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地质灾害 筑牢安全根基
我市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李羿玫)临汾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全市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108处,约占全省四分之一,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任务有8040户,占全省三分之一,防治任务艰巨且繁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五化、九必须”为指导,着力推动“三个加强、五个转变”,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层层压实防灾责任,我市构建了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新格局,市、县、乡层层落实责任,签订1321份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实行年初建账、年底交账,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科学编制防治方案,市政府4月份印发了《临汾市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为有效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扎实推进“十有县”建设,尧都、古县、洪洞、襄汾等9个县(市、区)已完成高标准“十有县”建设,全市53%的县达到建设标准;足额落实专项防治经费,市、县两级政府将地质灾害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足额保障,及时拨付到位。
强化部门联防联控。组织趋势预测会商,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市、县两级组织力量,重点对城乡接合部、城中村、各类移民新村、新建小城镇,高陡边坡、山区削坡填沟建设的居民聚集区、山村土窑洞、施工工地、临时工棚区和旅游景点等区域详细排查,制订防灾预案;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市、县两级国土部门加强重要时段、重点区域等节点预警,全市累计发布预警预报信息290次、50633条;加强队伍机构建设,市政府先后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和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设计院等。
稳步推进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截至目前,全市2016年度搬迁任务完成投资3673.248万元,投资完成率51%,1192户搬迁工程开工率达100%,竣工596户、竣工率50%。完善隐患点防范措施,强化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平台科学化、实用化水平,对全市隐患点实施有效监控;完善县、乡、村、监测人四级群测群防网络,充实地质灾害防治一线力量,每个隐患点配备基本检测工具。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培训班和应急演练,增强防灾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广大群众识灾防灾能力,为做好应急抢险工作奠定基础。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导监督力度,在市政府的带领下,由国土、住建、交通等部门业务骨干和防治专家组成6个督导组,6月15日至25日深入75个乡镇258个村316个隐患点进行实地检查,推动各县(市、区)进一步落实汛期防灾措施,夯实了防治基础。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