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明从小就是个电影迷,常常跟在本村放映员韦师傅身后端水递线、搬凳子拿手电,唯恐师傅撵他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由于他的热情执着,师傅对他也有了好感。他晚上跟着师傅跋山涉水,扛箱子搂幕布,不管多远的路,多长的电影,他从不要一分钱的报酬。有付出就有收获,凭借韦师傅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他如愿从事了自己心爱的电影放映事业。
从业之初,单位的设备落后,操作也很复杂,加之交通不便,每次下乡放映都是长途跋涉,非常辛苦。但何林明觉得:只要能把优秀的影片送到每个农村山庄、送到每个农民的心里,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要为百姓放一辈子电影”,这是他给百姓的承诺,也是他对自己的承诺。由于电影放映占据了他生活中太多的精力,他动员老婆孩子干其他事业来维持生活,自己种地卖菜,当小工、做木工,他不怕苦、不叫累,咬紧牙关,白天干活、晚上放映,为的就是能为放映增加新的设备。
随着改革开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在电影普及的情况下,一度热闹红火的电影开始跌入低谷,电影事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家人亲友曾多次劝何林明放弃电影放映,另寻出路,但他毫不退缩。他说:“少年时期电影给了我欢乐,青年时期当放映员使我自豪,电影改变了我的人生,我要为乡亲们放一辈子电影,我就认准这一点。”对于老百姓而言,电影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南坛村村民韦小平向他打听种花生、种药材的技术,他二话没说,带上片子就上门;东湾村村民种莲藕多,他不失时机地送去莲藕技术的科教片;钾肥技术的科教片下来后,只要有空他就到各村宣传放映,多年来义务放映了上千次。2007年省里送他一部彩椒与太空椒栽培技术,他如获至宝,先后为菜农义务放映;中医急救片一到手,他第一时间就到中医院免费放映;《暖春》发行后,他又翻山越岭为农村学校放映。市电影公司每年组织的电影下乡活动,何林明总是积极响应,义务放映80场以上,在此期间,他自制了几套有关国防、计生、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模范人物宣传幻灯片,配合有关部门宣传。旅游节期间,他配合旅游部门搞风景特技幻灯片,特别是有教育意义的《雷锋》《董存瑞》《英雄儿女》《光辉业绩》等宣传电影,他每年都会义务给学校放映。何林明多次被评为优秀放映员,去年,他又当选霍州市第五届政协委员。
不知不觉,何林明已经默默地在农村电影阵地上干了几十年,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在农村文化阵地上,坚持为群众放映电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几十年来,何林明放映电影达1万多场,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又购置了一部16毫米的一体化的氙灯放映机和发电机,大大提高了放映效果。
何林明常说,尽管现在已经发展到了互联网多媒体的时代,但农村的老百姓仍有浓浓的电影情结,为了农村的父老乡亲,他会守着放映机一直走下去,为农村的老百姓放映一辈子电影。
记者 侯映坤
【责任编辑: 刘静】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