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的坚守

2013-12-04 20:16:5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图为张跟平在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场。

她拘谨地坐着,低头捏着自己的手,问一句答一句。她的手,有些粗糙,两个大拇指都有些变形,骨节突出,右手大拇指的变形尤为明显,这是近27年来在清扫一线留给她的“纪念”。

尽管已获得多项荣誉,多次被评为单位“优秀职工”、临汾市劳动模范”;2009年,被山西省建设厅授予“优秀城市美容师”的荣誉称号;2012年,被山西省妇联评选为“第七届山西省十大女杰”荣誉称号;前不久又作为临汾市的两位代表之一,赴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算是经历了大场合,可是,她依然很是拘谨。

她是张跟平。

记者 韩晓芳

新媳妇拿起大扫帚

张跟平,临汾市环卫局南城所清扫工,1987年1月参加环卫工作,工龄27年。现在临汾市鼓楼东大街从事清扫保洁工作。1987年1月,风华正茂的张跟平加入了环卫工的行列,从事道路清扫保洁作业,与街道清扫、保洁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很多人忍受不了环卫工作社会地位低、工作脏苦累、福利待遇不高这一现状,纷纷“跳槽”离开,而她却留了下来,一直坚守在环卫清扫岗位上,用勤劳的双手维护了城市的整洁和美丽,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之歌。

张跟平扫马路是从结婚后不久就开始的。那时,新婚不久的她没有合适的工作,在一位邻居的介绍下,到环卫局从事清扫工作。新媳妇在大街上扫地?有人劝说:干什么不好,偏去扫大街?”这活得有人干,大街总要有人去扫的。”淡淡一笑,平民家庭长大的张跟平并没有嫌弃这份工作的“不体面”,自然地接受了这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不管别人说什么,她没有停下手中的忙碌。

马路就是她的画板

起初,她清扫的区域是煤化巷西口至东关大十字路段,那时,路边有夜市,还有一个菜市场,每天都要清理很多蜂窝煤渣和烂菜叶子,工作量十分繁重,加之有些店铺不自觉,张跟平前头扫,他们后面扔,要来来回回清理多次,十分辛苦,可张跟平从来没有怨言。

后来,随着环卫局内部机构的调整,她被分到鼓楼东大街路段,一样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

在这条街上值夜班的一名保安说,从凌晨3点到7点的例行清洁再到白天7个小时的保洁,张跟平每天有十几个小时在路上工作,弯腰清扫、倒垃圾,简单的动作365天日日重复,她干得认认真真。有时,张跟平扫完自己路段,看到其他地段有垃圾,别的姐妹忙不过来时,总是赶过去帮忙。当有人问她为啥要这样做时,她就说道:“看到路上有垃圾,我心里就不舒服,苦点累点没关系,路上干净了我心里就平整了。”在她的影响下,大家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使鼓楼东大街的环境卫生质量一直名列前茅。

在张跟平工作的日程表上,没有节假日,每年大年初一,当家家户户共度新春的时候,她却悄悄拿起扫帚,来到自己熟悉的大街上,一位熟识她的人劝她:跟平啊,一年到头不闲着,大过年的,还不歇歇?”她却说:越是过年,咱越得把大街扫干净,让大家上街也有个好心情,正月初一心情好,一年都会心情好啊!”张跟平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在劳动工具和环卫设施保养上同样精心,她现在使用的保洁车一直保养得很好,至今仍完好无损。她自己设计制作的小型墩布擦洗果皮箱、保洁车效果非常好,得以在全所推广使用。

她用扫帚当画笔,把马路当画板,每天都在画同一幅画,画面干净、清洁。

对得起工作 对不起孩子

为了上班时不会睡过头,她总是早早休息,几乎没看过电视,更别说一部完整的电视剧。多年来,在鼓楼东大街上,每天凌晨两点半左右,当大地还在沉睡,当太阳还在梦中,身穿橘红色工作服的张跟平就开始忙碌,她时而清扫,时而铲垃圾,时而捡纸片……为了确保街道达到“六无六净”的清扫标准,她每天提前上岗,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有了突击任务,她总是抢在最前面。

环卫工的工作岗位在大街上,对家里的照顾相对就少得多。每每提到孩子,张跟平十分自责:哎!可惜了我那娃!”如果不是一场大病,她的儿子也会像其他孩子一样上完高中上大学。可是,一场大病改变了孩子的前程。

孩子9岁那年,连续几天高烧不止,当时正值卫生大检查,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没向领导请假,而是每天下班后,匆匆赶到诊所为孩子输液,可几天后,孩子的高烧不但没退,病情反而愈发严重,不仅呼吸困难,且输液都不吸收液体了,见此情景,张跟平夫妇再也不敢耽搁,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就诊,被确诊为胸膜炎,张跟平和她丈夫受到大夫的严厉训斥:你们是怎么当父母的?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才来住院?孩子再迟来半个小时就没命了!”也就在这场大病过后,孩子有了后遗症,不得不早早辍学。

每次休息,张跟平都会用手使劲地捶打右腿,那是因为她的腿在工作中意外摔倒时受伤,张跟平硬是咬着牙坚持工作。成天站着干活,还要不停地来回走动,受伤的腿得不到休息,因此患上了滑膜炎,腿疼的滋味不难想象,可是,她依然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除了疼得最厉害时请了一段时间假,平时,从没有因此而耽误过工作。

社会崇敬敬业者

从22岁开始清扫马路,张跟平至今已经在环卫一线工作了26年多。手中的扫帚三天就会用坏一把,26年来,她已经用坏了3000多把扫帚,500多米长的清洁区,一天六七个来回,26年走的路累积起来已有5000多公里。

不记得多少次,别人在前面扔,她后面跟着扫,毫无怨言;不记得多少次,风里来雨里去,淋湿了衣服踩湿了鞋,裤子也打湿了半截,可她依然坚持把地面扫干净,赢得了过往群众的一致好评……26年来,张跟平坚守着那份对环卫事业的责任感,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将环卫工人“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无私奉献精神真正地融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用一贯的真诚与勤快赢得了市民及商户的理解和支持,使鼓楼东大街的环境卫生一直名列前茅,成为单位的样板路、模范路。

26年来,她天天在同一片清洁区来回行走,作为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张跟平的确很平凡、很普通,但她却拥有那份26年坚持不变的敬业精神,对工作认真负责的高贵品质,用手中的扫帚维护了城市环境的整洁,为临汾市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肯定。

2012年2月21日,第七届山西十大女杰评选结果揭晓。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最美城市美容师”临汾市环卫局南城所环卫工人张跟平获此殊荣。

第七届山西十大女杰评选活动是由省妇联与《山西日报》、山西广播电视台、《山西经济日报》《山西农民报》《山西工人报》《山西青年报》《山西妇女报》《生活潮》杂志社8家省城媒体联合主办。候选人由各推荐单位层层推荐,经组委会审定、候选人公示、通讯投票、评委会无记名投票产生。因为对一份工作长达26年的坚守,使山西十大女杰的光荣榜上第一次出现了清洁女工的名字。

中国妇女十一大召开之前,山西省妇联点名指定张跟平当代表。多年来,她为我们这座城市付出了很多,而这座城市,这个社会,也给了她应有的崇敬。

而像张跟平这样的一线环卫工还有很多,她,是他们的缩影。这些荣誉,是给张跟平的,也是给众多长期坚守一线的环卫工的。

记者后记

说实话,采访张跟平并不顺畅,她少言寡语,回答问题像挤牙膏,有时话题甚至不好往下进行,她的领导和同事不得不坐在旁边给她递话;她的事情也并不太好写,工作很单一,内容并不复杂,似乎本身就没有太多可说的东西,更没有曲折的故事,动人的情结;想来想去,就是那份纯洁的坚守感动了我。采访、写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这样的一个来自基层的劳动者,没有高深的文化,没有独特的见解,没有出众的口才,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丰富的阅历,甚至连火车也没有坐过,这次去开会,还是第一次去北京,如何能代表临汾市的200多万妇女呢?临汾市妇联主席张瑞萍回答了这个问题:张跟平一扫帚扫了26年,从不好高骛远,工作中踏实勤快,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这种精神,完全能作为广大妇女的表率,能作为妇女的优秀代表。她的事例也说明,只要勤勤恳恳地干好工作,社会就会尽可能地给她最大的认可和荣誉。”

     

责任编辑:李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