收入?薛强说,发展得有支撑力,必须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石城村长远发展、村民稳定致富攒个“好家底”,因此,他把石城村村集体经济“破零”当成又一个工作目标。

  在薛强和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石城村成立了惠农畜牧林专业合作社,通过外出考察、积极争取资金60余万元建起了肉驴养殖场,从山东引进40头肉驴,由村里的贫困户负责养殖。村支书李五生告诉记者,养殖场为贫困户在家门口打工提供机会,经济收益则服务于全体村民。

  结合石城及周边村赤焰辣椒种植产业需求,利用村边废弃的石材加工厂房,村集体协调资金兴建了辣椒烘干厂。与肉驴养殖场运作模式类似,辣椒烘干厂的厂房租金归村集体,烘干工人优先招收贫困村民。常年驻厂辣椒收购商代表卫增辉告诉记者,目前大宁县赤焰辣椒种植面积已有460亩,明年预计会增加到1000亩,辣椒烘干厂有发展前景。

  与此同时,薛强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在光线好的地方,建设30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其中100千瓦已经并网发电,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

  “村集体有了经济积累,有了‘造血’功能,才能更好地为村民服务。”薛强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岗位上,不但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执行、落实好,而且探索出了石城村长远发展、村民稳定致富的长效机制。新上任的村委会主任贺建华说:“薛书记不但为我们村找到了致富的好项目,而且为我们村集体攒了个好家底儿。”

  记者 陕文喜 刘玉林


     

责任编辑: 吉政

上一篇: 襄汾曹彩英:一片丹心为民情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