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勇毅为社区居民进行养生保健讲座
左勇毅为居民普及健康知识
身残志坚 勇于进取
面对无法改变的终身残疾的现实,左勇毅不再幻想,他决定靠不懈的奋斗去改变自己人生的道路,于是,从小就立志刻苦学习。苦心人,天不负,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然而,因为身体的残疾,他无法进入大学的殿堂。
悲伤之余,心中的自卑和内疚更激励起他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他决定自学中医,让更多的人健康,不要再遭受自己一样的痛苦。他先后在闻喜县卫校中医班、长治医专中医经典班、省卫生厅主办的针灸班等学习。
1979年,左勇毅被安排到侯马市人民医院工作。虽然可以自食其力了,但是,他并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从思想上放松学习。
为了学到更多的真本事,之后的几年里,左勇毅付出了常人难以坚持的时间和精力,起五更,睡半夜,一边上班工作,一边自修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全国中医自学考试,左勇毅取得了大学文凭和中医副主任医师的资格。1990-1992年,医院选派左勇毅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呼吸科与神经科进修,期间,他每周都要去协和医院、中日友好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听课,夏日阳光曝晒,冬天风雪交加,他从不缺席,老师总能看到他求知若渴的眼神。他的学习精神深受北京中医药大学呼吸科主任、博士生导师武维屏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谢宗万教授的厚爱,特为他制定了两种咳喘药的临床研究方案。经过五年的临床观察,取得了显著疗效,左勇毅总结出“蒌芩止嗽合剂治疗风温肺热病565例临床观察”在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交流,并经山西省科委成果鉴定,“达国内先进水平”,获山西省科技进步成果奖。
为了提升能力和水平,左勇毅订阅了多份专业报刊,并坚持每天浏览多个专业网站,以掌握国家政策和医学前沿发展动态,以超前的意识和理念,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服务社区 造福乡梓
经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和参观,左勇毅对社区卫生工作“六位一体”和“九大公共卫生服务”有了更充分的认识,他经常对大家说,社区卫生工作担负着居民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历程的全过程,是以人性化的“四维”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便捷、经济、连续、综合、温馨的基层卫生服务,预防疾病和损伤,使居民不生病、少生病、或带病延年,提高生存质量,我们要当好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
左勇毅本身是个残疾人,但是,他没把自己的残疾当回事,只要居民有需要,他“召之即来,来之能战”。他待病人如亲人的一幕一幕定格在社区居民的心中。
已经故去的王秀琴2003年6月曾因脑出血留有左半身偏瘫。2008年9月,年近60岁的她再次脑出血,在侯马市人民医院抢救了34天、花费52200元后,病情依然严重,出院回家疗养,仍需吸氧、吸痰、气管插管、胃管进食、导尿、输液等专业的治疗、护理。左勇毅闻讯,无偿提供吸痰器、雾化器、氧气瓶、心电图、导尿管、气垫床等,并派出医护人员全天守候治疗46天,花费了11100元,使患者安享天年,在恬静、温馨中告别了人世。其家人对社区医疗上门精心医护,方便经济、处处为病人着想的医德医风深表感激。
2009年6月5日,左勇毅接到一个求救电话称:董张顺老人高血压头晕。左勇毅出诊赶到建材厂楼前时,不小心摔倒在地,右脚踝顿时疼痛难当,又红又肿,,可是,他想到慌气短、难受不已的病人,顾不得自己的伤势,仍咬牙忍痛,手扶着楼梯,气喘吁吁一步步地爬上六楼为患者看病;那天深夜一点,站内电话铃响,居民赵占祥老人病重,高烧、抽搐,左勇毅立刻赶到他家中,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抢救,病人转危为安。
离服务站不远处有一个废品收购站,环境极差,一位80岁的老太太解振英先后曾因煤气中毒、冠心病、脑血栓、骨折等多次向左勇毅求救,经常需要治疗。每次只要一个电话,左勇毅就会亲自或派人前往,从没有因为怕脏或嫌烦而耽误过老太太的病情……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
同时,左勇毅还在社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经常在社区进行主题健康讲座、发放健康宣传单、出板报、戒毒干预、艾滋病防治、残疾人康复、精神病人的心理治疗等,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卫生的工作中。
感同身受 福泽残障
多年的残疾生活,加之那段时间的瘫痪经历,使左勇毅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和痛苦。他认为,残疾人问题不仅是个体的健康问题,更是有关公民的平等、尊严、公平的社会问题,对残疾人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入,意味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康复一人、幸福一家、温暖一片、是一个医疗工作者的服务目标,于是,多年来左勇毅主动地把帮扶残疾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责任。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他把关心、帮助残疾人,指导残疾人康复训练作为首要工作来抓。
以“康复需求至上,社会效益第一”为宗旨,左勇毅带着紫金山南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班人坚持开展扶残、助残残免费体检活动对社区125名残疾人上门免费体检,制订康复训练计划,进行康复训练和疗效评估,使部分残疾人的肌力功能得到康复。对于8名聋哑人,左勇毅与另一位大夫可用手语与其对话,了解他们病痛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安慰和康复指导。
由于他们突出的工作表现,2010年6月,紫金山南街社区卫生服务站被侯马市残联命名为“肢残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建立了康复训练室,每天免费为前来康复训练的残疾人进行医疗康复训练多达200多人次,与此同时,左勇毅又被侯马市老年大学聘为讲师,被侯马市特教学校聘为校医。刚“上任”,左勇毅就对该校的78名残疾学生全部免费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掌握他们的残疾状况,以便指导康复训练,恢复健康。
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左勇毅始终把病人康复、降低致残率,提高康复率和残疾人康复训练作为工作的重点,提出建立三级预防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残疾的发生,并写出了《防范残疾的措施和对策》一文,2010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残疾预防国际会议暨第四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进行了交流;2011年1月,左勇毅又参加了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主编了70万字《常见病的中成药治疗》一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量身打造 未病先防
同时,该社区还开展了中医药适宜技术、食疗、药膳、膏方、规范健康档案,为掌握各类人群的体质偏颇状况、患病率、发病规律取得第一手资料,针对性地采取预防疾病措施,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把“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预防思想,贯穿于日常医疗工作中,体现在临床诊疗活动中,抓住病人康复最佳时期,有效地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改善生活质量,“量身打造”一套健康管理计划,并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中医治未病网站”,成为居民的家庭医生和健康顾问。
不求索取、甘愿奉献,不断创新、服务居民。2009年,左勇毅带领的紫金山南街社区卫生服务站被评为侯马市残疾人康复先进单位;2010年,又先后被评为临汾市、山西省中医特色示范社区。“我身残,但我的心健全;我身残,但我的志更坚,不仅不能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还要争取多为他人服务,做一个有用的人。”几十年来,左勇毅用他毕生的精力,践行了自己最真实、最质朴的心愿。(记者 韩晓芳)
【责任编辑: 高卓然】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