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档案
在安泽县唐城镇北面、在七年前还是一片荆棘丛生、荒凉不堪的乱石河滩里,神奇般地建起了一座厂区占地面积55公顷,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万余平方米,拥有1500余名员工,年税费2亿元,集采煤、洗煤、炼焦、化产回收、发电及甲醇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型现代化环保企业、花园式生态工业园。
一条条气势磅礴的奋斗标语悬挂于厂区高空;60余平方米的电子荧屏正播放着豪迈有力的永鑫之歌——放飞梦想;新建的图书阅览室,一些年轻的员工在如饥似渴的查阅资料,吸取营养;不远处的篮球场上传来阵阵喝彩;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学子们,穿着浅蓝色的永鑫工作服,排着队、唱着歌下班归来……
如此严格的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如此宏伟的厂区规模,如此有文化、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简直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民营企业。
这个企业的领军人物就是省人大代表梁永梓。
艰辛创业
1962年,梁永梓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母亲患病,10年卧床,造成家境贫困、缺吃少穿。梁永梓作为长子,为了照顾弟妹,为父母减轻负担,他13岁就中途辍学,挑起了挣钱养家的担子,稚嫩的双肩过早地扛起了一份责任。
日出日落、严寒酷暑,他承受着和成年人一样的辛苦,却只能挣到成年人一半的“工分”。于是生性爱干事的他,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偷偷地学会做木活。从此,在他的家乡——浮山县响水河镇梁家河村一带的社员家里,常常会出现一个自带家具,走家串户的小木匠。
小木匠做的家俱就像他本人的体貌一样,结实、好看。
时隔不久,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在允许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政策鼓舞下,1984年3月,梁永梓以60元起家,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建起木器加工厂。一年后,这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就跨入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引领时代潮流的行业——首批“万元”户行列。
谋生、创业、致富,凭着奋勇拼搏的精神和远大的理想抱负,梁永梓从最初只有10多个工人的木器厂起步,迈上了他的人生创业之路。
1992年,创建兴梁水泥厂。
1996年,开办浮山县贾村官沟铁矿。
2000年,兴办浮山圣鑫选矿厂。
2001年,在河南省灵宝市开办金矿。
2002年,筹建安鑫煤业公司。
2003年1月,创办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8次创业、8个行业、不容易、很艰难”,20多年的拼搏,梁永梓用寥寥数语道出了个中辛酸。
1996年,梁永梓投资开铁矿,专家勘测好的矿,在开采时却发现早已被他人采空,一路采下去只出石头不出矿。“那年8月,40天绵绵阴雨,我和30多名工人在山上没钱没粮,满身只剩下1元钱。而当时回家的车票需1.5元,这1元钱坐车只能坐到东张乡,离家还有5里的路程。上山时候带了上百万,下山时却只剩了1块钱还步行走了5里地才回到家,难啊!”很淡然的语调,却掩盖不了内心的苦楚。
梁永梓自有永不言败的性格,面对挫折与磨难,他没有放弃。黄沙散尽始见金。两年后,他为之付出全部心血的铁矿也终于采出了矿石。随后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快速发展。还完了内债外债,他又买了一辆桑塔那2000,这在当时具有非凡的意义。
成功了的梁永梓不局限于眼前的成就,他再一次向前迈开脚步,开办了选矿厂。
2003年1月,正是隆冬时节,北风呼啸、飞沙扑面,在唐城镇的乱石河滩里,梁永梓带着他的几个铁杆弟兄开始铺展他的永鑫公司宏伟蓝图……要请专家、要绘图纸,要在临汾租房办公,偏偏遇了个倒霉的“非典”,这里不让进去、那里设有岗卡,重重困难接二连三。
好不容易送走2003年,迎来2004年,又遇上了“八行业大整顿”。建设刚刚上马,资金缺得要命,找银行,难贷款;找朋友,借钱难。把一个钢强铁汉梁永梓逼得简直要爬下了。
他跟人开玩笑说“顶不住了,我真想跳楼”。
好心的朋友担心他身体吃不消,善意地劝解说“要不然咱真的撤下来吧,已上马的资金就当打水漂了”。不料,这时的梁永梓就像一位兵困城下,镇定自若的大将军,严肃果断地说“不行,开弓没有回头箭。咱们的航母已经下海,掉不转头啦,只有冲锋破浪,才是出路。咱们兵分五路,去筹款,去借钱。”从此梁永梓日行千里,上车休息,下车工作,拼命奔波……最终,他凭多年的诚信和坚强的毅力,使得“永鑫之轮”渡过险滩、顺利起航。
科学管理
一个优秀的现代企业离不开优秀的管理者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永鑫公司也不例外。
永鑫公司董事长——梁永梓,作为一个眼界开阔,坚韧不拔的创业者;一个眼光敏锐、紧跟形势的企业家。他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有运筹帷幄的谋略。
在企业目标的设定上,他总能做到快半拍,在用人方面,极力为人才提供大显身手、才尽其用的平台。
“小企业以人管人,中等企业以制度管人,大企业以精神管人”,这是他的创业心得,也是他的追求。在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梁永梓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管理方法,他称之为“大海”文化。
多年来,梁永梓从临钢、山焦、霍电、山化等大型企业聘请了一批管理精英,博采众长汲取了这些大型企业的管理精华,从而汇集成永鑫的“大海”文化。永鑫员工中有5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30多名大学专科毕业生。
吸收人才容易,留住人才难,这就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艺术。“你的梦想,在这里成真”,这是永鑫公司的人才理念。梁永梓说:“要留住人才,不仅仅是要满足他的物质欲望,重要的是给他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让他才尽其用,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在实际工作中,他注重和员工的交流,在原则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满足员工实现人生梦想的需求。
在关心员工生活方面,梁永梓历来是大仁大爱,关怀备至。2008年以来,面临金融危机的考验,永鑫公司不但不放假、不裁员,反而投资修建了20000余平方米的高标准职工住宅楼,解决了800余名员工的住宿问题。
有句名言说的好:有一碗水,可以自己喝,有一桶水,可以保存起来喝,如果有一条河就要让大家都来喝。
梁永梓说:“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就不是自己的了,而是全社会的。”眼下,他的目标已经不是个人赚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把永鑫做大、做精、做强,最终回报社会。到2011年,永鑫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将以全新的姿态注册上市,真正成为公众公司。
梁永梓作为一位人大代表、公众人物,他既不属于父母,也不属于儿女,他创造的所有价值属于人民,属于社会。
回报社会
“8万安泽人民选我当代表,是我的荣幸,我一定尽我所能,造福社会、造福人民,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梁永梓在社会捐资和造福百姓方面投入多少资金,他自己根本无法数清,不过记者从有关部门搜集来的一组记录中,可以略见一斑。
近年来,永鑫公司为安泽县唐城镇三交村修路;上庄村修建学校;唐城小学冬季取暖;修建唐城小西沟桥;荀子文化公园建设;安泽县30项重点工程施工剪彩庆典活动;慰问唐城村村民;安泽县森林防火;望岳楼工程;良马乡边寨村、宋点村新农村建设;四川省地震灾区捐款;浮山县响水河镇修建四轨寄宿制中学;修建响水河村2公里一条街等多项公益事业累计捐款5000余万元。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企业掌舵人,梁永梓“危难之际显英豪”,在2006年3月和2007年3月,安泽县发生的两次森林大火中,他不仅捐款救火,而且还亲自率领300多名职工冒着生命危险,为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冲锋陷阵七昼夜,大火不灭不下山,始终奋战在救火第一线。
今年5月7日,在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永鑫公司举行了10万吨甲醇工程竣工暨百万吨焦化工程奠基仪式,永鑫公司将实现又一次跨越式发展。7月,永鑫公司作为煤矿兼并重组整合主体企业,又一次为今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正如市委书记谢海所说:永鑫公司在循环经济方面走在了全省焦化行业的前列。
我们有理由相信,梁永梓的梦想一定能成真,永鑫公司终将做大、做强,永鑫品牌终将走出中国,与国际接轨!(记者高秀云 柴云祥 高娜)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