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关键环节 压实主体责任 狠抓工作成效
王林波霍俊波深入部分居委会调研指导工作
王林波、霍俊波深入金凤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与基层干部职工进行交流座谈。党婷雁 赵雪 摄
7月8日,汾西县委书记王林波,县委副书记、县长霍俊波先后深入府西居委会、金凤居委会就疫情防控工作和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做好社区交接工作进行调研。县领导赵志红、席明、王文娟、陈文挺、刘元建陪同调研。
在府西居委会,王林波、霍俊波一行查看了居委会排查登记台账、重点人群管控台账等,详细了解了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人员配备、组织协调、服务保障等工作,并同网格员进行细致交流,深入了解网格员工作情况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王林波强调,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掌握工作重点,坚持“严”字当头、“细”处着眼、“实”上见效。要摸清、摸实、摸透微网格内基本情况,负责好所属网格范围内的人员情况排摸、应急状态下居民的核酸检测动员等工作。要加大防疫宣传力度,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形成防控合力,筑牢辖区疫情防控“安全墙”。
在金凤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王林波主持召开座谈会,了解该居委会目前工作现状,听取基层干部心声。
针对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做好社区交接工作,王林波在讲话中指出,理顺社区管理体制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大局观念,认真做好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撤并工作的意义和目的,使干部和群众自觉支持撤并工作。要做好资产移交、人员划转、工作交接,做好过渡期工作,尽快理顺管理体制。要形成工作合力,积极主动做好清查、移交和接收工作,确保顺畅有序、无缝衔接。
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王林波主持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7月14日,汾西县委书记王林波主持召开县委第121次疫情防控专题会议暨全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全面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再落实。县委副书记王瑞安排近期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会议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慎终如始,保持高度警惕。要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培训学习,严格落实方案要求,进一步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精准性,落细落实各项防控举措。要加强应急演练,县防控办要组织开展一次疫情防控实战演练,通过演练进一步细化处置流程,完善应急措施,提升疫情防控应急指挥和统筹协调能力,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立即从常态化防控转到应急处置状态。要进一步强化流调溯源,严格场所码的查验,增加风险职业人员核酸检测频次,严格执行社会面常态化核酸检测制度,坚决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效果。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全方位、多渠道开展防控形势、防控政策、基本知识宣传教育,要积极引导群众加强自我防护、配合做好防疫工作,有效落实个人疫情防控责任,切实凝聚起群防群控、全民防控的强大合力。
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切实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补齐防治措施短板弱项。要层层压实责任,抓严抓细每个环节,抓早抓小每个风险;要加强灾害天气防范应对知识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共同参与防汛工作,提升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各乡镇要强化对辖区地质灾害点、高陡边坡、山洪低洼地带以及道路、水库、河道等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的巡查监测,落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要制定工作预案,加强演练,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和防汛抢险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应急抢险专业化水平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要加强值班值守,确保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各乡镇、各部门要盯紧全年目标任务,主动担当作为,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安全生产、招商引资、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严格执行值守制度
汾西县安排防汛调度工作
7月11日,汾西县组织收听收看了全市防汛调度视频会议,会后,立即召开全县防汛调度工作会议。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毫不松劲做好防汛救灾工作。要加强雨情汛情研判预警,密切检测雨情、水情、汛情变化,提高预报精度,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要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应急能力建设,进一步细化实化各类预案方案,按照分级管理、重点储备、品种完备、数量充足的要求,对防汛物资准备情况开展一次“回头看”,抓紧补齐防汛物资装备。要加强值班值守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守等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处置、化解险情。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抖音等平台,全方位、深层次、不间断、多形式开展防汛宣传教育和防汛减灾形势报道,引导教育人民群众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形成全社会参与防汛的良好局面。
发挥职能部门优势 护航青年健康成长
汾西县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
7月12日,汾西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在汾颐堂召开,安排部署了2022年工作任务。各乡镇、县直单位、教科局负责人,各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县关工委全体组成人员,省直单位下派汾西工作的全体选调生参加了会议。
会议强调,各级关工委、各相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加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支持更多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使广大“五老”在关心下一代的广阔舞台上老有所为、发光发热。要把握工作重点,发挥好各级关工委在教育引导和关爱保护青少年方面的优势作用。要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引深“中华魂”读书活动,建好家长学校,支持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讲好红色故事,厚植青少年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发挥优势作用,充分发挥“五老”的榜样带动、教育引导作用,在关爱帮扶上做出新品牌。要压实工作责任,要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工作指导,主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要切实发挥职能部门优势,积极做好协同配合工作,为关工委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各级关工委要巩固拓展组织体系,吸引和鼓励更多离退休老同志投身到关工委工作中,助推全县关工委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形成严惩震慑态势 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汾西县持续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
7月18日晚,汾西县公安局共集结调动公安交巡警、禁毒、派出所等多部门50余名警力、警用车辆8台,持续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
结合当前夏季群众夜宵饮酒活动增多的特点,该局紧盯夜间重点时段和重点路段,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集中警力在城区重点整治酒醉驾、无证驾驶、毒驾等违法行为,对过往机动车驾驶人进行身份信息核实,开展呼气酒精含量测试,对车辆进行细致排查,重点检查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对存在毒驾嫌疑的驾驶人员使用尿液检测试剂查验其是否存在“毒驾”行为。
据统计,自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以来,县公安局坚持从严治理夏季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持续加强辖区交通秩序整治、夏季突出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确保夏季道路交通秩序安全畅通。行动期间,共检查车辆230余辆,查处醉驾1起、酒驾1起,超员超载1起,有效形成了“严打”震慑态势,着力提升了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感。
搭建交流沟通平台 活跃群众文体生活
汾西县“人和杯”象棋比赛圆满收官
近日,由汾西县委宣传部指导,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主办,象棋协会承办的汾西县“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2022年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家园“人和杯”系列赛象棋比赛经过数日角逐圆满落幕。
比赛共有来自全县各乡镇、县直单位、企业14支代表队56人参加比赛,比赛设团体赛和个人赛。经过数轮紧张刺激的对弈,望客隆超市代表队、汾西县盛兴物业代表队、县人大代表队分获团体赛前三名。
此次比赛,不仅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也为全县广大象棋爱好者搭建了交流平台,增进了彼此友谊,活跃了职工群众业余文体生活,又促进了全县象棋爱好者切磋棋艺和沟通互动。
以考促学 以学促干
汾西县377名农村工作者参加“大考”
为进一步提高全县乡村振兴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普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知识,7月19日,汾西县组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考试,全县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驻乡镇工作队员,农村(社区)“两委”主干共377人参加测试。
此次测试采取闭卷形式,主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政策、基层党建知识和市、县党代会精神等内容进行考核,涉及理论知识点多、涵盖面广。测试旨在让广大农村工作人员做到以考促学、以学促干,进一步提升政策水平和服务能力,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和成效;要熟悉掌握最新政策,对照存在问题,举一反三加强整改落实,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确保政策学得好、工作干得好。
改善校园环境 提升办学条件
汾西县两所小学操场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7月16日,基金行业捐赠汾西县学校操场改造项目启动仪式在第二小学举行。启动仪式上,项目施工单位介绍了操场改造项目基本情况。
据悉,此次基金行业捐赠学校操场改造项目包括汾西第二小学、凤祥小学两所学校操场的改造,项目主办方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承办方为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项目预计9月初完成,改造后将极大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办学条件,为孩子们营造安全健康的户外活动环境。
共享文化盛宴 礼赞党的伟业
汾西县“三下乡”活动启动
7月7日,汾西县“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2022年群众文化活动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县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启动。启动仪式上,2022年山西省“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山西华晋舞剧团“盛夏送清凉、文艺下基层”送戏下乡活动精彩上演。
演出在舞蹈《花舞飞扬》中拉开序幕,经典舞剧《一把酸枣》《粉墨春秋》,鼓乐《龙腾虎跃》,歌舞《建设和谐大家园》《盛世秧歌》《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旗飘飘》等节目,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与向往,更加坚定大家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整场演出节目丰富、主题鲜明、高潮不断、气氛热烈。
据了解,今年汾西县开展的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为载体,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团结奋进的氛围,增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付燕保 要永康 文/图)
岁月悠悠人和巷
小城的夜晚,热闹而不喧嚣;小城的人们,闲适而不懒散。
夜幕降临,漫步在人和巷,灯火阑珊,美轮美奂,一派人间烟火。无论你走进哪家小店都是明厨亮灶,干干净净,当然小吃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味,有待你一家一家细细品尝。就如我们人生的路,需要你慢慢地走,生活的味儿需要你慢慢地品。
人和巷门楼上镶嵌着“人和巷记”牌匾,雕琢精美,古色古香,内敛庄重。
据汾西县志载,自秦一统后,汾西县城屡易其属,几易其名,数易其址。至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在本址始建,明万历三十四年增筑四门瓮城并题额:东曰“望霍”、西曰“人和”、南曰“迎薰”、北曰“拱极”。
新建食品一条街正处古城人和门旧址,上承古意,下合民愿,故命名“人和巷”。
那面方言墙前,聚集着男女老幼,在那里指指点点,抓耳挠腮,兴致盎然。方言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土语”或“土音”。我认为方言是身份的符号,是家乡的标识,某时某刻,你身在天涯海角,你的一句乡音,会他乡遇故知;某年某日,你身在异国他乡,他人的一句乡音,会勾起你的乡恋乡愁。你的一言一行,代表着个人的形象,也代表着家乡的形象。
三十里南关七里店,
离城十里贴金铺;
干河的枣儿尺八长,
师庄的韭菜扁担宽;
马沟的萝卜蒿雀里的炭,
古郡的汝子不用看;
乔的庄的土窑康和的堰,
白的河的稻黍囤囤连。
这首传诵久远的《夸故里》民谣,跟一位历史上的汾西名人有关,当地人习惯称他傅左丞。
傅岩起,元晋宁汾西礼义坊人。历陕西都事,吏、户、刑主事。泰定帝即位,拜监察御史。凡二十三迁,持法廉明,不畏权贵,莅事敏恪,多著勋绩。累官中书左丞,知经筵事,忤旨回籍,终老故里。
一幅还乡图,千年美名扬。曾经德高权重的柱国重臣,没有鲜衣怒马的讲究,没有前呼后拥的排场,一袭布衣,两袖清风;一枚书童,两眼天真;一头瘦驴,两筐经籍。放下了功名,少小离家的他恬淡从容,怀着对故土的眷念,回来了,看到了那座久违的老宅,看到了那棵栖凤的老桐,看到了那口藏龙的老井。龙凤呈祥的美景还在,熟悉的乡邻还在,叶落归根,家乡才是游子的归宿,家乡才是灵魂的港湾。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点缀在人和巷中的每一处景观,都有着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反映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规律。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四时行,百物生。人和巷用中国的传统灯笼呈现出的二十四节气,祥和喜庆,喻示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万世太平。
中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剧种繁多,人和巷用脸谱、靠旗等戏曲元素装点,别具一格,你看那柔媚的娇娘,是西厢里的崔莺莺,是断桥上的白素贞,是破窑前的王宝钏……
你看那红脸的关公,那是过五关斩六将的云长,是夜读春秋的关帝,是老百姓心中的财神……
看到那色彩斑斓的猎猎靠旗,你是否会想起老爷顶上那场刀光剑影,鼓角争鸣的宋辽之战,想起能征善战的杨六郎,想起飒爽英姿的穆桂英……
传说宋军是吃了红豆黍米饭,赶跑了萧太后。于是,历史与家乡饭、与各种地方小吃又有了割舍不断的渊源。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走进小巷,如浏览一部浩瀚汾西古史;品着美食,如体验一幕精彩人生故事。但愿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扮好自己的角色,演绎出别样的精彩。
孙立/文 郑伟/图
稿件除署名外由汾西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