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规格的二青会花样滑冰主冰场。记者 苏亚兵 摄
临汾新闻网讯 盛世中国,盛会青运,盛情临汾。
这,是古风古韵、古色古香与年轻无极限的亲密接触;
这,是奋斗青春、放飞梦想与魅力平阳城的相得益彰;
这,是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与现代化赛场的完美互动;
这,是历史积淀、文化传承与东道主风范的直观映现。
这,是青春的韵律,青春的舞台,青春的绽放。
盛世逢盛会,邂逅青春的“约会”;乐享青运会,逐梦年轻的“战场”。
4月22日-28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花样滑冰项目将在临汾冰世界乐园银装素裹、华彩盛放。
迅疾的冰刀电闪雷鸣,驰骋圣洁雍容的赛场,闪转腾挪百转千回;
优雅的滑步美轮美奂,穿梭晶莹剔透的冰面,翩翩起舞姿态万千。
这就是素有“冰上芭蕾”之美誉——花样滑冰项目的独特艺术魅力和视觉冲击。
一张张稚气未脱的年轻面容,燃烧青春,跃跃欲试;
一个个动若脱兔的纤秀身影,挥汗如雨,冲击梦想。
花样滑冰ABC
如果说滑雪运动充满速度与激情,那花样滑冰则是竞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花样滑冰是穿着冰鞋随着音乐在冰上起舞,展现各种动作,根据技术的准确性和美观来决定胜负的滑冰比赛。花样滑冰的比赛场地规定长56-60米,宽26-30米。花样滑冰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单人滑、双人滑与冰上舞蹈,这些都属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单人滑分为男、女单人滑两项,技术动作要素包括跳跃、旋转、接续步、燕式步等等。单人滑项目也是三大类中对跳跃和技巧要求最高的,还要分为短节目和自由滑,往往在单人滑赛场称霸的佼佼者都被称为“冰上王子”与“冰上公主”。双人滑由男女共同表演,比赛分为创编节目与双人自由滑两项。双人滑除了考验冰上动作,最重要的是两人之间的协调与默契。冰上舞蹈简称冰舞,虽也是男女同台配合,但在技术动作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偏重舞步,强调用动作表达音乐。1949年起被列为单独比赛项目。
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较之于成人组的花滑锦标赛,此次青运会花滑赛事在单项设置上还是有着一些特殊性——譬如为公平起见,在竞赛项目上就细分为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同时根据参赛运动员的年龄不同,体校组又进一步分成甲、乙组:甲组为13岁至19岁,即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出生;乙组为15岁以下,即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社会俱乐部组同样分设甲、乙两组,其中甲组为13岁至19岁,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出生;乙组为15岁以下,2004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一名运动员只能报一个组别参赛,不允许同时报两个组别参赛。
而在单项设置上,青运会花样滑冰与冬奥项目也有些微妙的区别,除男女单人滑、双人滑、冰上舞蹈为共有项目外,青运会还特设队列滑这一单项。
冰上舞蹈 记者 闫锐鹏 摄
冰雪之星大起底
当《La Cumparsita》这首百年经典探戈舞曲在临汾冰世界的冰场上响起时,两名运动员翩若惊鸿,宛如游龙的身姿在赛场上飘逸灵动,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俏皮的音乐、优美的动作,加上高颜值好身材,让他们成为全场的焦点。他们是本次代表山西省参加二青会花样滑冰冰舞项目的临汾队员邢珈宁和陈溪梓。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我市正式组建花样滑冰队,并采取与黑龙江哈尔滨市合作的共同培养模式。
邢珈宁开朗,陈溪梓内向,这对搭档性格一动一静,在冰场上却出奇相配,仿佛天造地设。
17岁的邢珈宁身高178厘米,是一位肤色白净,五官秀气的帅小伙。因为母亲对冰舞的热爱,并对他寄予厚望,只有3岁的邢珈宁就被妈妈带入冰场,从此为花滑拼搏的人生之路就这么开始了。
从10岁开始接受专业训练,7年间,每天3至4个小时的冰面训练和一两个小时的体能训练,每周两节的舞蹈课程,周而复始的训练,没有减退他对冰舞的热爱。无论摔了多少次,无论受了多大的伤,但只要一上冰,音乐响起的时候,他就会充满活力。
然而练了多年冰舞,邢珈宁都没能找到理想的舞伴,直到2017年5月份,陈溪梓从女子单人滑转到冰上舞蹈,两人开始搭档,慢慢磨合。
名师出高徒!有着17年职业生涯,获得过2011年阿斯塔纳-阿拉木图亚冬会的冰舞冠军,6次获得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冰舞项目冠军的国家队教练郑汛,在两年间带领两人参加多次比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今年更是代表中国参加了所有的世界青年组的比赛。
“在磨合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些矛盾,陈溪梓以前是练女子单人滑的,从未接触过两个人在一起滑冰的感觉,所以刚开始两人在速度、力量上的不均衡,造成动作上的不协调,随之,思想上也产生了分歧。孩子还小,出现问题比较好调整,我经常让两人互换工作和位置。” 郑汛说,经过两年的磨合和锻炼,两人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年仅17周岁的陈溪梓“冰龄”已有11年,谈起与冰雪结缘,陈溪梓清秀的脸庞上露出羞涩的笑容,“东北的孩子都得会滑冰嘛,但我是因为上幼儿园的时候冬天经常感冒,妈妈想让我通过运动来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之前学滑冰的时候陈溪梓就十分享受滑行的快感,兴趣使然又加之哈尔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学习滑冰成为她的最佳选择。
穿上冰鞋步入冰面,陈溪梓纤瘦的身体内仿若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动作利落流畅,翩跹而来,优雅而去。
赛事临近,陈溪梓告诉记者,在来临汾之前他们已经完成了抗压训练,接下来的时间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在冰面上训练一个半小时,其余时间要和搭档练习舞蹈动作。“总之最后的时间就是在细节和技术上抠,反复练习,强度也会逐渐增大,让身体在赛时达到最好的状态。”对于这次比赛,经验丰富、成绩不凡的陈溪梓莞尔一笑:“把平时练的东西发挥出来,也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在赛场上展现给大家。”
相对于陈溪梓的含蓄,邢珈宁对于比赛的成绩显得更加自信,他说对于夺冠很有信心。
“冰舞是花样滑冰运动中最为特别也最具观赏性的项目,对于运动员的身材和舞蹈天赋也有很高的要求,这次比赛他俩参赛的韵律舞是探戈,自由舞是布鲁斯和摇滚。” 郑汛说,陈溪梓和邢珈宁在国内青年组中是最好的选手,这次比赛他们就是冲着这两块金牌而来,对于夺冠也是有必胜的信心。
冰雪“战场”大揭秘
四月的天,暖意融融。
甫一进入临汾冰世界乐园,不见冰雪只见春。干净整洁的小道旁低矮的绿植满目葱绿,一湾碧绿水池在一旁的绿化带草丛雾化景观的映衬下宛若置身远离尘世喧嚣的丛林间,在这春的世界里,只觉身心舒畅。
跟随着临汾市投资集团党委副书记贾东平进入冰场,记者又来到了冰世界,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这是美与艺术结合的运动,在如镜的冰面上,时而舒展滑行,时而翩翩起舞,如梦亦幻,俨然一场视觉盛宴。
“临汾冰世界项目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3亿人上冰雪’号召建设的冰上运动项目,项目落地填补了我市冰上体育项目的空白,满足了群众多样化体育文化的需求,是我省首家户外四季真冰场。”据贾东平介绍,原冰场冰面总面积为2050平方米,其中,主冰场面积为1380平方米(长45.94米,宽30.18米),辅冰场面积为500平方米,滑道面积为170平方米。
为承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冰上运动项目,临汾冰世界乐园于2018年4月份开始进行改扩建。按赛事要求,目前所有改扩建工程已完工,主冰场面积增加到1800平方米(长60米,宽30米),场馆四周均已采用新型材料进行封闭,贾东平告诉记者,“冰场全封闭可以起到降噪、防风的作用,这样可以不干扰运动员。此外,在冰场内我们还增加了LED屏、控制台、照明等专业设备,观众看台上增设了阶梯形固定座椅639个。新增加了除湿系统和两台扫冰车,如果两个项目间隔时间短,两台扫冰车一起作业就可以缩短中间空场的时间。”为了迎合赛事要求,加盖900多平方米的配套用房,内设卫生间、洗澡间、医疗救助间、反兴奋检测间……功能齐全,1600多平方米的志愿者及安保人员用房内也划分有会议室、文印室、办公室等功能区。
“为了提高赛事数据传输的速度,我们接入了300兆宽带,为达到消防疏散要求,增设了一个车辆入口和三个行人出入口。冰场外围的休闲功能区也进行了绿化、雾化、亮化工程,希望向大家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贾东平详细向记者介绍了冰场改造工作,“通过这次改造,临汾冰世界也从纯娱乐性滑冰场转变为我省唯一一家可以承接专业冰球赛事、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等项目的冰上运动场馆。”
本次在我市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花样滑冰项目,将进一步激发我市群众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带动更多人关心、热爱、参与冰雪运动。谈及临汾冰世界今后的发展,贾东平坦言,“冰场将一如既往具备娱乐功能,对外开放。我们更多的将发展中心放在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上,希望可以和学校、滑冰培训机构合作,从孩子抓起,在我市普及、推广冰雪运动。”让冰雪运动“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冰雪运动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临汾冰世界所展望的未来。
服务保障全方位
做好二青会后勤保障工作是展示临汾形象的重要契机。
在4月10日——13日举行的花样滑冰测试赛现场,一个个忙碌的荧光绿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或站在出入口引导,或辅助裁判播报信息、拍摄视频、推送音乐,每个人都尽职尽责,一丝不苟。
“除了对二青会知识的了解,我们在筛选志愿者时更看重他们参加志愿服务工作的信念和精神状态,必须是积极向上的。”来自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李茂林是此次花样滑冰测试赛志愿者负责人,同时也是体育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队员,经验丰富,“二青会是全国性赛事,尤其对我们体育生来说在服务中会更专业,是难得的锻炼机会。”
“不仅是比赛场馆、高铁站、机场、汽车站以及运动员入住酒店,在比赛前期和赛中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现场负责此次志愿者组织管理工作的团市委工作人员王露告诉记者,二青会的200名志愿者都是从山西师范大学招募的山西籍学生,并请专业老师对志愿者进行了市情、礼仪、突发情况应对等培训。
二青会前夕,团市委积极组织志愿者的选拔、培训、管理工作。团市委书记王栋告诉记者:“打造一支优质高效、富有战斗力的赛会志愿者服务队是展示临汾新形象、展示临汾青年新时代风采的契机,志愿者也将是一道亮丽的赛会风景线。”
赛场上,运动员拼搏进取、挥洒汗水;赛场外,更要为他们提供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和营养可口的饭菜。比赛前夕,记者分别走进负责赛会接待的天鹅大酒店和金都花园酒店,对他们的准备工作一探究竟。
“酒店门口要摆放造型花卉,大厅右侧设置报到背景墙,在报到处、用餐处、房间等醒目位置要标明指示牌……”天鹅大酒店营销部经理张亚峰向记者介绍。在花样滑冰比赛期间,天鹅大酒店主要负责裁判员的接待工作,初步预留近80个房间,每个房间内都放有一本《临汾旅游手册》。为防顾客睡不惯太空棉枕头,酒店还在每个房间配备了荞麦皮枕头。
负责运动员和教练员接待的金都花园酒店在食品安全把控上严之又严。金都花园酒店总经理王兴旺介绍:“为保证食材安全卫生,运动员食品是专供、专储存、专管,厨房区域和就餐区域加装了多个摄像头,运动员进餐区与工作人员和其他客人要分开”。
考虑少数民族运动员和教练的生活习惯,酒店还会准备专门的清真食品,并配备全新的餐具,设置独立的用餐区域。
“从食材到食物,每餐都有专业的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检测并留样保存,食物由专业的营养师设计,要达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标准。”不仅如此,水果要去皮,只准备少量凉菜,不提供饮料等,王兴旺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在对标最严格的国家标准来制订接待方案。
为更好地服务二青会,确保医疗救护机制畅通、人员到位、救援有序、措施有效,保证参加赛事人员的身体健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专门制订了医疗保障方案和医疗保健方案,综合协调全市市直9家医院医护人员全员参与。 “从预赛到决赛,比赛现场必须保障一医一护一车一药箱,选派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设施齐全的救护车,急救所需药物这是标配,酒店方面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督促落实到位。”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科科长卢鼎盛说,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和比赛人数也选派不同的医院,为二青会成功举办提供有力的医疗卫生保障服务。
负责花样滑冰项目决赛医疗保障和紧急救护的是第三人民医院,该院针对二青会期间的医疗保障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心肺复苏术、呼吸机的使用和除颤仪的使用等训练,二青会期间更是全员待命。
市人民医院医生关东锋作为该院的培训协调负责人,在培训前期做了很多培训准备工作,考核的设定、床位的预定、血液的配备、救护车的检修、医护人员的分组等等,事无巨细,以确保医疗保健任务圆满完成。“为应对突发事件,我院成立了医疗救援专家组和空中救援组,所有成员24小时保持手机畅通,以确保信息接收。” 关东峰说,若发生突发事件医院会启动应急方案并开通绿色通道,确保医疗救治及时、有序、高效进行。
●相关链接>>>>
二青会小贴士
全国青年运动会的前身是创办于1988年的全国城市运动会,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第八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更名为“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于2015年在福建举行。更名后的全国青年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是全国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是我国奥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重要环节,是调动青少年训练积极性的有力杠杆和重要抓手,更是衡量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015年7月7日,国务院同意山西省承办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省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综合性体育赛事。对于优化发展环境、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山西省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开闭幕时间为2019年8月8日至8月18日,与第一届青运会相比,增加了冬季项目。比赛共设置49个竞赛项目、1868个小项,我省承办其中的32个夏季项目和2个冬季项目,共50个分项、1342个小项,启用57个场馆。
我市将承办二青会射击飞碟、花样滑冰、空手道3项赛事,其中射击飞碟9个小项、空手道54个小项、花样滑冰30个小项,共计93个小项。
记者 王小庚 李卫红 荀丹薇 闫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