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廷瑞是宣传文化战线的一名老兵,1998年7月任洪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至今。在这个岗位上已十多个年头,他先后受到省、市、县的多次表彰奖励,荣获省委组织部“优秀案例编撰奖”;全国“中华魂”读书活动先进个人,省委宣传部“新世纪优秀基层宣传部长”称号;2006-2008年度连续两次被评为山西文明和谐创建工作优秀领导干部;2008、2009连续两年,他在当地组织开展的“中华魂”读书活动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2009年因他所分管的文化工作成绩突出,洪洞县被文化部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被省政府授予山西省文化强县的荣誉称号。
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更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他把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有效融入了有声有色的活动和踏踏实实的工作之中。为了保护洪洞个性鲜明的特色文化资源,他鼓励、支持、带动一大批文化能人弘扬传统、挖掘遗产,先后出版了《伏羲》、《女娲》、《乐圣师旷》、《法祖皋陶》、《尧舜遗风今犹在》、《洪洞金石录》等研究尧文化、抢救特色传统文化资源的专著250余本(套);组织拍摄了《天下洪洞》等长达上千分钟的历史文化专题电视片,参与拍摄了46集电视连续剧《大槐树》,对洪洞人文景观的开发利用和特色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努力。2008年,洪洞道情、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大槐树祭祖习俗3个项目被文化部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弘扬我国古代司法文化,他还牵头修建了华夏司法博物馆,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重视。
文化产业的整体推进是晋廷瑞十几年来的孜孜追求。他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步子,通过政策扶持、典型示范,支持县文联发挥下属协会的整体作用,使仅有一个作家协会的文联迅速发展壮大为一支12个协会、一个大槐树文化编辑部、10个培训基地,2000余名会员的文化艺术大军。他们在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同时,积极从事书画装裱、文化礼仪服务、文化产品开发、锣鼓艺术培训、文艺团体演出等活动,有效扩大了文化产业在全县市场经济中的份额。
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宣传工作的重头戏,他为此做出了很大努力,经过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了全省一流的文化活动中心和演出场所;用一年时间落实了1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0个农村文化大院、100家个体文化户的建设任务,在全县形成了以县文化活动中心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纽带、农村文化大院为基础、文化户为补充的四级文化服务网络;他坚持群众文化群众办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职能部门、文联协会、文化公司、民营企业、社会各界的作用,举办歌咏、戏曲、电影、音乐、舞蹈、摄影、诗歌大赛、楹联创作等各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十余年来从春节到消夏,从县城到农村,从学校到企业,洪洞县文化活动常年不断,使广场文化、节庆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在特色、规模、档次上都实现了大突破,成了全县人民的精神大餐。
十多年来,他不仅主编了《历史的足迹》、《历史的跨越》、《春风化雨》、《梨园沧桑》、《构建和谐洪洞》等有关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事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理论建设的书籍;而且亲自完成了长达20余万字的《求索与思考》和《品书集录》两本文集,并获得了临汾市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
作为一个洪洞人,作为一个尧舜故乡的宣传干部,他把尧文化的传承作为一个神圣的使命,不断地挖掘、丰富着尧文化的宝库,为洪洞的文化强县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 贾亮】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