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平凡书写人生

2011-02-23 09:35:00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春节前夕,退伍军人、“雷锋车队”发起人张业平,荣获我省“感动山西”十大人物荣誉称号。
45岁的张业平,高大帅气,炯炯有神的目光中透出一股坚毅与达观。1987年,怀着对军人无比崇拜的心情,他从湖南澧县应征入伍来到临汾。4年的军旅生涯,他勤学苦练、踏实肯干,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并于入伍第二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伍后,他自主择业,当上了一名出租车司机。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视乘客为父母,体贴入微,他以雷锋为榜样,用实际行动感 动了身边的每一个人。2004年,张业平因车容车貌整洁、服务优质在全市几千名出租车司机中脱颖而出,被市公用局评为“临汾市出租行业十佳标兵”。
当谈起缘何组建“雷锋车队”时,张业平说:“那时候,刚刚参加工作,时刻以军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有一次,一位出租车同行为多挣钱,硬是拉着一外地游客绕着鼓楼绕了4圈,并故作姿态地表示,这样的鼓楼临汾城有4座。此事在社会上影响极坏,顿时,出租车司机职业道德的质疑声不断。面对来自各方的质疑,同样身为出租车司机的张业平像打翻了五味瓶,心里很不是滋味。在他心里“出租车是对外形象的窗口,是外地人认识临汾的名片,而出租车司机则是城市形象的代言人,是文明的使者。”
经过深思熟虑后,说干就干,凭借好人缘,张业平联络了几个志同道合的的哥,决定成立“雷锋车队”,其初衷是“迅速改变人们对出租车司机的看法,树立临汾出租行业崭新象。”2005年高考期间,张业平和车队其他人员一道,开展了“高考期间免费接送高考生”的活动。这在当时,无异于晴天惊雷,很多人对他们的行为持怀疑态度。第一天出车,张业平将标有“雷锋车队”字样的出租车开到公交站点两位考生模样的女孩面前,说明缘由,邀请她们免费乘车,意想不到的是两个女孩先是一惊,继而迅速离去。“好事没做成却被看成了坏人”。类似感受,车队其他人员也深有体会。这时,张业平安慰大家:“不要紧,现在雷锋少了,人们才会感到不可思议,只要我们一直坚持做下去,大伙一定会明白的。今天的种种情况表明,社会需要‘雷锋车队’。”
第二天,张业平和同事们又按时上路,不远处,一位父亲带着一个男孩对过往车辆不停招手,于是,张业平迅速停靠上去。当了解到该男孩即将参加高考时,张业平当即告诉父子俩凭准考证可以免费乘车,眼前这位焦急的父亲惊呆了:“头回听说坐出租车不掏钱,而且还是高考期间,真是好人呀!”十分钟后,看着儿子顺利地走进考场,这位父亲才反应过来,连忙掏出百元钞票,硬要塞给张业平。张业平微笑着说:“这是我们的承诺,不要钱,祝孩子考试顺利。”经过几天的努力,“雷锋车队”全体人员身体力行,热情服务,免费出租车的美名深深播洒在考生的心中。
几年时间,“雷锋车队”不仅免费接送考生,而且助人为乐。那是2005年的一个夜晚,张业平出车至二中路,一辆小型面包车与一辆大货车发生追尾事故,面包车司机身受重伤躺在路边,大车司机焦急地拨打急救电话,现场围观者很多。见此情形,张业平主动上前,建议将伤者抬上车,并迅速送往医院。由于抢救及时,面包车司机很快康复。一个月后,费尽周折,一面写着“临汾的士楷模”的锦旗送到了春秋公司,亲手交到了张业平手里,这件事在社会上广为传颂。此后,“雷锋车队”的名声更响了。
如今的“雷锋车队”,每天都有好人好事,他们以雷锋为榜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时刻刻都在帮助他人,并不断开展公益事业。连续5年情系“春蕾”爱心捐助山区贫困儿童;六·一儿童节去福利院看望孤儿;高考期间免费接送考生;“八一建军节”购买慰问品送到部队,与子弟兵座谈;重阳节去夕阳红公寓看望孤寡老人,还给予瘫痪20年的残疾人安银宝生活上的帮助……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不断坚持,市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龙门事实,感动了一个又一个的临汾人。
目前,“雷锋车队”也由最初的8名队员壮大到28名,在其影响下,女子文明车队、党员车队等许多先进模范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
临汾的爱心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正像张业平经常所讲:“我只是一个平凡人,并没有啥闪光点,我只是做了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记者 鲁剑)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

上一篇: 用青春守护国家资源

 

下一篇: 一生只为教育痴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