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县良马乡凝心聚力谱华章
良马乡简介
良马乡位于安泽县东部,东与屯留县张店镇接壤,西与府城镇相邻,南与杜村乡毗邻,北与和川镇相接,有“临汾东大门”之称。全乡总面积31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57个村民小组,90个自然庄,2381户6107口人,耕地53061.5亩。13个党支部,党员396名,预备党员6名。临长高速、309国道横贯全乡5个行政村40余公里,道路通达,交通便利。中国“最美花海”黄花岭就坐落于此,花开时节,满山尽染,美不胜收。全乡主导产业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千亩辣椒种植产业已成该乡村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黄金产业”。
上党关风景
安泽县良马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一区一河”、打造“五个安泽”的总体思路,按照“1253”工作思路,抓好党建引领和保障,发挥泗河区域优势,发展以辣椒为主的蔬菜种植,发挥高速口区域优势,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持续用力抓好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村治理、安全稳定等工作,全力打造生态、厚德、幸福新良马。
强基固本耕好基层党建“责任田”
良马乡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项目建设、脱贫攻坚、安全稳定等重大任务落实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保障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发挥好党员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环境卫生整治等基层一线重大工作推进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干部干事活力,带动群众共同奋斗。使基层党建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福祉的强大动力。
该乡狠抓学习教育,强化党员干部思想建设。把握“准确”“系统”关键,合理制定学习计划,丰富学习载体,引导广大党员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全体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抓能力提升,强化队伍建设。该乡抓实干部学习培训,组织外出参观学习,提升能力素质;按程序开展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两委”班子;把好党员发展“质量关”,充实党员干部队伍;抓好党员示范引领。抓制度落实,强化组织建设。该乡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党日活动、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落实,达到增强党性、增进团结、相互提醒、凝聚共识的目的。抓软弱涣散,强化阵地建设。聚焦问题、紧盯目标、防止反弹,抓好支部学习,规范组织生活,办好民生实事,赢得群众满意,完成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巩固提升。抓纪律作风,强化廉政建设。该乡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加强党员日常教育和党内监督,始终保持监督执纪问责高压态势,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批评指正,对违规违纪行为坚决查处、严肃问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连翘药茶富农家
辣椒酱品增效益
五谷杂粮庆丰收
农旅结合经济发展稳步推进
良马乡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辣椒种植产业是该乡一项优势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尝试,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主要渠道。今年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该乡积极发动乡村干部群众种植青椒,全乡种植面积达到了1200亩,推动农户开展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升土地收益,促进群众增收。华寨村芦笋种植已初见成效,种植户户均增收1000余元。抢抓县委“一区一河”建设机遇,着眼“招商引资”“现代农业”,发挥长临高速口、泗河流域区位优势,全力提升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推广土豆种植,二坡地“玉米换高粱”试验田建设,坚持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合作。该乡以全县万亩野生连翘抚育基地、千亩绿色茶园建设为契机,全力发展全乡连翘产业。积极探索发展玉露香梨种植,努力建设良马乡林果种植示范园区。
该乡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乡村两级干部要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通过跑项目、引项目、服务项目,进一步强化各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发展硬实力。该乡不断加大招商力度,围绕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借助黄花岭、“上党关”旅游路的开发建设,以存量换增量,以市场换项目,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通过引进技术、资金、品牌,发展新型产业。积极对接中禾慧荣风力发电项目、海金生物科技二期工程项目、309国道综合服务区项目等,开展“保姆式服务”筑巢引凤。
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该乡借助朱德路居红色游、黄花岭景色游、“上党关”古色游的优势,全力打造“三个基地”,实现从有到优的突破升级发展。红色教育基地。该乡发挥英寨村朱德路居红色景区的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弘扬传承朱德精神,积极与企事业单位接受红色教育和学生群体社会实践相对接,提升游客实践体验,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研学基地。该乡抓住边寨至“上党关”旅游公路建设的有利时机,根据不同年龄段研学需求,完善配套设施、制定旅游路线、开设研学课程,积极与山西师范大学对接,深入挖掘2000多年“上党关”遗址等历史文化,打造了“上党关”古色旅游研学基地。健康养生基地。该乡成功举办安泽县第四届黄花文化旅游月,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踏春赏花。举办第四届黄花旅游月“花漾安泽”招商推介会,以花为媒吸引了各地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将黄花岭“中国最美花海”的名片更好地推广到了全国各地。
脱贫攻坚民生事业长足发展
良马乡建档立卡户312户714人,2018年全部实现脱贫。目前有监测户12户25人,边缘户2户3人,均无返贫风险。社会兜底81户106人,其中低保户44户68人,五保户37户38人,全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528人,无一人失学辍学,健康扶贫“双签约”达到100%,享受危房改造36户76人,易地搬迁62户80人,安装4KW屋顶光伏42户。全乡农村安全饮水提质达标有保障。
在产业扶贫方面,该乡党员干部示范引领,积极带领全乡群众发展辣椒种植产业。目前,全乡发展辣椒种植1200亩,其中建档立卡户40户种植辣椒73.5亩,带动了群众增收,激发了建档立卡户的脱贫动力。同时,该乡组织全乡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户350人进行了“轻骑兵”技术培训。组织开展了3个班为期8天的炒茶制茶培训,成功举办了良马乡首届斗茶比赛暨赴县斗茶选拔赛,并在全县斗茶大赛中,获得“团体银冠”“团体金冠”荣誉称号。药茶产业在该乡的蓬勃发展增加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技能,促进了群众增收,夯实了产业扶贫基础。
在“一码清”方面,该乡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凝聚包村人员、村干部、工作专班等帮扶队伍合力,对全乡建档立卡户信息进行了全面录入,严格审核各个模块数据,并对照上级反馈进行反复核对修改,“一码清”工作扎实推进,富有成效。在问题整改方面,全面梳理历次巡察检查反馈和自查发现的问题62项,多次开会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对照上级要求对问题整改逐条研究、集中“会诊”,细致整改,印证资料全部装订成册。
该乡全力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加大医疗保障力度,做到医疗、养老保险全覆盖。民生实事方面,该乡持续推进安泽县“上党关”景区旅游公路续建工程,边寨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稳步推进,英寨至良马瓶颈道路得到改观,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逐年攀升。
辣椒火红
喜上眉梢
青椒翠绿
补齐短板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良马乡践行“两山”理念,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打好环境整治持久战,该乡坚持“四治”工作机制,从严管治、全民共治、监督促治、标本兼治,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垃圾处置、污水处理、厕所革命、乡风文明五大行动。坚持广泛宣传,全民参与,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出动宣传车20余辆,悬挂条幅30余条。重点瞄准沿路沿河、房前屋后、村内村外、公共场所等区域,扎实推动“一拆三清一改”,制止杜绝煤堆、柴堆、料堆、粪堆和乱涂乱画、乱贴乱挂、乱泼乱倒、乱摆乱放等“四堆八乱”现象,12个村全部建立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抓好环境整治工作的落实。截至目前,全乡累计清运生活垃圾600余方,清运沟渠路边垃圾500余方,清理卫生死角80余处。
打好生态保护攻坚战。该乡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政治责任来履行,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巡河员作用,持续开展河道“清四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等专项行动。实施推进农村改厕工作。认真落实农药瓶回收“2毛钱”工程,严厉打击盗伐林木,违法开荒、私挖乱采等违法行为,大力实施毁林开荒“还林复绿”,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积极开展散煤治理工作,加大宣传、摸清本村底数,全乡共悬挂条幅20条,张贴公告60份,发放宣传明白纸2400余张,告知牌12个,同时各村高音喇叭、宣传车持续进行广播,广泛宣传禁买、禁烧劣质散煤,确保群众的理解和配合,形成了打击劣质散煤的高压态势,营造了引导广大群众使用优质煤的良好氛围。
打好乡风文明提升战。该乡持续推进厚德良马建设,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开展农民德治实践,与“爱心超市”相结合,在英寨村率先探索实施“积分制”乡村治理新模式,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做到自觉参与、自觉监督、自觉维护,共治共享,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
“最美黄花岭逢春金满山,巍峨上党关今朝志更坚。”安泽县良马乡在县委、县政府建设“一区一河”、打造“五个安泽”战略部署指引下,立足资源优势,传承历史文化。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干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谱写新时代良马发展的华丽篇章。
“最美花海”黄花岭景区
(滕宁 单少华 王琳熠)
摄影:曹鑫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