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年仅33岁的刘小平高票当选秦壁村村委会主任。上任后,在他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秦壁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越走越快。
“知不足,然后自反其强”。刘小平努力寻求发展特色经济的突破口,结合该村的实际,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思路渐渐清晰。2006年,秦壁村以蔬菜产业为主导的“一村一品”工程走在了全县新农村的前列,人均收入也从他刚上任时的1932元一路攀升到如今的6000元,翻了三番。2009年5月与山东寿光达成协议,总投资6000万元发展温室蔬菜大棚,第一期工程投资1000万元建起“第五代冬暖式大棚”100余座,按现行规划部署,第一年将生产315万公斤蔬菜,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是种植季节性蔬菜的5倍之多,能较早收回前期大额投入。
中韩合资的山西电热膜厂占地55亩,投资项目资金高达6800万元,该项目落成后将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刘小平听到这一消息后,费劲周折与山西双银电热膜厂的投资人取得联系,洽谈电热膜厂落户秦壁相关事宜,并先期投资300万元整治周边环境及道路的硬化,为建厂提供一切便利。
2008年年初,电热膜厂纳入了全县九大重点工程之一,刘小平抢抓机遇,带领工作组不分昼夜,顶风雨,踏泥泞,深入工程施工所在地,拆迁、整地、挖掘、回填等一系列工作都能看到他那忙碌的身影。作为工作组负责人,他身体力行,冲锋在前,将繁重而困难的工作任务留给自己,真正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本色。正是由于他百折不挠的忘我精神,城南工业园区落户在了秦壁村,他的所作所为也深深感动了每一位村民。(本报记者 许丽)
来源:临汾日报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