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小麦一稳四改绿色栽培技术增产95.3%
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张浩)
6月5日上午,以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肖世和为组长的专家组在尧都区大阳镇岳壁村,对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集成的“旱地小麦一稳四改绿色栽培技术”示范田进行了实收测产。测产结果显示:技术示范田较传统技术对照田亩增收162.4公斤,增产95.3%。
副市长闫建国,省农科院副院长张强与广大农民群众参加现场观摩会。
根据原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专家组在听取有关情况介绍的基础上,采用联合收割机对2.44亩技术示范田和1.22亩传统技术对照田进行实收测产。测产结果显示:技术示范田实收面积2.44亩,实收鲜重971.8公斤,按国家商品粮贮藏标准含水量(13%)计算,实际产量812公斤,折合亩产332.8公斤;传统技术对照田实收面积1.22亩,实收鲜重237公斤,按国家商品粮贮藏标准含水量(13%)计算,实际产量207.9公斤,折合亩产170.4公斤。技术示范田较传统技术对照田亩增收162.4公斤,增产95.3%。
专家组认为,“旱地小麦一稳四改绿色栽培技术”,在休闲伏期降水较常年偏少、小麦生育期遇到秋冬春连旱、降水较常年减少43.1%的大旱之年,较传统技术增收162.4公斤,增产95.3%,实现了雨养旱地小麦绿色高产高效。该技术增产稳产效果好,具有实用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便于农民使用,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