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思想“穷”、思想落后。刘候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高度重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贴形势,从思想上解决治贫的根源。他大力开展新型农民技能培训,下好“科技”棋。针对农民实际情况,他多方邀请省、市、县红枣专家来村进行实地培训、现场讲解、动手操作,从修剪、打药、抹芽、拉枝、整坑、施肥等方面技术使广大枣农有了认识,通过学习,基本掌握了红枣树科技管护的技术,受训人数达到300余人。
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刘候祥带领村领导班子经过实地调研、科学论证、精心组织、扎实落实,将全村规划为旅游开发区、综合服务区、居民住宅区、主导产业区“四个区”,切实推进各项工作扎实落实。旅游开发区依托红军东征纪念馆,在原有1个展厅的基础上,新增2展厅680平方米,建成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市廉政教育基地各1处,对主席旧居进行保护性维修,形成“三个展厅两个基地一个旧居”的旅游主体工程格局。综合服务区新建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4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1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计生服务室、标准化小学、卫生室、便民店、文化站、图书室、科技服务部等综合投入使用,成为全村政治、文化中心。居民住宅区设置古朴式奇石形村标路牌,新建“红色旅游”和“黄河风情”风景墙2处,新砌石头景观墙280米,新建东征广场1处1560平方米,设置汉白玉雕塑1座,安装健身器材12套,张挂宣传版面40块;改造居民住宅窑洞16户42间,统一新建院墙、大门、屋檐、花栏墙;硬化巷道5条1260平方米,石砌道路排水沟650米;新建垃圾池7个、公厕3所,安装路灯9盏;栽植桧柏油松1680株;维修人畜吃水管道2500米。主导产业区主要红枣产业,一是加大红枣树科技管护力度,将东征村确定为全县红枣管护示范村,对9万余株红枣树普遍进行修剪、打药、涂白、抹芽、摘心等,管护效果十分理想,株均增产2公斤,同时嫁接换优金昌一号、枣脆王、相枣等0.4万株,开放红枣采摘园2处;二是大力发展红枣经济林,利用农户空当地新发展红枣经济林620亩,不断夯实群众增收基础。通过“四个区”建设,东征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整体形象日益凸显,品位档次显著提升,特色精品效果逐渐显现,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
刘候祥在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工程建设,积极扶持弱势群体,深入化解矛盾纠纷。东征村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向上级争取建设乡敬老院1座,可容纳全乡五保户入住,在红色故土筑起一道爱的亮丽风景线。
记者 许丽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