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家沟走出来的画家

2014-03-17 08:01:59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禾丰正在作画

初次见禾丰是在他那间10平方米的画铺。一进门左墙及正对着店门的墙面,整齐地摆着他的几幅水墨山水画;右墙则是他平时练笔摆挂的长方形画板。他表情淡然,只是客气地帮大伙儿沏茶。

当记者再次走进禾丰画铺时,他正在创作。“这是过几天要参展的作品。”没有了先前的生疏和拘谨,禾丰谈起了他的成长经历、他对艺术的追求与痴迷……

禾丰,原名要鸿炳,斋号和风堂主人。1971年出生于山西省汾西县师家沟,受师家沟民居古建筑系列文化的影响,他走入了艺术殿堂。

书法家讲究临帖,而画家讲究写生。禾丰的少年时期是照着房子画房子度过的,对于后来师家沟庞大的建筑群村落,户与户之间,门前有几块砖,他都了如指掌。

1993年,禾丰毕业于山西大学美术学院。这让他对绘画艺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重新回到故乡师家沟民居写生,当清晨东方发白的时候、中午烈日当头的时候、傍晚夕阳返照在民居的时候,他的笔调与情感都在画面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在一年四季不同景色衬托民居山势的时候,他更是以细腻的笔法和多彩的画面尽力表达着一种浓浓的乡情。他的执著在烈日下、在暴风雨中、在寒冷的雪光里,都在寻找大自然的景色与笔墨的完美结合。

树木和石头是山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又恰恰是禾丰多少年来基本功的积累,人物和房屋也是山水画的补充部分,而后者又是禾丰少年练笔见长的天赋,所有这些都说明禾丰在技法上的精进和意境上的突破,加上他早年对《芥子园画谱》的执迷苦练,大学毕业后的近十年里,他从工笔到写意的转化提升,尤其2001年进修于北京画院庄小雷画室后,对张大千、何海霞、庄小雷师承作品不厌其烦的临摹学习,渐渐悟出佳境,形成个人风格。山势多以水面相隔,略显缓急,又不失祥和。树木常以淡墨为主,重墨之时又用高光或干湿混合色彩表现独特效果。也有人称其画法为现代派,他个人则称之为探索古人的技法,结合今人的思想,力求表达时代的和谐盛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路笔墨一路辉煌。多年来,禾丰创作的作品散见于《中国画》《人民日报》《艺术状态》《世纪画坛》《美术》《山西日报》《内蒙古美术家》等杂志报刊。多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美院、北京国际饭店、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湖北大学美术系,纪实》半月刊杂志社等收藏。(文/图记者 张莹超 王春丽)

     

责任编辑:李甲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