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省政府联合专家组对临汾二氧化硫超标成因把脉问诊

2017-01-14 09:34:5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记者 李辉 张浩) 从地区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评估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从落后产能延伸分析至民用散煤,从近两年采暖期气象条件变化情况细化到本年度不同月份气象条件对比状况.......在1月13日上午召开的临汾市二氧化硫超标成因分析座谈会上,环保部与省政府联合专家组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临汾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从不同行业领域分析临汾市二氧化硫超标成因,帮助我市制定应对措施。

  在座谈会召开的前一天晚上,联合专家组组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抵达临汾后,直奔临汾市南机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进行实地调研。污染源的方向指向哪里?当时气象和风速情况如何?周边有多少居民和哪些工业企业?专家组现场与临汾市政府相关部门交换信息,探究该监测点二氧化硫指数居高的原因。随后,专家组一行又来到位于临汾市区的工商学院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查看分析污染源情况,一直到次日凌晨才回到驻地。就此次深夜调研,柴发合向记者表示,初步分析,临汾市二氧化硫主要是民用散煤、工业用煤以及工业工艺中产生的污染,体现出了煤烟型污染特征。居民用煤主要以中高硫煤为主,特别是城中村居民的散煤和中小锅炉燃煤燃烧,是临汾市区当前二氧化硫污染重要原因,但还不是唯一原因。

  环保部与省政府联合专家组成员马不停蹄开展实地调研,临汾市环保、发改、气象、经信、煤炭、质监等市直部门也在加班加点汇总前期研判资料。座谈会上,市环保局负责人分别汇报了2014-2016年平川县(市、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临汾市“冬十条”执行情况和重污染应急预案情况;市发改委负责人汇报了2014-2016年全市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能源发展规划、煤炭消费的行业分布以及原燃料的含硫率等相关情况;市经信委负责人汇报了全市产业结构、主要工业行业规模、工业增加值、落后产能淘汰和燃煤小锅炉淘汰情况;市质监局负责人汇报了民用煤含硫率情况;市气象局负责人汇报了2014-2016年采暖期气象条件变化情况和2016年1月、4月、7月、10月份的气象条件对比情况。大家在汇报发言中不遮掩问题、不回避矛盾,实事求是地从不同侧面汇报了临汾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并就各自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与专家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积极为专家组成员的分析研判提供数据资料。

  座谈会由临汾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振宇主持。为了让专家组全面了解临汾市整体工作情况,临汾市副市长闫建国从我市大气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气应对以及控制二氧化硫工作情况三个方面作了汇报。临汾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予强在发言中用“雪中送炭”、“心急如焚”表达了对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焦虑之情,从思想认识、组织准备、监管机制等方面深刻剖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再次申明了临汾市“铁腕治污、精准治污、联动治污、依法治污、全民治污”的工作思路和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在今后工作中,将变压力为动力,知耻后勇,负重前行,全力以赴推动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座谈会后,专家组兵分五路进行了实地调研。专家们前往市区部分居民家中了解散煤及锅炉燃煤控制措施,走进企业厂区了解焦化、电力企业污染防治情况,调研市区内六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周边的污染源分布情况。并与临汾市气象台进行对接,进一步了解临汾市当地的地理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扩散可能产生的影响。

  联合专家组组长柴发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次专家组来临汾是受环保部陈吉宁部长委托,目的是分析临汾市区二氧化硫居高不下的原因,精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快捷、长远的防治措施,与临汾市一同研究解决二氧化硫超标问题,让二氧化硫浓度尽快降下来。联合专家组不是督察组,也不是检查组。专家组会帮助临汾市制定出台一个当前采暖季的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同时也会把在临汾工作期间所见所想和建议告诉大家。

  新闻链接:

  今年以来,临汾市早动手、早防治,提出“冬病夏治”理念,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力度,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一是加大钢铁焦化电力提标改造力度。全市25家焦化企业在已完成焦炉煤气脱硫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烟气脱硫改造。二是强力推进煤烟污染治理。针对市区冬季煤烟污染严重的情况,开展冬季采暖期煤烟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市区投资3.1亿元,实施了9个城中村集中供热工程,新增面积100万平米,为4.2万户居民发放洁净焦20余万吨。三是强力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2016年,累计淘汰老旧车、黄标车17586辆,完成全年任务的137.39%;实施了市区公共自行车项目,投放公共自行车5055辆,运营站点183个;2015、2016年市区共购置423辆快充式纯电动公交车全部投运,临汾市城区实现了纯电动公交车全覆盖,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纯电动公交的城市。四是强力推进面源污染治理,从2016年5月中旬开始,相继组织开展了露天烧烤、建筑施工扬尘、重点区域环境和秸秆禁烧4个专项整治行动。五是实施全市空气质量考核,从去年9月份开始,临汾市对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进行考核,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市排名通报。

  针对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的严峻形势,临汾市部署了五个治理(煤烟污染、扬尘污染、移动源污染、工业污染、低空面源污染治理)和一个管控(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管控)等具体任务,提出了严厉打击焚烧行为、强化机动车污染控制、严格控制燃放烟花爆竹、铁腕开展监督执法、严肃问责追责等十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开展了工业企业停产限产、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市区及周边73个在建施工工地全部停工、增加洒水车、雾炮车等作业频次、中小学生严禁户外活动等工作。期间,我市还创新性地开展了公务用车在实行单双号限行的基础上再减少30%、限行期间公交车免费乘坐、推行污染行为有奖举报“随手拍”等措施, 并成立公安局环境安全保卫支队和交警支队环境安全保卫大队,环保与公安、交警联动执法,及时打击和惩处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在控制二氧化硫工作上,临汾市积极组织力量查找污染成因,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研究制定了《关于控制市区二氧化硫排放的十条措施》,从源头控制、清洁燃料替代等十个方面加强二氧化硫治理和卫生防护工作。在控制工业排放总量方面,筑牢在线监控、驻厂监管、常态突查、源头控制“四道防线”,确保限产限排落实到位。在控制散煤燃烧方面,统一回收置换居民存量散煤,取缔无证散煤销售站点102家,对市区建成区周边86台130蒸吨行政事业单位燃煤锅炉进行改造,将净焦配送范围扩展至155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之外,对燃气管网敷设到位、具备分散燃气供暖和整村推进条件的17个村(社区)9000户开展“煤改气”试点工作,开展了平川县市区清洁取暖联防联治,尽最大努力治理二氧化硫污染工作。期间,市大气办还严密关注市区及各县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变化趋势。市政府门户网站链接环保部实时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市卫生医疗机构增设相关疾病门诊,增加医护人员,24小时值班,及时统计医院门诊人数、住院人数的“同比”“环比”情况,及时分析门诊及住院人数变化原因,提前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目前,临汾市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二氧化硫源解析、预警机制正在同专家组和相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分析中。同时,在1月13日发布了重污染天气“红色预警”后,在专家组的指导下,迅速下发了《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二氧化硫管控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各县(市、区)要继续挖掘企业限产、限排潜力,加强重点污染源的治理管控,控制二氧化硫排放。尧都区政府、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要加快对市区建成区周边行政事业单位燃煤锅炉改造,使用甲醇、天然气、电能等清洁能源。尧都区政府、临汾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襄汾县、洪洞县政府要加大对居民散煤使用的排查力度,对劣质煤焦统一收购并及时清理,进一步扩大洁净焦的配送范围。特别是各县(市、区)要密切关注医院门诊就诊人数变化趋势,加强卫生防护工作,做好医疗准备工作。针对二氧化硫开展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防护意识,切实保障公众健康。


     

责任编辑:王伟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