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戈开城饮马汉江一千个日日夜夜从来川军敢打仗、求学山大执教三中八十年风风雨雨最是德者能长寿”,这是金志明老人八十寿寿时,他的学生段协平送给他的的一寿联,是金老不凡一生的真实写照。
八十多年的岁月洗礼,金老经历的风风雨雨无数。然而,在朝鲜作战的三年时光,在他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分量最重。在秋季攻势中,由于敌人的空中火力钳制了后勤运输补给线,主副食品供应赶不上,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所在的连队每天只能喝几碗稀饭。战事激烈频繁,生活条件很差,营养又跟不上,连队战士都或迟或早地患上了夜盲症,一到晚上视物便模糊不清。可是,运送弹药、抢修工事、转移阵地等任务又必须在夜间进行,大家就在右臂上系一条白毛巾做标志,再由没患夜盲症的同志走在最前面,用一根电线牵着大家走。行进中,虽然高一脚低一脚脚跌撞撞,但是,大家都是跌跌了爬起来继续前进,没有一个叫苦喊累的。
指导员秦书秀就把在抗日战争中用过的方法教给大家,睡觉时,把棉裤铺在身下当褥子,用一根细绳把 棉大衣袖子扎紧,人坐在铺上把腿伸进袖筒内往上一拉,最后,脱下棉衣睡在已经铺好的棉裤上,把棉衣往身上一盖,这样就暖和多了。
金志明的任务是摸清情况,造出需要救济者的花名册,送给团部审批后分片发粮。为此,志愿军先后4次共发放救济粮60000多斤,解决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进一步增强了中朝人民的友谊。
来源:临汾日报晚报版
【责任编辑: 卫淇】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