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
图为会议现场 王姣艳 摄
11月2日,古县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古县县委书记庞明明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处级领导,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这次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做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谱写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新篇章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建议》,深刻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继续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会议要求,全县上下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入学习,做到学深悟透。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全面深刻理解全会精神实质,切实吃透吃准全会的各项部署要求,真正把全会精神搞清楚、弄明白。要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宣传部门要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宣讲,广泛开展宣传,持续深化学习,高质量高水平落实好各项学习宣传任务,展现好“十三五”时期决胜全面小康的决定性成就,阐释好党中央关于当前形势的重大判断和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大部署,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确保把全会精神传达到千家万户,使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要融会贯通,做到知行合一。要按照全会精神和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根据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及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县“1234”工作重心,科学谋划全县的“十四五”发展蓝图,切实把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过程转化为定思路、出实招、抓落实的过程,以优异的成绩检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成果。(高利豪)
打造美丽河道 提升环境品质
庞明明调研河道治理工作
王姣艳 摄
11月6日,县委书记庞明明调研河道治理工作。他强调,要科学合理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突出古县特色,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宜居和谐的美丽河道,切实提升群众生活环境品质。县委办、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在河道治理现场,庞明明实地查看河道清理整治工作推进情况,认真听取相关情况汇报,详细了解补水蓄水、生态修复等情况。
庞明明指出,河道治理事关全县人民生产生活,事关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对改善沿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等意义重大,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好事。相关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认真履职尽责,全力以赴建好这项民生工程。要科学合理规划,统筹谋划生态环境修复、水资源利用、河道治理、景观打造等,努力实现多赢共赢。要精心组织实施,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的有效施工期,科学合理安排,有序有效推动工程进度,确保按时高标准完成治理任务,向全县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生态答卷。(冯树林)
强化红线意识 抓好安全生产
赵晨伟在正泰公司检查
王桂琴 摄
11月4日,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赵晨伟深入正泰煤气化有限公司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晶,县政府办、应急、工信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赵晨伟一行先后来到企业生产车间、中控室等地,听取企业负责人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改、消防设施配备、安全管理、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应急管理等情况,并随机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现场提问。
赵晨伟要求,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红线意识,坚守底线思维,举一反三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要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紧紧抓住人这个核心因素,加强对一线岗位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持续推进反“三违”,以良好的管理确保安全。要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明确职责任务,做好工作衔接,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负责、人人尽责。(王琬 王桂琴)
信息速览
◆11月3日,古县召开县处级领导干部会议。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崔山原出席会议并代表临汾市委作重要讲话。古县县委书记庞明明主持会议。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科长杨洋宣读了临汾市委关于古县政府主要领导任职的决定,赵晨伟同志任古县县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提名为古县县长候选人;刘舒华同志不再担任古县县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根据组织安排,李晶同志任古县县委委员、常委,提名为古县副县长人选。
◆11月5日,县委书记庞明明在县委党校为县直机关党支部书记和青年干部讲授专题党课,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求全县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严格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整体思路和要求以及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持续推进“1234”工作重心,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
◆11月5日,县委书记庞明明以普通市民身份接受人口普查登记,并深入县人口普查办公室实地调研全县人口普查工作。他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相关部署要求,严格执行普查方案,严密组织普查工作,确保按时完成普查任务。
◆11月5日晚,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赵晨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开发区建设、城乡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农商行不良贷款清收等工作。赵晨伟强调,要坚持全县上下一盘棋,加快理顺开发区运行体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强化招商引资,促进项目落地,全力推进开发区建设。要突出清收重点,强化清收举措,加大清收力度,确保如期完成农商行不良贷款清收任务。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城乡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消除城乡房屋安全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1月4日,县十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次会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金虎、副主任李秀、赵安平、柴保林、韩红霞及其他常委会组成人员出席会议,县委副书记赵晨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臻,县委常委李晶,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局长吉文奎,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迎春及拟任命人员、各乡镇人大主席列席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县人民政府关于任免人员的议案,决定任命赵晨伟、李晶为古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表决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接受刘舒华辞去古县人民政府县长职务请求的决定;作出了关于赵晨伟代理古县人民政府县长职务的决定。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其他任免事项。
◆11月4日,县政协召开党组(扩大)会议,政协党组书记、主席阴和平主持会议,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阴锁云,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秋香,政协副主席杜琦,政协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赵平出席会议。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研究了《中共古县县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临汾市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主要任务分工方案》任务分解、政协党组成员任务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以及政协党组相关制度,并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部分内容进行专题学习。
产业扶贫结硕果 贫困群众笑开颜
近年来,古县把做强特色农业摆在全县“1234”工作重心的战略高度和突出位置来抓,以“核桃+”产业为主攻方向,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注入了强心剂、提供了原动力。
做大做强核桃主导产业。按照“抓示范引领、抓提质增效、抓产品研发、抓品牌打造”的工作思路,对南垣乡东池等15个示范点通过整形修剪、高接换优等措施提高产量和质量,增产增幅达30%以上;投资560万元对全县7个乡镇、74个行政村的2.8万亩核桃进行提质增效,涉及2600余户贫困户、1.2万亩核桃经济林;组织县内外专家在旧县镇西庄等地开展3次培训和实操,累计受训1000余人次;依托古树食品有限公司,大力推广“古岳古树”核桃品牌,建设烘烤类、高水分类、古树原果精选类、冷榨精炼保健油类4条生产线,年加工核桃仁500吨、产品39种、产值8000余万元,同时,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全市“核桃联盟”为依托,培育壮大以核桃为主的特色农业,逐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连市场”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核桃+中药材(小杂粮)+中蜂”的有机旱作、立体间作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初见成效;在县城重点区域、各乡镇和部分村建立核桃定点收购站,形成县乡村三级一体化、统一管理的收购体系,建立分级分类产品收购标准,出台核桃保护价收购措施,进一步形成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核桃发展模式,努力让“小核桃”成为“大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做精做优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以道地中药材、优质小杂粮、露地蔬菜瓜果以及蜂产业为主的特色种养业,特别是与长治振东药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力推进道地药材有机旱作基地建设;高标准建立了北平棠梨换优苗圃基地、旧县西庄玉露香梨种植基地、永乐乡毛儿庄药材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大力推动药茶产业发展,推荐兴岳连翘茶申报全省功能食品原料基地,成功举办山西药茶产业联盟第三次交流会,为全省24家药茶企业进行山西药茶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种植中药材3.4万亩、小杂粮3.5万亩、露地蔬菜及瓜果1.3万亩、食用菌香菇30万棒、中西蜂5200箱,累计带动贫困户6000余户次,户均年增收3000余元,实现了全县户均一亩特色产业田、村均一处百亩产业园的目标,把产业做成了稳定脱贫、巩固成效的长久之策。(古扶轩)
一心为民谋福祉
——记古县南垣乡山头村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王斌
他狠抓党建,打造山头村坚强战斗堡垒;他真抓实干,切实为山头村办实事解难事;他无怨无悔,为了扶贫舍小家顾大家;他就是市体育局派驻古县南垣乡山头村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王斌。近日,王斌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授予“山西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模范队员”荣誉称号。
强化党建抓龙头
“山头村由东山头、西山头和下山村三个自然村组成,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贫困户27户,贫困人口97口,属于省级贫困村。”王斌开门见山地说,五年过去了,如今山头村不但实现了整村脱贫,而且还由省级贫困村变成了脱贫致富的模范村。
2015年8月,王斌被选派到南垣乡山头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后,王斌摸清村级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基本情况,积极组织村“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严格落实好“三会一课”,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文件精神,根据农村党员流动性特点,加强联系,要求定期进行思想汇报并写出书面汇报材料。该村党员唐永革告诉记者:“以前村里基本上不开会,有的党员一年都见不上一次面,自从王斌住到村里后,三天两头学习、开会,时间久了,村委会大院里感觉有了活力了。”
王斌指导健全了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真正实现山头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入村后,王斌同单位领导沟通,争取到两万多元,对村委会和党员活动室重新进行了维修和粉刷,配备了新的办公设施,制度上墙,加强了阵地建设,对村委会院内场地和篮球场地进行了平整硬化,在村中醒目位置建了村务公示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焕然一新。
王斌带头加强学习,凝聚村干部和党员群众的力量,抓好“学习强国”“三晋先锋”等在线学习,对老党员进行上门帮学,流动党员进行在线领学,使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起到了表率带动作用。
心系民生办实事
作为工作队长,他把村里的每一件事都放在心上,坚持改变乡村面貌,夯实发展基础;坚持为每一户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真扶贫扶真贫。
在往年单纯种植玉米的基础上,王斌通过市场调研、集体研究商定、村民资源,对山头村的种植产业进行了调整:玉米800余亩,改换优种;种植大豆200亩;种植西瓜80亩;新栽核桃园40亩,新栽地根核桃40亩,嫁接改良核桃1300余株;扩大林下药材——连翘的种植面积。王斌聘请农、林、畜牧等两方面的专家,组织村民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对山头村的村民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帮助村民朱川明投资12万元,建成千层绿珠棉被加工店,同时对村民进行创业指导,带动思想积极的青年共同创业,拓宽脱贫致富创业渠道。
在关注五保户和低保老人的同时,通过入户了解发现村里有几户智障及精神病患者,王斌从临汾联系专家,免费进村入户为病人治疗,并建立了长期帮扶机制,带领村干部看望生病村民,关心群众疾苦,促和谐,树正气。
山头村有一户村民,妻子残疾又是精神病患者,十多年了没有户口,收养了一名弃婴,已经七岁,也没有户口,多年未得到解决,现在孩子上小学,因没有户口,办不了学籍,对孩子的升学及以后的生活带来很大困难,使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经过多方协调,王斌积极和村干部一起帮助该村民解决了户口和学籍问题,解决了实际困难。
五年来,王斌协调水利部门修建了两个蓄水池;争取“一事一议”资金9万多元,修建了山头村前排排水渠和路面硬化;为山头村争取到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投资70多万元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及其变压器等配套设施建设;为村里新建了文体广场和简易戏台,协调市群艺馆进行了文化惠民演出;村文体广场上配套安装了17件体育健身器材;修建了篮球场及安全隔离网墙;为村民安装了户户通电视卫星接收器;邀请古县园林局人员对山头村的绿化美化亮化工作进行了规划设计;联系临汾明仁中西医结合眼科医院,对南垣乡26个村进行眼病免费义诊;为村里组建了一支30人锣鼓队并免费提供器材服装,进行专业培训;多次组织蒲剧团到山头村进行戏曲演出;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带领全体村民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对新农村美化亮化,山头村被山西省爱委会评为“2017-2019年省级卫生村”。
王斌告诉记者:“今后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扶贫,在实施物质扶贫的同时,更进行精神扶贫、文化扶贫,真正实现农民的全面脱贫。”
扎根山村不言悔
“为了驻村帮扶工作,70岁的大姐血液病我没有去照顾,外甥女车祸去世我没去处理,女儿的重要考试我没有陪她,岳母患病几个月我没照料,甚至老人病危时我还在村里入户工作……”说起这些,王斌满眼都是泪。
2017年底,气温突降零下十几摄氏度,王斌的几个脚趾都冻伤了,为了完成山头村的脱贫工作,他没有吭声,没有休息,一直坚守在帮扶岗位上。两年半过去了,王斌的脚留下了病根,六个脚趾都变了形,经常疼痛难忍。
2018年,王斌因劳累病倒了,住了21天医院的他,出院第二天就开车进了村,走的时候他的爱人心痛地说:“又回你们山头村去呀!”朋友同事都调侃他:“是不是村里还有一家人,不舍得回来了。”
2019年,第二任到期的前一个月,几个村民找到王斌,对他说:“王书记你不能走,你走后没有人给我们这样办事了!”感情使他又留了下来。任期满的考核会上,他说:“这四年,我孩子上了四年大学,我也上了四年农业大学,我现在也是咱们山头村的人了。”村民热烈地鼓起了掌。
今年正月,村党支部书记突发脑梗,村里的大小事务都压在了王斌身上。在王斌的驻村笔记里这样写着:要沉下来,不能浮躁,虚心向老干部和村民学习;要待得住,安心驻村,多了解,多接触,才能真正懂得村里需要什么,村民需要什么;要走出去,请进来,勇于担当,扎实工作,实实在在为村里办点事,才能不辜负组织部门和单位领导的信任和重托,不辜负村民的期盼……
五年来,50岁的王斌扑下身子,以村为家,坚持驻村每年都在300天以上,驾车九万多公里,跑遍了古县的各个单位,乡里村里的各个地方,走遍了每道梁、每条沟,他真抓实干,尽职尽责,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立足岗位,甘于奉献,为老百姓奔波着,使这个省级贫困村变成了脱贫致富的模范村。
采访接近尾声时,王斌满怀信心地说:“下一步,我们将巩固脱贫成果,沿着建设美丽山头的新蓝图,把山头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乡村。”王斌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描绘出了美丽的山头梦。他们正在朝着这个梦想阔步前进……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