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赵慧敏是侯马市浍滨街道办事处秦村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家人给我起‘慧敏’这个名字,果然在社区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要全心全意‘惠民’。”赵慧敏说着,眼底笑意盈盈。“我的母亲就曾是一位居委会工作者,他们那个时候还没有社区的概念,我看着她帮邻里解决问题、化解纠纷,觉得很了不起,一直希望成为像她一样的人。”
像歌里唱的那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赵慧敏终于如愿成为一名社区干部,“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信把居民简单的事办好就不简单,把居民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只有发自内心热爱,才能排除万难。”日前,记者采访时,赵慧敏如是说。
暖了房屋 暖了民心
2003年,秦村北社区建立之初,正逢“非典”,揣着一枚公章,带着一个工作人员,赵慧敏上岗了。
为了尽快了解社区情况,赵慧敏每天扎在社区里,每个小区、每一栋楼、每个家户来来回回地跑,附近居民都说这里来了个“熟脸儿”干部。
赵慧敏了解到,社区留守老人多、困难人群多、下岗职工多,而且由于社区老旧单元楼数量多,居民冬天取暖困难,从2004年开始,赵慧敏就开始想方设法为社区居民楼装大暖。
“这件事情大家还是很支持的,推进相对顺利,我就是跑跑腿。”赵慧敏介绍说。2005年,社区的大暖基本安装完成了,社区百姓终于不用惧怕寒冬了。
2010年,为了进一步改善老旧社区的生活环境,赵慧敏争取到了24栋楼1000多户的社区环保节能改造项目,为他们进行外墙、楼宇门、楼顶、供热项目的改造。没曾想,工程一开工,就遇到了重重阻碍。
“老人们思维比较传统,他们觉得这是乱花钱、瞎折腾,也有个别不了解情况的居民指着我骂……”赵慧敏听了心里很难受,但她知道只要这个工程完工,就能彻底改变社区“冬冷夏热”的现状。
那时,赵慧敏的丈夫刚做完膀胱癌手术,她甚至没有时间陪丈夫去做复查。“他6次到北京复查,每次都是一个人,我怎么能不心疼?可是那个时候已经9月份了,这个工程再不推进,社区居民又得挨一季冻,我实在不忍心。”
赵慧敏说,做外墙保温,按照要求必须三表齐全才能通过验收,三表为电表、天然气表、热计量表,最有争议的是热计量表。“国家拨一点儿钱、地方投入一点儿钱、居民自己掏一点儿钱,就把这个好事促成了。可是大家不理解。”赵慧敏说:“有两三百名居民堵在小区门口,还有人请来律师抵制这件事。那阵子,我忙得团团转,一会儿物价局来询问,一会儿质监局来调查,一拨接一拨的相关部门来了解。”
赵慧敏顶着巨大的压力,张贴、递送、传达了无数次材料,宣传工程的好处,加上大部分居民的支持和配合,终于赶在2010年11月送暖前顺利结束所有工程。
家里暖和了,原来的“反对派”也对赵慧敏竖起了大拇指。
“老百姓特别单纯,谁对大家好,为大家着想,他们都会记住的。”这是赵慧敏对社区工作的理解。
净了社区 近了距离
为了改变社区垃圾随意倾倒、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借着城乡环境卫生清洁整治工作的开展,赵慧敏带着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开始了大清扫活动。
2013年,侯马市正在创建卫生文明城市,赵慧敏组织工作人员清扫单元楼附近的垃圾。一栋楼后面的空地堆放着旧柴火和枯树枝,赵慧敏打算清理好地面再对地面进行硬化。谁曾想,工作还没进行到一半,一位80多岁的老人冲了出来,拿着撬棍就在赵慧敏的右腿上抡了3下。秦村北社区志愿者岳晨急忙冲过去,夺下了老人手中的撬棍。“我要不冲上去,老人还要动手呢!”岳晨说起这件事情仍心有余悸。
原来老人平时就喜欢收集一些木头棍子,视这些柴火如生命,看到社区工作者清理柴火,一时冲动伤了人。赵慧敏忍着疼痛给老人讲道理,安抚老人的情绪。等老人气消了,清扫继续进行后,赵慧敏才去看医生。老人气消了,柴火清理了,但是赵慧敏的腿很长一段时间火烧火燎地疼。赵慧敏说起这件事情来也不恼,她说这是“光荣的印记”。
在创卫的几百个日日夜夜里,赵慧敏每天顶烈日冒风雨,奋战在一线,清理卫生死角,每个时段、每个环节,她都谨小慎微,唯恐出现纰漏。在赵慧敏的努力下,秦村北大变样了,从原来的“邋遢社区”变成了如今的“靓丽社区”。
“社区就是居民的家,大家都想自己家里美,这样自己脸上也有光,我就得想办法把这个事给大家办好。”赵慧敏觉得这不过是她应尽的责任。
赵慧敏主动扛在肩上的责任太多太多了,为了让留守老人能够吃上可口的饭菜,2014年,她在社区办起了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2019年,借着社区升级改造的契机,又搞起了“爸妈食堂”。
“赵书记,吃了吗?今天我去咱新食堂吃去。”67岁的社区居民梁秀荣见到赵慧敏热情地问候着。“有什么不满意的尽管说。”赵慧敏笑着回应。“哎呀,就是太远了,我们这个年龄还能跑得动,年龄再大些的,怕是走不过来了。”梁秀荣说出了自己的担忧。“不怕,这我都想到了,下一步就打算给老年人送饭上门,你放心吧。”赵慧敏的语气自信而坚定。“行嘞,赵书记说的话我都信!”梁秀荣对赵慧敏的信任溢于言表。
娱乐生活 快乐居民
社区资料室里放着3本有年代的相册,上面记录着自社区创建以来居民的娱乐生活。
赵慧敏始终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工作的努力方向,切实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上下工夫。在她的动员下,辖区党员群众先后成立了舞蹈队、“三句半”曲艺队伍,在重大节日期间举办各类文艺活动。为了让社区每一分子都融入社区这个大家庭当中,她发动社区群众举办了“邻里节·百家宴”活动、“三八”妇女节包饺子活动、“颂歌献给党百姓大舞台”活动、“善行义举榜”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活动。
聊起社区工作,赵慧敏总是说都说不完。“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开展‘五民行动’,即服务便民行动、扶弱助民行动、联欢睦民行动、文化乐民行动、环境惠民行动,同时抓紧‘三大基地建设’,建设侯马市社区综合服务示范基地、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社工培训时间基地,让社区居民能够享受更好更优的服务。”
近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要搬迁到新址,这让社区82岁的孟老太慌了神,她见了赵慧敏总是问:“你们是要走吗?”赵慧敏解释说:“我们不走,我们只是换了办公场所,还为你们服务哩!”孟老太还是不放心,再三追问:“真的不走吧?”赵慧敏说:“不走不走,我啥时候骗过你。”孟老太这才放心了:“不走就好,不走就好,你走了我可不知道怎么办啦!”
在秦村北社区,赵慧敏已然成了大家的依靠。
记者手记
赵慧敏爱笑。她的笑声很爽朗,很有感染力。
“再难的事情笑一笑就过去了。”赵慧敏总是这样说:“笑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有人说,赵慧敏像是一直转动的“陀螺”,好像从不需要休息,她却觉得这是她应该有的状态。“这就对了,社区工作人员总是在奔波,说明居民的问题一直在被解决,大家的日子才会越过越舒心。”
记者 安月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