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 岳普煜 市委副书记、 市长刘予强
今天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我们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奋战在生态环境治理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向为全市环境保护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呼应这一主题,我市确定了“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我们在行动”的环境日主题,旨在动员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持之以恒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共同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临汾。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长远发展、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重要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功能型治污、管理型治污和工程型治污,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环保重点工程,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但总体上看,我市生态环境的欠账还很多,城乡环境整治水平还不高,污染反弹的压力还很大,环境质量与群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审视环保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攻坚,坚持铁腕治污、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联动治污、综合治污、产业治污、全民治污“八个治污”,大力实施工业企业深度治理、燃煤锅炉整治、清洁取暖改造、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扬尘污染治理、低空面源污染治理、水土污染防治和环保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八大工程”,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环境质量呈现出逐月向好的转折性、趋势性变化。特别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广大市民对环保工作的认知认同度和参与度进一步增强,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氛围日益浓厚。
建设美丽临汾需要久久为功。省委、省政府对临汾环保工作高度重视,寄予厚望。骆惠宁书记在临汾调研时要求我们,要以治污倒逼转型,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闯出临汾品牌。楼阳生省长要求以铁的担当、铁的心肠、铁的手腕、铁的办法抓好环境治理。全市上下要保持清醒,坚定信心,发扬改革攻坚精神,继续巩固当前生态环境治理良好态势,切实把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攻坚的过程转化为践行党的宗旨、提高群众获得感的过程,转化为增强环保工作能力、塑造临汾美好形象的过程,转化为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的过程,坚决打赢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努力闯出临汾品牌,为建设中西部生态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发扬攻坚精神,闯出临汾品牌,突破点是治污染、狠抓生态环境治理。绿水青山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要主动顺应群众从“盼生活富裕”到“盼环境美好”的新期待,驰而不息打好生态治理的组合拳,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不断健全完善应对雾霾重污染天气长效机制,实行“一城三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立一体化治理机制。要稳步推进我市环境治理“八大工程”,实施好工业企业、煤烟、扬尘、油烟、机动车等污染专项治理。要推行“河长制”,制定水污染防治计划实施细则,抓好重点河流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重点河流跨界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要加大土壤环境监测投入,开展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建设和污染土地修复治理试点。要以零容忍的态度狠抓监管执法,健全全领域、全时段、全覆盖的网格化监管执法机制,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让不能污染、不敢污染、不想污染成为一种新常态。
发扬攻坚精神,闯出临汾品牌,核心点是控源头、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绿色发展方式是绿水青山的基础,更是源头减污的关键。要围绕打造中西部“生态强市”的目标,把环境保护作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保障,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使生态和绿色成为临汾的全新名片。要压缩高碳产能的存量,宁可牺牲一时的GDP和财政收入,全力整治关闭“小散乱污”和重污染企业,禁止在“一城三区”新建、扩建火电、钢铁、水泥、化工、有色冶炼等重污染企业,切实把污染源控制住、把高碳产能调下去。要提高循环经济的质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企业、产业园区、城市社区等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生产、流通特别是消费领域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发扬攻坚精神,闯出临汾品牌,根本点是增合力、形成责任共担机制。绿水青山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变“政府主导”为“全民联动”,坚持责任共担,健全政府引导、市场响应、公众参与、企业自觉、协调联动的长效推进机制。要把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情况全方位向社会公开,邀请环保专家、有关媒体以及关注临汾环保问题的第三方机构和人士,进行评估和检验,提出改进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各企业要不断强化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意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要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和载体,扎实推动生态文明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单位,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激发全市上下参加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热情,在全社会形成“共防、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绿水青山等不来、靠不来,只能实打实干出来。建设美丽临汾,是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让我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全市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美丽临汾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