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新版《临汾市民文明公约》出炉纪实

2019-11-17 08:58: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每一位市民既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实践者也是受益者。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提升城市道德内涵和文明程度,临汾市文明办在广泛征集市民意见的基础上,新修订了《临汾市民文明公约》,并于2019年9月向全市发布。文明行为规范,有了“硬杠杠”,全市上下共建共创共享——

相约文明——我市新版《临汾市民文明公约》出炉纪实

社区党员把《临汾市民文明公约》送到辖区居民手中。


志愿者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宣传《临汾市民文明公约》。 

  临汾新闻网讯 临汾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

  12万年前丁村人繁衍生息,创造了旧石器时代的丁村文明,临汾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4300年前,尧钦定九州,统一华夏,最先形成具有早期国家特征的“邦国”,临汾被称为“中国”文明的摇篮。

  春秋时期,晋文公称霸中原,临汾成为三晋文明的源头。西汉以来,临汾冶铁业享誉全国,推动了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发展。

  金、元时期的雕版印刷和戏曲艺术,更是把临汾的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晋商之先,平阳商邦,古槐移民,屯垦繁荣。

  这些都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人们说,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文明看临汾。在临汾这块大地上,抓一把泥土就能攥出文明的汁液。

  华夏文明的发端地,文明薪火相传。2019年8月6日,我市全面打响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攻坚战。向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冲刺……

  呼 唤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际行动,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迫切需要,是势在必行的工作任务。各级各部门要以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新的状态,努力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在全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动员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朝旗发出了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号令。

  文明面前没有“看客”。文明城市的创建,首先是改善不文明行为。漫步在市区,走访各阶层干部群众,种种不文明行为纷纷被“吐槽”:

  “在小区,不少垃圾桶的盖子经常不盖,既污染空气又破坏环境,盖上垃圾桶盖子是随手就能做好的事情,但都图自己方便……”

  “文明出行,安全是最近的回家路。在交通信号灯路口,红灯亮时,不少人直接闯了过去。交通安全不只是一句口号,更关乎每个人宝贵的生命。文明出行,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在‘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的同时,应该用行动为城市文明增光添彩、加分助力。”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在街边有明确的非机动车停放区域,但有几辆电动车偏偏不停进去,而停过去可能只是举手之劳。眼前这个路段有明确提示,除停车位外不准停车,但就有几辆车不仅没停在停车位,还直接停在盲道上,影响了路人的通行。”

  “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养犬。有一家门店在店旁拴了一条狗,周围一片狼藉,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有些市民养宠物随意遛,犬粪污染环境让人深恶痛绝,养犬亦要讲文明。”

  公共设施屡遭破坏甚至被偷,马路上剐蹭互殴、斗气飙车,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吐痰、乱扔垃圾,车窗抛物、乱穿马路、损坏公物、在公共场所乱摆乱卖等行为与文明不合拍,成为城市文明形象的“斑疮”。

  文明城市呼唤文明行为,市民的文明行为就是城市的文明。

  “公约从细微处改善城市文明的‘里子’,增强的是软实力。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市民的幸福底色,不乱扔烟头、不乱泼乱倒、不乱刻乱画等小细节彰显着城市的文明温度和涵养,这不仅是外在行为上的规范,也意味着一种更深层次的自制、自律和对他人的尊重。”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主任亢烨一语道破公约要义。

  “当前城市文明缺少的是公德,公德是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需要大家共同来遵守,文明城市需要切实可行、具体可操作的文明公约。”市委讲师团教授贾成奎如是说。

  出 炉

  今年8月8日,《临汾日报》和临汾广播电视台同时刊播《关于征求<临汾市民文明公约>意见建议的公告》,启动了《临汾市民文明公约》的修订工作,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引导广大市民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公告一经公布,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广大市民在深入了解文明行为规范的同时,纷纷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先后收到群众来电来函(邮件)50多件,市民群众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100余条。

  有些市民积极参与到相关话题的讨论当中,表达着自己对《临汾市民文明公约》的看法。他们普遍认为,“市民文明行为规范”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占道经营、不乱摆乱卖;行人走斑马线,不乱闯红灯;公交车上不抢占座位、礼让老弱病残孕;机动车不乱停乱放乱调头等,教育引导大家从一点一滴做起,争做文明市民,营造人人讲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有的市民还通过来信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支持:“‘临汾市民文明公约’真正为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提供了行为准则,让美丽文明的城市软实力,为临汾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还有的市民表示,近几年,随着媒体宣传力度地不断加大,广大市民讲文明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了很大提高,希望《临汾市民文明公约》的发布能成为每一位市民对照的标准,从小事出发,从本职工作出发,进一步提高自身素养,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倡导文明。

  “一位叫王怀恕的八旬老翁的来信,字迹工工整整,共拟了12条,并且还对一些条款做了备注解释,让我们特别感动!”亢烨讲述修订过程时,总要提起这件事。

  《临汾市民文明公约》的修订公告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和支持,王怀恕是其中一位,他今年已经82岁高龄,退休前是临汾一中的一名教师,已入党34年,退休后坚持天天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我市新闻。在他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他反复斟酌修改文明公约的底稿,他说:“遵守社会公德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要求,城市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了,大家要爱护她,市民的行为要努力与城市硬件建设相匹配,不能两张皮。作为老党员,更应该为建设美丽临汾献计献策、出力建功,我在《临汾日报》看到公告就马上响应,制定好公约,全市人民自觉遵守就有了行为指南,才能真正为实现美丽临汾的美誉努力。”

  8月23日上午,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临汾市民文明公约》修订论证座谈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石莹的开场话:

  “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参与了文明创建,能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请多说说、多谈谈,再讨论、再酝酿,让文明公约更科学合理、更具操作性。”座谈会邀请退休老干部、市直相关单位、社区等代表近20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继围绕《市民文明公约》修订的性质、形式、语言和内容等开展了热烈探讨。“韬奋新闻奖”获得者、高级编辑、临汾日报社原常务副总编孙言兵第一个发言,便得到与会人员的叫好声,源于他对《临汾市民文明公约》的特殊贡献。

  2010年4月,时任市政协委员的孙言兵提写了《建议我市制定出台<临汾市市民公约>全面提升市民素质 加快新临汾建设》的提案,得到时任市领导的批示。提案中,孙言兵说:“每一位市民都是临汾的窗口,都是临汾的形象,都是新临汾建设的参与者、见证人,要把建设新临汾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全面提升全市市民整体素质才是根本之举,非常重要,非常必要。详细制定出台《临汾市市民公约》,将会激励全市人民形成共识,统一行动,重塑临汾形象,重振临汾雄风,重铸临汾新辉煌。”随后,2012年版的《临汾市市民公约》在他的推动下制定颁布,多年来在提高临汾市民素质、规范公民行为、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发展,公民思想道德领域和公共行为方面出现许多新的变化,特别是今年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修订《文明公约》有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全面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文明委通过媒体刊播公告、征求群众意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在原版基础上,从政治建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市民行为、生态文明、时代精神等层面,对2012版《临汾市民文明公约》进行了修订完善。再次邀请他参与,他调查研究了全国30多个城市的《市民公约》,并对新修订版本,字字斟酌,句句研判,厚厚的红笔修改批注稿让人深深被他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折服。他说:“临汾市‘最早中国’的发祥地,文明要走在前列,要站在新时代发展的高度,认识到公约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2019年9月21日,经市委审定批准,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和智慧的新版《临汾市民文明公约》正式发布。

  修订后的《临汾市民文明公约》由“热爱祖国”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热爱临汾”爱国的具体体现;“遵纪守法”公民的基本道德底线;“明礼诚信、互助友爱、见义勇为”个人品德;“和家睦邻、拥军优属”家庭美德;“勤劳节俭、敬业创新”职业道德;“热心公益、举止文明”礼仪修养、立德扬善;“崇尚科学、低碳生活”社会文明进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生态文明;以及“弘扬新风、开放包容”时代精神和城市精神10个层面内容构成。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侧重对市民行为的整体要求,突出导向性和概括性,力求做到易记、易传、易行。新版《公约》简洁准确、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必将在维护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秩序,规范市民公共行为、日常行为,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推 广

  《临汾市民文明公约》发布实施以来,全市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在机关、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医院、车站、机场、市场、广场等各类公共场所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号召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践行公约,争做文明市民,为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特别是社区发挥了前沿阵地作用。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实现共建共创共享,全力推进氛围营造,掀起创建热潮。尧都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勇在尧都区创城动员会讲话中强调,尧都区是临汾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主战场、主阵地和主力军,也是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最直接的受益者,必须主动担当,主动作为,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贡献力量。

  尧都区288个社区承担了直接与市民面对面的任务。两个月以来,恒安社区围绕《临汾市民文明公约》开展一系列活动,受到群众的欢迎。恒安社区是一个集学校、幼儿园、医院、超市、银行、餐厅、娱乐为一体的新型高端社区。辖区面积0.7平方公里,辖区容纳居民13000余人,住户4396户。社区服务方面,以“社区+物业+居民”的模式,开展家政便民、义务巡逻、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卫生旅游、科教文体、劳保就业等服务。结合实际,围绕“共建和谐社区、共创幸福恒安”的目标,让居民切身感受到邻里关系更和谐、生活环境更美丽、文化氛围更浓厚,为辖区居民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美丽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通过每月15日“主题党日+”活动,社区党支部带领党员学习了《临汾市民文明公约》,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宣传教育活动,社区党员、社区居民志愿者、社区在职党员利用8小时以外的时间进社区宣传发放文明公约,结合恒安社区首创四点半课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心连心 根连根关爱上一代、关心下一代主题教育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 我们在行动——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通过活动向居民宣传并发放《临汾市民文明公约》等文明礼仪知识宣传材料,发挥志愿者在遵守文明公约中的示范作用,从小事做起,注重行为举止细节,带头践行文明公约、参加不文明行为劝导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引导辖区居民融入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极大地带动了辖区居民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热情。

  11月14日,市区刮起了六级大风,尧都区铁路东街道三元社区在办事处安排部署下,克服天气影响,组织“青年之家”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开展了把“铁路东办事处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倡议书”送到千家万户活动,志愿者们向沿街店面及居民群众发放城市文明公约和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宣传单等资料,在辖区内悬挂创建横幅、张贴全省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海报等,倡导社区居民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为我市创全省文明城市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三元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多样化长效化的一个缩影。

  三元社区是一个服务于18个居民小区,24个企事业单位,2个学校,5个幼儿园,300多个门店,近两万口人的一个大型社区。日前,他们又发起了致居民的一封信将《文明公约》送到千家万户,营造人人知晓“公约”、人人支持“公约”、人人参与“创城”的良好氛围。社区工作人员、网格长、网格员3人一组分3组进行入户走访宣传,大家每到一处都耐心地为社区居民讲解创城的重要意义,发放创城宣传彩页使居民进一步感受到创城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工作人员倡议大家携起手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天更蓝、路更畅、人更和、城更美!

  践 行

  文明城市呼唤文明市民,文明市民创造文明城市。文明城市的创建,需要广大市民共同自觉遵守市民公约。

  在采访中,追求文明、践行文明行为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是商户,我将继续做好‘门前三包’,履行商户职责,遵守文明公约,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用诚信经营展示延庆商户的良好形象。”专柜店长王琴说。

  “我是出租车司机,在日常运营中,我遵守文明公约,规范行车、微笑服务,让每一位乘客都感受到咱们临汾出租车司机的热情好客。”出租车公司司机马建国说。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临汾人,我真心为今天美丽如画的家乡骄傲,爱临汾爱我家,我要用实际行动遵守文明公约,做热情大气的临汾人,做文明礼让的临汾人。”临汾乡亲王春香说。

  “我是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员干部永不褪色的初心,工作中我遵守文明公约,用心做事为百姓,优质服务铸文明。”机关行政工作者孙秀说。

  “我是志愿者,两个月来能参与创城志愿服务我特别荣幸也倍感珍惜,我将一如既往遵守文明公约,用志愿者的风采为美丽临汾添彩。”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张春燕说。

  “我是一名大学生,我愿意以实际行动聚文明之力,践文明之行,展文明之韵,自立自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感恩,厚德强技,善学笃行,严以律己,勤学奋进,以好的文明习惯走上成功人生路。”大学生肖飞说。

  家住尧都区东城雅苑小区的董建杰,是小区里的热心人,见到不文明行为,他就要劝阻,他说,以前常见大家说话带脏字、遇到矛盾三句话不过就吵起来、打起来,养宠物危害邻里,自行车乱停乱放,现在大家都注意了,都知道要讲文明、讲公德,以前经常劝阻不听的,现在提醒一下就改正了,主要是通过社区的宣传,大家的意识都在提高。

  贾成奎说:“72个字的公约只是宏观要求,要有细则,还要更加具体。要细化到社区,以市民为主体;要走进机关,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表率;要走进学校,从小学生抓起。文明是一个培育的过程,要不断宣传引导,润物无声,把公约作为点亮核心价值观的指路明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市人民的精神血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正如火如荼,文明公约的落地生根,既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实践课堂,更让临汾这座古老的城市处处浸润文明之风。

       记者 卫博 文/图

  链接:

  临汾市民文明公约

  热爱祖国 热爱临汾

  遵纪守法 明礼诚信

  互助友爱 和家睦邻

  拥军优属 见义勇为

  勤劳节俭 弘扬新风

  热心公益 举止文明

  崇尚科学 低碳生活

  垃圾分类 保护环境

  敬业创新 开放包容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