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富爱和学生交流,把教育过程变成充满人情味的心灵沟通
临汾新闻网讯 闫富爱的名字取得很特别,“富爱”,富有爱心,用爱富养,这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是弥足珍贵的品格。
从教21年来,闫富爱也确实把她的“富爱”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面对“问题生”,她准确把握学生心理,进而对症下药,让学生的思想得到转变、潜力得到发挥。用她的话说,把“问题生”管好了,班级自然就好了。
“晋晋性格变好了”
2017年9月,闫富爱调到蒲县鹿城小学,接手了六(2)班。班上有个叫晋晋(化名)的同学,跟任何人不说话不交流。闫富爱通过其他老师和同学了解到:这个孩子是从黑龙关小学转来的,性格比较内向,班里的同学都不愿意跟他玩。
一天课间操时,她把晋晋叫到办公室。但不管问啥,晋晋都不说话,只是腼腆地点点头。闫富爱决定改变策略,故意说了一句:“你真了不起,连老师都不愿意搭理,怪不得咱班同学说你不跟他们玩。”晋晋听到这句话,立刻委屈起来,脱口说道:“老师,不是我不跟他们玩,是他们笑我说话跟他们不一样。”听到这儿,闫富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于是,闫富爱要求全班同学随时随地都说普通话,并且将说普通话列进了班级管理制度中。没有了语言差异,晋晋的话多了起来。
因为父母离婚,晋晋与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因疏于管教,他对学习逐渐丧失了信心,常常不交作业,上网打游戏,还和同学打架斗殴。闫富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为了让他找回自信,她每次给晋晋布置的作业既简单又少,这样他每次都能完成得很好。她还给晋晋安排了一个好同桌,让同桌帮扶、带动晋晋不断进步。班里搞一些演讲比赛、辩论赛、手抄报展示等活动,她每次都让晋晋上台表现,慢慢地孩子在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有一次,晋晋的奶奶不在家,闫富爱怕孩子回去吃不上饭,完不成作业,就把他领到了自己家里,给他做饭辅导作业。长此以往,晋晋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也慢慢地改掉了坏毛病,再也没有上网打游戏。他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不久后,班上教英语的李老师跟闫富爱说:“姐,我发现咱班的晋晋性格变了。”“怎么变了?”“爱说了,胆大了,学习积极了,也敢跟老师说话了。”听了这些话,闫富爱开心地笑了。
“我家娃多亏遇上您”
上学期,闫富爱的班上转来一个叫怡新(化名)的同学,这个孩子几乎上遍了县城所有小学,来到鹿城小学才完成了他的小学学业。
怡新表面看似听话,实则很“捣蛋”。他上课要么左顾右盼,扰乱他人学习,要么神情漠然,人在教室心在外;下课则像脱缰的野马,满教室乱跑乱闹;经常抄作业,各门功课都不理想。他还与同学、任科老师闹矛盾,甚至搞些恶作剧,曾经有一次因为不做作业,数学老师批评了他,跟老师发生了正面冲突。
闫富爱决定对怡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先解决他的思想问题。于是,她试探着和怡新谈话,给他讲学习、讲做人的道理,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并让怡新跟着她在学校食堂吃饭,给他以生活上的关爱。经过几次努力,怡新虽然口头上答应了,行动上却进展不大。后来,又有人给闫富爱发来了他吸烟、抄作业、骑摩托等违反规定的视频和图片。看到这些,闫富爱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给怡新打去了电话。“无论谁在老师跟前告你状,老师都不相信,就相信你,相信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好孩子!”怡新沉默了一会儿,嗫嚅着说了一句话:“老师,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改掉坏毛病,我一定会好好学习。”
从那以后,怡新真的改变了好多,上课开始认真听讲,作业也能按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较之前有很大进步。他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大大改善了,期末考试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前些日子,闫富爱在街上碰见了怡新的爸爸。“闫老师,我家娃多亏遇上你,才能有现在的他。娃到临汾上了中学后,成绩真不错,而且学习态度特别端正。”今年教师节,闫富爱收到怡新的祝福和发来的微信。孩子的进步和改变是老师最大的幸福,此时此刻,她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值了!
把“问题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谁都知道关爱优等生能出成绩,可你却把精力放在‘问题生’身上,你是怎么想的呢?”这是同事们经常问闫富爱的一句话。
对此,闫富爱是这样回答的:“我的班级管理理念是严爱优等生,博爱中等生,偏爱‘问题’生。优等生谁都爱,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他们,会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里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既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会正确对待他们的优缺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原有程度上不断进步。而‘问题生’就不一样了,他们或是出自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或是留守儿童,从小缺少陪伴,对他们实施心理关爱就显得尤为重要……”
闫富爱每接一个新班的时候,开学前至少两个星期不给孩子们上新课,而是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对孩子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规矩意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那些需要重点关注的孩子会在她心里“挂号”。在教育教学中,她始终“以人为本”,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经常和“问题生”交流,把教育过程变成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用师爱去温暖、用情去感化、用理去说服,从而促使孩子们主动认识并改正错误。好多次,孩子们由于不懂事不理解而“呛”她的时候,她几乎想要放弃,这时一个念头会闪进脑海: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会怎么办……于是深呼吸、镇定,经过短暂情绪调整后,又重新回到积极的工作状态中,对孩子们倾注更多的耐心。多年来,闫富爱所带的班级班风和谐,成绩突出,受到校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闫富爱表示,她会把青春、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孩子们,献给教育事业,把爱植入每一个孩子心中,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有爱心、有创造力的高尚的人。
记者 郭璞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