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宝,何许人?同事们的评价缘何透着发自心底的真诚,大伙儿的口吻缘何裹挟着依依不舍,领导层缘何对他也流露敬重?
五月,阳光明媚、百花斗艳。带着疑问和好奇,记者走进市国土资源局进行了深入采访,亲身感受王庆宝其人其事,一位善良正直、从无私心的党员、“老黄牛”式的国土干部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咱是一名党员”
要认识王庆宝,还得从他的身世说起,上个世纪50年代王宝庆出生于四川江油市一个普通家庭,父母在他未成年的时候先后离世,艰难困苦的童年生活使他成年后毅然参军入伍。21年部队生活,锤炼出他顾大局、能吃苦、爱组织、爱集体的良好品质,奠定了他是一位内心有着鲜红底色的共产党员。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指挥排长、副连职指导员、侦察参谋,王庆宝时刻提醒自己:要干就要脚踏实地干出个样子来。1988年,28集团军授予他少校头衔。
1991年,已在临汾成家的王庆宝转业到当时的临汾地质矿产局,从此,正式落户成为我市矿业管理战线的一名新兵,开始了自己人生的又一个阶段。
站在新的起点,一名“老转”如何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如何以一名外乡人的身份融入临汾、奉献社会,王庆宝以早已确立的人生价值观,暗暗地梳理着对自己新的要求:我是一名党员,珍惜工作岗位,对自己、单位,对组织认真负责,只要事关工作和大局,哪里需要,就要在哪里发挥光和热。
负责车辆管理,在别人的眼中,王庆宝可谓是手握“实权”,不说“油水儿”,就是“为人”,也是举手之劳啊。可是,王庆宝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这更多的是责任。因此,车辆使用和油料、修理的管理在他那里成了原则性很强的工作。
为了利于管理,他主动学习车辆管理和使用知识,每辆车的里程耗油量、车辆保养、修理费他都清清楚楚,虽然他不会开车,但跑多远加多少油、什么配件花多少钱,谁也糊弄不了他。不仅如此,为了堵塞人为的漏洞,每次车辆维修时,他都要亲自把关,监督修理,防止配件以次充好等现象,确保车辆的安全性。
一次,单位一个副局长的司机头一天下午刚加了油,第二天早上又来加油,遭到王庆宝拒绝。经了解,该司机前天晚上公车私用,但不想自己掏腰包,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又来找他,没想到不仅没加上油,王庆宝还给他补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使这位司机很是惭愧。
王庆宝的“死心眼儿”令领导很满意,许多同事也赞同他能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原则、为单位负责的做法。但却有人接受不了,甚至公然挑衅他的“原则”。一次,一位司机刚加上油,立即抽空油箱,回头又去找他要求加油,然而,对于这样的挑衅,王庆宝始终以不变应万变,以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最终以“原则”取胜、以公心服人。
时间长了,机关的同事们都知道了他的“倔”脾气,反而开始尊重他,不给他添麻烦了。樊华圣是市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主任,与王庆宝挺能说得来,他笑着对记者说:“我俩一起工作了20余年,从未开口向他要过油,因为我就是开口要,他也不给,他就是个没有一点私心的人,几十年都这样干干净净地为党做事。”
2003年,市国土资源局机关服务中心酒店装修,他再一次被委以重任,负责监工,工程用料要经他签字才能结算。这又是一件“有油水儿”捞的活儿,可是,王庆宝觉得责任重大,不能马虎。每一批材料,他都要亲自审查质量,每一张材料单,他都要亲自计算,工程量和材料单有出入,他就连夜加班核算,只到核算准确才签字。这让承包方有些着急了,想通过非正当手段拉拢他,使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王庆宝拒绝了,他严肃地说:“我是一名党员,欺骗组织的事情在我这儿是行不通的,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你们还是在怎么干好工程上多动动脑筋吧。”
“我是一名党员”,这是王庆宝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像一个代码,抑或是一个品牌,就这样与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主动请缨坐“冷板凳”
国土资源部门的档案正是这样无声地保管着全市每一个地块、每一处资源的前世今生、历史未来,矜持无言地看护着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家底”。
但相对于其他业务科室的高人气指数,档案管理是大家公认的“清水衙门”,档案管理人员坐的是实实在在的“冷板凳”,尽管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能不厌其繁琐、耐得住寂寞的却没有几人。所以档案管理工作多年前是国土部门的薄弱环节,领导着急,同事们担心。
王庆宝急领导所急,从大局出发,2005年,主动提出协助办公室主任做局机关档案管理工作,这一干就是8个年头。
今天,当你走进市国土资源局档案室,50平方米的空间干净整洁,一尘不染;12节“顶天立地”的铁质档案柜有序编码、轨道上行走笨重但自如;各类文书档案排放整齐,目录清晰;缝纫机、装订机、打孔机等配套设备标准配置,整齐排列;只要你说出所需文书档案的“关键词”,王庆宝就一定能从近2万件档案中准确地找出来,令人十分惊叹……
看着这些,大伙儿都知道这并非一日之寒。姚泽生,市国土资源局纪检组组长,曾担任局办公室主任多年,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王庆宝接手档案管理工作后的劲头:“他是外行,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敢于挑战新业务,特别能吃苦,特别好学,特别善于克服困难创新工作,这么多年,中午从不回家,边干边学边总结,硬是把自己打造成了行家里手,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动作,创造了他独有的管理方法。”
采访中,樊华圣还爆料:“王庆宝现在可以扎鞋垫儿!”见记者不解,他才解释说,装订文书档案,离不开缝纫机,不会使用缝纫机怎么办?以往的惯例是请人装订,但王庆宝想,如果自己能学会使用缝纫机,不是既方便工作,又可以给单位节约费用吗?于是他就自己动手,用废纸慢慢练习,硬是练出了一双可以扎鞋垫的“巧手”。
如果说学会使用缝纫机只是一个简单的熟练活儿的话,娴熟地掌握电脑操作则是一项挑战更大的技能。随着档案管理工作的上水平、规范化,原来的手工检索已跟不上现代管理的要求,王庆宝再次发挥锲而不舍的精神,终于掌握了电脑操作技巧。但细心的同事发现,在他的电脑里,除了工作之用的档案管理软件,没有游戏、没有QQ,一应“可消遣的”都没有。对此他认真地说:“办公电脑就是为工作配备的,工作时间也是用来工作的,哪能用来娱乐。”王庆宝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人们经常看到的是王庆宝戴着老花镜,脚踩缝纫机的身影;是他清瘦的身体在高大的档案柜之间穿行的身影;是他对各科室上交的文件、资料逐份进行整理、清点、分类、编号、装订、立卷、归档、编制检索工具的身影;还有他雷打不动每天早上8点到岗清扫档案室的身影……同事们说,档案管理工作似乎是他的生命,他所在的档案室似乎藏着“百科全书”,那“冷板凳”似乎也被他坐“热”了。因为今天,大家非常习惯去他那里找资料、找依据,甚至有了难处理的问题、不解的问题,也喜欢去问问他,他能提供的信息和答案总是最准确、最可信的。
每每看到“鲜活”起来的档案室,王庆宝总是颇为欣慰地说:“档案是唯一的,不可再生的,维护着党和国家的历史记忆,一旦毁损灭失,就会给单位、个人甚至国家造成无法挽回甚至不可估量的损失,我是一名党员,在工作岗位上多尽一份心,就是多为社会奉献一份力量。”
“郭敬明、孟佩杰是我的新偶像”
得此偏爱的并不只王宁峰一个人。去年,市国土资源局从工作大局出发,在全局范围内进行了公开竞聘、择优上岗,十几个科室换上了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年轻科长。王庆宝特别赞同局领导班子这一举措,为了以实际行动支持新人尽快进入角色,他把多年来档案管理工作中所熟谙的各科室业务分工、工作流程以及岗位职责进行了整理和细化,分别打印出来,亲自一一分送给年轻的科长们。
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他只是说:“我已经快退休了,扶持年轻人,帮助他们更好地工作、更好地服务国土资源部门和全市的经济发展,是我的一份心意,我是一名党员,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他们都很敬业,我打心眼里高兴。”看到年轻人的成长进步,他真打心眼里高兴。
他经常拍着单位里年轻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奉劝他们要注重学习,珍惜时间,要正直善良,做品质好、素质高、有志向的人。
王庆宝就是这样一位正直纯洁、善良热心的人,同事们都评价他是“雷锋式”的好兄长、好干部。
但他说,他做得太少了,雷锋同志“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炽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党叫干啥就干啥”等语录是他几十年的座右铭。
雷锋是他的榜样,新时期他的心里又有了偶像:郭敬明和孟佩杰。对遇到困难或对工作有情绪 的同事他总是积极帮助、化解,在汶川地震和南方冰雪灾害等救灾捐助活动中也积极奉献爱心,他总是说:全社会是个大家庭,单位也是个大家庭,个人的家是小家,“大家”平安“小家”才能平安,我是一名党员,兄弟姐妹有难,我应该多做一点事、多尽一点微薄的力量。
王庆宝的小家和谐温暖,他的妻子是临汾纺织厂原工会主席,曾是十一大党代表,省、市劳模,各种荣誉一箩筐,由于多年来一直担任领导职务,家里的事情总顾不上管。家属院里,邻里们常看见王庆宝提着大包小包、买菜做饭的忙碌身影,有的同志调侃他为“贤内助”,他总是一笑而过,毫不在意地说:“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多替对方分担。”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王庆宝照顾赡养年迈的岳父母像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几十年如一日,端茶倒水、洗衣做饭,在亲朋好友中传为佳话。
今天,王庆宝退休的时间已进入倒计时,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栗纲表示:“王庆宝是每一个国土人的榜样,他一生默默无闻,工作兢兢业业,一心向党、从无怨言,他虽然要退休了,但我们要把他的精神和品质留下来,让学习王庆宝、做王庆宝式的人成为全市国土资源部门的主流。”
离开心爱的工作岗位,王庆宝说他很放心,不仅因为他已经培养了年轻的接班人,还因为今天的市国土资源局像一艘穿越了大风大浪的轮船,正以健康强壮的体魄,意气风发地顺风行驶。(记者 卫博)
短评
纯洁是最美的品质
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事迹,王庆宝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最平凡的行动履行着最平凡的职责,用最质朴的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使命。他的纯洁、正直如一缕清风、似一股清泉,净化着人们的心灵、涤荡着人们的灵魂。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开展保持党的纯洁性学习教育活动,党的纯洁性归根到底要靠个体的党员干部的纯洁性来做保证,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只要有了一个个纯洁无瑕的“健康细胞”,就能保证党的肌体永远无恙,就能撑起我们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伟大事业。王庆宝就是这样的“健康细胞”,他默默无闻的敬业精神、无私无畏的高洁品质、不图名利的向党情怀,为每一位党员树立了榜样。
希望每一位党员都能像王庆宝那样,在平凡的岗位上,让自己那颗向党的心不沾染任何污点,永远纯洁无瑕。
【责任编辑: 李甲】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