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实干践诺,拼搏争先,情系百姓,勇于创新的优秀党支部书记。
他就是先后担任了五届中共霍州市党代表、四届市人大代表、连续任职23年的霍州市师庄乡师庄村党支部书记朱生管。
1988年8月,刚刚30出头的朱生管担任了师庄乡师庄村党支部书记。师庄村地处乡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最大的行政村,其形象直接影响和代表着全乡。他深知,一定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望,暗暗在自己心中立下誓言,宁愿自己倾家荡产,也要让百姓过上富裕生活。于是,上任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多年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以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组织村民,对全村所有低压线路进行规范整修,将全村所有腐烂的木头杆全部更换成标准的水泥杆,不但改善了村容村貌,而且从根本消除了不安全的隐患,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称赞。第二年,在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根据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带领广大村民,利用荒坡大力栽植花椒树,既绿化了荒山,又改善了环境,而且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推动全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工作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科学出发、从实际入手、殚精竭虑、排难攻坚,踏踏实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先后盖学校、铺油路、抓养殖、办企业,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强村富民,争创一流的目标上。就这样,通过艰苦努力,短短3年,将一个多年“老大难”的后进村,跻身于全乡的前列。
2008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师庄村为全省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在新的形势下,他和支部村委班子共同研究,提出了“构建和谐新师庄,共享美好新家园”的奋斗目标,努力打造全乡,乃至全市一流村。在此基础上,坚持“针对本地特点,突出优势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指导思想,按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本着“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实施、高速度推进”的原则,自加压力,负重拼搏,从高标准新农村建设入手,在立足连续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基础上,2009年又投资25万余元,实施了全村安全饮水工程,整个工程共动土方7000余立方,铺设管道1.45万米,使全村250余户村民和住村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全部都用上了安全清洁的自来水,通户率达百分之百,彻底解决了广大村民期盼已久的人畜饮水问题,群众高兴地说,咱们今后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这真是:“喜看碧玉开富路,笑迎银龙奔小康”。为了使村民出行方便,去年又投资15万元,硬化了村里家家户户的街巷道路3140米,从此彻底改变了以往“晴天土飞扬,雨天泥水涟”的状况。随着村容村貌的日益变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村民总是发自内心地说:“咱们的这个当家人真是没选错”。
工作中,他始终遵循“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的理念,时刻关注民生,心中常系百姓,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经常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近几年来,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上,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积极鼓励和引导村民,大力发展家庭养殖业,并为养殖专业户提供场地、资金、防疫、政策等方面的重点扶持,从而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村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使全村出现了朱贵喜等一批养殖专业户。与此同时,村里还办起了集体养殖场,出现了以个人、联户、集体三位一体,多轮驱动的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改善村容村貌,近年来,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入手,发动群众,治理脏乱,并在村里主要地点,建起了10多个固定垃圾点,配备专职清洁员,常年进行清扫,确保全村干净卫生。同时,还在全村的主要街巷共安装了40余盏路灯,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今年春季,又组织村民在村里各重要路段栽植树木3000余株,绿化了村庄,美化了环境,提升了对外形象。为了富裕群众文化生活,最近投资兴建了村文化活动室,维修了剧场。并改造修建敬老院一座,确保了鳏寡孤独的五保户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2006年开始,连续几年来,他组织带领全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先后到革命圣地延安、新农村建设典型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中国首富村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以及改革开放第一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等地参观学习,使大家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路艰辛,一路欢歌。从2006年开始,该村党支部被霍州市委授予“红旗党支部”、“明星党支部”的荣誉称号,他本人也先后多次被市、乡评为“模范党员”和“优秀党支部书记”。今年“七一”,他又被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这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这一串串金灿灿的荣誉,无不折射出他对全村倾注的精力、心血和汗水。当谈到今后的打算时,朱生管说:“我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将继续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再接再厉,奋力拼搏,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转型跨越、先行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征途上,师庄村在党支部书记朱生管的带领下,一定会朝着更新的目标奋力拼搏,一路高歌。
通讯员 董双锁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