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5月,我应邀到《西铁周报》讲学,借机到陕西师范大学拜访了卫俊秀老前辈,卫老是山西襄汾人,受困时曾在山西落户多年,对山西书坛自然是十分熟悉,他对韩左军先生的书法称赞有加,这是十分少见的。使我突然悟到,韩左军先生能使这么多书坛前贤名家溢美,绝非浪得虚名的等闲之辈,肯定书艺了得,是不可轻视的书坛人物。从此开始对他多有留意。果然不出所料,在全国第二届和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第二届和第三届刻字艺术展览、全国第二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中外草书展览等国家级大型书展中都有他的作品入展;1991年12月应邀赴日本举办了“日中友好韩左军书法展”,1999年随同山西省书法家代表团出访了韩国;20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科技人员书法篆刻比赛一等奖,第一届和第四届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二等奖,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界终身艺术成就奖等;个人简介、传略先后被《中国当代书法家词典》《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历代书法名家辞海》等数十部大型辞书收录,出版有《韩左军书法集》《韩左军自撰诗文书法集》等。成就辉煌,大名溢香,果然修成正果,令人刮目钦羡,油然而生敬意。
我喜欢韩左军先生的书法,是因为他的书法能带给我一种清纯自然的视觉满足,可养眼,能怡胸。他的书法不仅功力深厚,而且书体正宗,且真、草、隶、篆、行诸体皆工,尤以行草佳妙名世。他的篆书朴茂郁勃,古拙高雅,有金文石鼓气象。他的隶书笔势开张,气度轩昂。他的楷书自称师法欧柳,却演绎出颜鲁公、钱南园笔力雄健,宽博洞达之风,以行楷行笔,似颜非颜,非颜如颜,显得雄浑疏朗,遒劲秀润。明眼人一看便知,绝非浅功力者能为。最令识者称道的还是他的行草书,由楷书蜕化而出,兼取二王、欧、褚及米芾、王铎诸家之长,讲究法度,出入规矩。运笔精到娴熟,疾徐有致,用墨润燥相宜,酣畅淋漓。气势贯通,露藏结合,均能内出胸臆、外含机杼,不雕不饰,不温不火,行云流水,尽显书卷气息。如进禅堂,五内清新,如饮老酒,四体通泰,不失为书法佳上之品。
韩左军先生还能诗善文,博古通今,笔下许多诗词联文皆属于自撰自书,清芬俊美,含意蕴长,这在当今书法家中是不多见的。韩左军先生在全国书坛名气似乎并不显赫,不如我的老友王朝瑞、陈巨锁、朱焰诸先生那样名动华夏。但在三晋大地则是大名溢香,作为一个学理工出身的企业高级工程师,能几十年如一日,对书法孜孜以求,不二法门,以自己坚强的信念,在书法创作实践上身体力行,溯源魏晋,涵泳唐宋,融会贯通,镕铸出自己真纯儒雅、朴厚俊美的书法面目,确属凤毛麟角,难能可贵。树帜艺林,名标海内,不能不让人青眼了。
我原感到他的行草书有姚奠中夫子的韵趣,他说他请教过姚老,更偏爱卫俊秀前贤。姚老为山西名宿,是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外甥,山西大学副校长,家学渊源,国学根基深厚,乃一代大家,誉驰艺苑;卫老则一生坎坷,大器晚成,草书名满天下,风骨惊感书林,书界誉其和于右任、林散之、王蘧常为百年来中国草书四大家,其书深得傅山书法三昧,功夫炉火纯青,用笔使转自如,风格清健洒脱,别具风貌,人称卫体。如果这样分析,韩左军先生的书法与两位前贤均在似与不似之间……细思之余,令人大悟,原来他是取法于师长的“心源”,而非师长的面目,也就是师其心而非师其迹,通过自己的天份、努力、得悟,化实为自己的面目。给人的感觉是雍容大度,如正人君子,无轻浮奸滑之感,强烈的正面“传统形象”让人感到不是虚言。正如佛家所说,“三昧所得,尽在心源,修持化佛,务在执著。”
古往今来,行草书易学难精,学者众,得者寡。有不少书家多写行草,或以行草扬名,但多不精道,未得神韵徒具其形,得之皮相失之精髓。我们都知道,中国书法的不二真谛,就是“意”和“神”二字,意指书意,神指书神。无论是王羲之的“书意转深,言所不尽”,还是王僧虔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不论是孙过庭的“情动形言,取会风骚”牞还是张怀瓘的“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书圣大师们都已经自觉地把握住了书法艺术从创作乃至审美的核心所在,那就是“意”和“神”二字。由此可见行草书的难写,绝非“浅眼”者能为,更非“浮躁”者之道。然韩左军先生以行草书名世,又为世所恭,写的整体风格宽博洞达,娴雅优美,沉雄之中深藏秀气,雅朴之中内蕴灵慧,这是需要真功夫的,是需要吃得辛苦,耐得住寂寞,去下死功夫一笔一画地去练写的;还得能守住清贫,不为眼下世风流俗,金钱名利所动才能和其他有识见、有创造精神的书法家一样,在传统中侵淫,在涵泳中而出,笔端游离的全是胸臆中间那股容功力、素养、气质为一体的郁茂之气,才能真正领悟其中三昧,不为当今大批“流行书”、“变体字”冲得头昏脑胀。在这一点上,韩左军先生是十分明智的,不仅能对此时弊抽身绕行,还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大智慧岂有不成功之理,否则就天道不公了。
韩左军先生一生淡泊名利,鄙薄是非,为人良善,处世和平,且事业有成,人脉兴隆。人已过耳顺之年,为人为艺,皆坦然处之,清心以待,可喜可贺。
王祖光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