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产业 做优品牌
吉县召开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
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现场
9月16日,吉县县委书记崔绍民主持召开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听取了领导小组成员关于该县苹果产业生产管理、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宣传营销、延伸链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的相关举措办法,加快推动吉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县领导安娜、强晓辉、丁春刚、邱肖宾、张宇宏等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近年来,吉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苹果产业发展,按照“四化四统一”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投入力度,全力推进苹果产业提质升级,苹果产业已成为吉县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
会议强调,当前,吉县苹果产业已到提质升级的关键时期。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坚定发展苹果产业信心不动摇、坚持“四化四统一”思路不偏移、坚持打造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地不松劲,推动吉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要抓好产业规划,精心做好园区、品种、更新改造等方面的规划,指导苹果产业发展。要抓好组织体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果商、果农和果商的关系,完善组织体系,创新生产模式,努力探索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要抓好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着力打造一批示范性、引领性强的园区、果园,辐射带动全县苹果生产管理水平整体提升。要抓好精深加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扶持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要抓好规范管理,结合吉县实际,依托苹果试验站,加大苹果产业新技术、新品种等方面的试验力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抓好宣传营销,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线上线下并重等营销方式,不断提升吉县苹果知名度,促进苹果销售。
会议要求,县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要站在对吉县负责、对产业负责、对工作负责的高度,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扛起责任,主动作为,真正在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引领带动作用;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定期组织召开会议,针对苹果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形成意见,制定出有价值、可操作的指导方案;要认真履行职责任务,统筹做好规划编制、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督促督导等各项工作,为推动吉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刘智强 陈江荣)
吉地吉品进四川 消费帮扶亮“东方”
吉地吉品进“东方”推介会现场 丁云啸 摄
9月14日至16日,在东方锅炉公司派驻吉县挂职副县长邵笑的积极组织下,吉县50种农特产品走进四川,在东方锅炉公司开展展销活动,以消费帮扶助力吉县乡村振兴。
此次活动受到东方锅炉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注,公司召开座谈会,积极协调展销场地,提供展柜、展台等物品,并通过微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积极展示和宣传参与此次展销活动的吉县农特产品,鼓励引导职工个人消费。
“苹果,昔日长在深山人未识的佳果,如今走出山沟,走出国门,香甜了中国,惊艳了世界。”“苹果烤片,以原始质感和酸甜爽脆、营养美味的口感,适合所有人直接食用或泡水饮用。”“苹果烤馍,每50公斤面粉配上20公斤优质苹果,洗净去核后连皮带肉打成果酱和进面粉中,上色、脱水,两次烘烤,色泽金黄,焦香扑鼻。”“大红袍花椒,主产区距离黄河壶口瀑布10公里,属天然次生林区,以其粒大、色艳、肉厚、味浓的独特优势闻名省内外,隔着屏幕都闻到浓浓的椒香。”……参加此次展销的共有10个商家带来的50种产品,既有香甜的苹果、苹果烤馍、苹果烤片、苹果汁系列果蔬汁、苹果花蜜等产品,还有石碾辣椒酱、系列杂粮、羊肚菌、黄花菜、红薯粉条、吉县原产系列药材等。此次展销为期3天,展销地包括东方锅炉公司自贡一食堂、自贡二食堂、成都工作部、德阳基地、自控公司食堂等。展销活动中,东方锅炉公司职工被天然、绿色、有机产品所吸引,受到广大职工的青睐和热购。
邵笑表示,通过此次展销活动,一方面让广大职工体验和享受到了来自吉县的绿色有机产品,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吉祥吉县·吉地吉品”农产品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了吉县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销售收入,希望通过类似活动进一步巩固吉县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吉县早日迈上乡村全面振兴之路。(记者 张春茂)
全省三家苹果品牌入选2021年山西特优农产品品牌目录库
吉县苹果独占两席
经过市级推选、资料审核、专家评审等环节,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公示了2021年全省特优农产品品牌目录,记者梳理发现,在全省100个入选品牌中,苹果品牌仅有三家,而其中“绿源凯歌”“乐之然”均为我市吉县苹果知名品牌。
“绿源凯歌”为吉县吉昌镇绿之源苹果专业合作社的注册品牌,该合作社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在吉县车城乡桃村,合作社理事长崔凯带领记者参观了他的30亩矮化果树新品种试验基地。“矮化密植不仅省工省钱,而且还比其他果园的产量高。果园受益后,将无偿为社员和其他果农传授技术,帮助更多果农增收致富。”崔凯介绍。绿之源合作社2014年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绿源凯歌”牌吉县苹果获得过4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产品金奖,2019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0年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是我市唯一入选的特色农产品。
“‘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为我们指明的这个方向,我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有机旱作让消费者吃得更放心更健康,还能让农民和环境免除化学品的危害,使果农身心愉悦,最终整个绿水青山的生态都会受益。因为快乐源于自然,这就是我们品牌‘乐之然’的用意。”“乐之然”品牌创始人、吉县果业协会会长杨朝辉告诉记者。
杨朝辉多年来致力于有机旱作研究和开发,2020年荣获全国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优胜奖、民进中央全国社会服务暨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奖、山西省农村创新创业项目创意大赛一等奖、临汾市市长创新二等奖。杨朝辉创办的山西壶口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扶贫发展中心认定的“吕梁山贫困地区有机苹果开发龙头企业”,建设3263亩有机苹果生产示范基地,年产量5000余吨,是全国单元地块最大的有机苹果生产基地。基地被评定为“国家农业农村部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基地”“山西省苹果有机旱作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良好农业规范)生产基地和欧盟有机产品生产基地认证。2020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50家)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乐之然”有机苹果是吉县苹果产业提质升级的高端产品,荣获“中国有机百强品牌”、“中国国际绿色优质农产品金奖”、“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优质产品奖”、中国有机大会十佳知名品牌、山西省特优农产品品牌、临汾市优选区域公用品牌。(记者 郑红卫)
解锁吉县特优农产品的“创优”密码
丰收的喜悦 陈健翔 陈江荣 刘志成 摄
近日,从省农业农村厅传来好消息,为推动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山西省评选出了2021年度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优势区。吉县农业农村局上报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区成功入选。柏山寺乡特优苹果种植基地、壶口镇特优苹果种植基地等7个苹果种植基地获“特优原料基地”,“壶口”“乐之然”“绿源凯歌”“益百畅”等7个品牌获“知名品牌”,林雨果品加工园区、车城果品加工园区两个果品加工园区获“示范加工园区”。
消息传来,全县上下振奋不已,广大果农欢欣雀跃。日前,记者又一次来到黄河岸边的苹果之乡,深入解码吉县特优农产品之钥,探访以苹果为主的优势产业带给这里的喜人气象。
【声名远播的“红色苹果”】
“三色品牌”是吉县县委、县政府倾力打造的靓丽名片。如今,黄色瀑布蜚声世界,绿色生态享誉全国,红色苹果畅销海外。
红色苹果作为吉县的一项支柱产业,不仅为吉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吉县在红色苹果产业发展中,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强化科技引领,大力实施提质增效工程,有效开展品牌建设,为推动苹果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苹果面积已达28万亩,年产优质苹果22万吨,产值10余亿元。苹果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指标中已达到了“5个80%”,即苹果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苹果专业村占总村数的80%以上,80%以上的农民从事果业生产,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果农人均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
近年来,吉县推出“吉祥吉县、吉地吉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打造的全产业链“家政式”果园托管模式,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十大典型案例。吉县苹果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2021年,吉县正快马加鞭,以建设全国优质苹果标准生产地、全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国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县为目标,坚持“四化四统一”的发展思路,创新举措,加大投入,推动苹果产业提档升级。进一步推广全产业链“家政式”果园托管、有机旱作、5G+智慧果业“三大模式”,健全院士工作站、苹果试验站、果树研究所“三大科技支撑”。投资700万元,实施吉县果业出口平台建设项目,创建出口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5个,安装苹果初加工生产线3条,真正走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如今,“吉县苹果”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远播海内外,“吉县苹果”正逐步成为优质、高端的代名词。
果品产业集群优势区落户吉县实至名归。
【各具特色的特优原料基地】
吕梁山苍苍茫茫,黄河水滋润一方。作为农业大县,若论种植苹果,吉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四季分明,温差较大,纬度、海拔、土壤、温差、光照、空气等条件都非常适宜苹果生产。
吉县共有7个乡镇,该县在荣获果品产业集群优势区的同时,柏山寺乡、壶口镇、吉昌镇、车城乡、文城乡、中垛乡、屯里镇7个乡镇的特优苹果种植基地全部入选特优原料基地。或是示范引领,或是科技支撑,或是农旅融合,每个特优苹果种植基地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金秋时节,金风送爽。驱车行驶在吉县的各个乡镇,果园随处可见,果香沁人心脾,果农喜笑颜开,采摘、分装、外运,到处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这时节,柏山寺乡特优苹果种植基地也格外热闹。这片基地占地面积39000亩,总投资15200万元,主要苹果种类有鲁丽、秦脆、瑞阳、瑞雪、瑞香红、红富士等,分布村范围包括大庄村、东石泉村等11个行政村,辖区内有苹果相关的龙头企业5家、合作社12个,种植大户110户及农户4400户。这个苹果种植基地规模大,产品商品率高,是引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果,冬看雪。一年四季,风光各异。柏山寺乡大庄村西岭自然村是特优苹果种植基地的一部分,这个山村在全县乃至周边众多县也有很高的知名度。春季举行果花节、槐花节,秋天主办采摘节。数年来,这里吸引了无数游客,也吸引了无数果商。
柏山寺乡党委书记葛吉平介绍,西岭千亩果园不光是优质苹果种植基地,是柏山寺乡党委、政府精心打造的旅游观光园区,还是吉县县委、县政府承办“果花映秀,探春吉州”苹果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的主要场地之一。这里还建设了文化广场、果树培训基地等基础设施,拥有西岭观礼台、有机苹果示范基地、休闲小树林、抗战遗址等旅游资源,文旅融合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站在西岭观礼台上,2000亩苹果园沿着缓坡状的土地由高向低绵延开去,大片的白色防雹网罩在成片的果园上空,远远望去,蔚为壮观。果园里还铺设着水肥一体的黑色渗灌。上可以防雹,下可以浇水、施肥,保证了果树丰产丰收。
村民吕小莉在这个基地种了20亩果树,靠着果树种植她供出了两个大学生,依靠果树实现了致富奔小康。
“去年收入20万元,今年收入也不会差。”吕小莉看着满园的苹果高兴地说,“今年苹果个大、均匀,果型好,这类苹果很受客商欢迎。”
在吉县,许多果农跟吕小莉一样,依靠种植苹果过上了小康生活。优质苹果种植基地给果农在种植、管理等方面提供了示范,也助力果园实现了提质增效,帮助果农实现了增收致富。
【强势崛起的知名品牌】
此次获得“知名品牌”荣誉的有“壶口”“超正”“乐之然”“恒丰绿源”“绿源凯歌”“秋日田园”“益百畅”7个品牌。这些品牌成了吉县苹果的一个个代名字,不少品牌的苹果远销海内外。
据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陈志荣介绍,近年来,该局不断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品牌认证力度,在每年增加3至5个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基础上,2020年还增加了“圳品”认证,使全县苹果知名品牌效应大大发挥。
“乐之然”,一个听着悦耳、读着上口的名字。这是吉县果业协会会长杨朝辉给自己种植的苹果所起的一个名字,也是他倾力打造的吉县苹果的一张名片。
“乐之然,可以用快乐源于自然来理解,也可以理解为快乐的样子。”杨朝辉介绍,“在业内,‘乐之然’已成为有机苹果的代名词。”
“乐之然”产自杨朝辉精心培育的有机苹果生产基地。他创建的祖庄有机苹果生产基地是农业农村部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是吉县苹果产业提档升级的高端产品。这个基地是杨朝辉经过不断探索,打造出的全市第一个生态智慧果园,为全市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机旱作+智慧果园”的“吉县样板”,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之路。2015年通过了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认证并颁发有机证书,2019年通过欧盟有机认证,荣获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第十二届“美味奖”、第十三届“优秀奖”、中国30年有机大会十佳知名品牌。
吉县吉昌镇绿之源苹果专业合作社是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绿源凯歌”是合作社理事长崔凯注册并打造的一个品牌。见到崔凯时,他刚从太原参加完山西省与阿根廷圣菲省贸易合作推介会后回到吉县。
本次推介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太原设线下主会场。推介会上,阿根廷圣菲省5家豆类产品企业、10家乳制品企业,与我省近30家食品、果品、畜牧、贸易、物流等行业的龙头企业在线上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意向洽谈。洽谈会上,绿之源苹果专业合作社“绿源凯歌”牌吉县苹果受到众企业瞩目。
崔凯介绍,“绿源凯歌”牌吉县苹果获得过4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展产品金奖,2019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0年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是我市唯一入选的特色农产品。
多年来,跟“乐之然”“绿源凯歌”品牌的打造者一样,“壶口”“超正”“恒丰绿源”“秋日田园”“益百畅”等品牌持有人,携带自己生产的苹果及苹果制品多次参加各类展销活动,为吉县苹果赢得了众多荣誉。
一个个响亮的品牌,犹如一张张闪光的名片,将吉县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蓄势待发的示范加工园区】
还未走进车城果品加工园区,阵阵果香已扑鼻而来。此次采访的车城果品加工园区与林雨果品加工园区被评为“示范加工园区”。
“之所以果香四溢,是因为我们加工出来的是果蔬原浆,产品是原浆或者益生菌发酵而成,没有任何添加剂,是纯天然、绿色产品。”园区负责人、山西达明一派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成星解开了记者的疑惑。
此次在吉县获得果品产业集群优势区的同时,陈成星摘得了其中的两项荣誉,他负责的车城果品加工园区获得“示范加工园区”荣誉称号,他公司生产的“益百畅”系列品牌获得“知名品牌”荣誉称号。
山西达明一派食品有限公司是车城果品加工园区的主体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公司主要针对吉县及周边的苹果、胡萝卜、南瓜等原料进行果蔬原浆或者植物益生菌发酵果蔬汁的工艺研究及生产。
该公司立足吉县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按照“标准化生产,精品化包装,品牌化销售”的原则,绿色品牌战略,走高端市场。益生菌发酵果蔬技术是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达明一派”也是率先将“863计划”付诸实施的民营企业之一。公司旗下拥有“达明一派”“益百畅”“晋缘”三个全资品牌;外包装设计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历年来均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认证。公司现有生产线4条,其中有年产10000吨原浆生产线一条,年产终端产品100万件。下设研发中心,研发的果蔬汁是国内首款具有益生菌发酵的纯果蔬汁,原浆品种有植物益生菌发酵胡萝卜、南瓜、木瓜、梨、桃、紫薯、山楂、芒果、苹果等十多种。公司生产的终端产品已销售到了全国100多个城市。
“达明一派”作为吉县规模较大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作用显著,社会效益明显。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消化当地农产品,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与农户签约,免费给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地膜,包销签约农户农产品,保证贫困农户增收;在“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工作中,利用包销产品和物资供应两种方式,保障农产品销售和利益最大化;稳定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缓解当地群众就业压力;“达明一派”所有产品实现了零添加、纯天然,生产高质量饮品,打造吉县品牌,提倡绿色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
“我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和市场推广,让更多消费者能喝到真正零添加的健康果汁,并致力于把‘达明一派’‘益百畅’发酵果蔬饮料打造成为中国发酵饮料行业的第一品牌。”陈成星表示,“此次获得省级示范加工园区荣誉称号,对我们公司和园区既是肯定,也是激励。下一步,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园区建设,加大产品研发和销售力度,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助力吉县乡村振兴。”
壶口瀑布展雄风,吉县苹果传美名。陈志荣表示,吉县在2021年度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优势区评选中获得果品产业集群优势区,这为吉县“红色苹果”增添更加强劲有力的竞争底气,为吉县乡村振兴和群众增收致富增添有力保障。
记者 张春茂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