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他身残志坚,凭借顽强毅力,遨游博大精深的医学海洋,以精湛娴熟医技为残疾人治病疗伤;他创办医院,以最平民的价格、甚至让利免费,只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能看起病。他关注社会,书写大爱;他就是翼城县政协委员、瑞康医院院长王常辉。
励志求学艺精湛
幼年的王常辉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幸福的家庭。父亲是县国营酒厂的工人,母亲在县计划生育指导站工作。然而,9岁时,他和小伙伴玩闹,不小心坠入近10余米深的旱井中,自此,这个幸福的家庭也跌入深渊。为了给他看病,父母不惜四处筹钱,经过长达6年的不懈努力,小常辉的命终于保住了,但外伤性脑瘫让他只能靠拐杖勉强走路。
在父母的坚持下,王常辉在众多好心人的关爱中,依靠双拐,一步步读完小学、初中,又进入运城口腔学校求学。
五年的求学生涯,艰辛异常。然而,王常辉不仅克服了自身残疾带来的不便,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连年被评为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部。22岁那年,王常辉以优异的成绩从口腔学校毕业,随后数年辗转多地,追随业界名师,积极探索未知,不断淬炼专业技能。
学无止境艺无涯。在学好、做好口腔医学专业的同时,为了尽快适应残疾人康复工作,王常辉在省市县各级残联的热心支持和帮助下,从2010年到2013年,多次参加由山西省残疾人康复协会、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的“全省肢体残疾矫治手术及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技术培训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部“十二五”在职康复专业人员和康复学科带头人培训,并取得相关康复专业技能结业证书。2010年至2015年,王常辉累计开展了“山西省0-6岁贫困残疾儿童救助项目”45人次,项目外救助各类肢体残疾人约300余人次,均取得了喜人的康复效果。
坚定信念守初心
工作后,王常辉接触到了更多的残疾人及残疾人家庭,他深深地体会到了他们生活中的艰辛、无奈。目睹和经历了这些,王常辉更加坚定了为残疾人事业作贡献的信念。
2011年翼城瑞康医院成立之初,是以残疾人康复作为主要开展项目。高峰时,翼城周边达九县市70多名脑瘫患儿都来做康复训练。然而,能够享受省康复救助项目的名额每年只有10个,也就是说60个残疾人还没有得到国家经费支持,需要自费康复。为了减轻残疾人家庭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够坚持训练,王常辉顶住经济压力,坚持低收费,减免费用上万元;定期免费为临近村的三名患者上门做康复指导;陵下村杨某一家三口全是残疾人,生活极为困难,王常辉不仅免除了她的全部医疗费用,并许诺“只要我们医院能治了的病,在我们这里不收一分钱!”
2010年,王常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父亲告诉他,只要记住“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你就是一个好党员。一句非常简单的叮嘱,一条普通的“家训”,王常辉坚持了数十年。
履职尽责书真诚
2016年,王常辉担任翼城县第十四届政协委员。他给自己定下规矩,一定要精心履职,真诚履职,发挥好一名政协委员的作用。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精心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关于兴华街拓宽改造的建议》《关于尽快完善乡村学校供暖设施建设的建议》《关于设置鼎尚超市路口灯的建议》《关于将唐兴镇残联办公室迁至镇政府大院南侧的建议》《关于优化残疾证办理流程的建议》,均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办理残疾人证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被临汾市政协《社情民意》采用刊登。
积极参加小组活动,热心社会光彩事业,是王常辉尽心履职的又一外在体现。政协第六委员学习小组开展“隆化镇爱心助学”活动,他主动向小组党组织申请交纳特别党费300元,还为隆化中心校教职员工开展免费义诊;今年疫情期间,王常辉自发以共产党员、政协委员的名义,向武汉疫区捐款1000元,采购各类生活物资共计2000余元,冒雪送到翼城县东西南北四个疫情检查点;积极参加“浍滨社区关爱残疾人活动”“浇底乡助力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活动”、甘泉村关爱贫困残疾老人“浓情端午”活动,每到一处,王常辉都精心组织,充分发挥一技之长,开展免费义诊,履行好一名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传承信念,坚守誓言。几十年如一日,王常辉用大爱和真诚帮助身边的每一位残疾人,帮助无数残疾人家庭圆脱贫梦、健康梦。(郭向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