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9 08:31:00 来源:
(通讯员 陈健翔)“我家6.1亩苹果园,今年仅苹果一项纯收入6万元,能有这样好的收入,我觉得沾了“猪—沼—果”生态经济模式的光。”吉县东城乡社堤村农民王虎子如数家珍地说。
近年来,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王虎子在经营的果园边建起一座8立方米的沼气池和3个猪圈,养殖了2头母猪,10月初两窝母猪下了16只仔,猪粪为沼气提供了原料,产的沼气供一家四口烧水、照明、做饭,沼渣、沼液成为果树的好肥料,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每年节省燃料500元,节省化肥、农药1500元,母猪下的仔收入3000多元,用了沼渣、沼液后,苹果品质好、卖价高,又能增收6500元,节约加上增收,“猪—沼—果”生态经济模式让王虎子家一年收入增加了12000余元。
近年来,吉县围绕苹果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发展“猪—沼—果”生态循环经济,目前该县已完成“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10658座,给每个农户平均增加2600元以上的收入。
吉县推广“猪—沼—果”生态循环经济的效益有几个方面:一是提升了苹果果品品质,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发展。通过“沼气、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提高,有效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量,同时对红蜘蛛、蚜虫及早期落叶病等病虫有一定控制作用,使得苹果树树势生长旺盛,新梢生长量、叶片厚度和果实着色度增加,果品品质显著改善,商品果率明显增加。二是带动了畜禽养殖,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户用沼气,通过上接养殖,下连种植,不仅带动了苹果主导产业,而且带动了畜牧养殖业。畜禽粪便加入沼气池经密闭发酵处理,净化了环境,改变了“粪水四处流、苍蝇满天飞”的脏、乱、差、臭现象,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吉县属退耕还林大县,面积达40.9万亩,发展“猪—沼—果”循环经济,提供了充足的沼气发酵原料,技术到位,管理得好,解决了点灯、做饭燃料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村妇女通过使用沼气,从烟熏火燎的传统炊事方式中解脱了出来。改变了农村烧柴禾的习惯,有效地保护林业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四是拓宽了就业途径,实现了劳动力就地转移。通过发展“畜—沼—果”循环经济,一方面直接从事沼气事业的人不断增加,目前持有沼气生产国家技能资格证的达150人,全年从事沼气生产或沼气建设后续服务;另一方面,带动苹果和养殖业的发展,拓宽了就业途径,推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本地转移,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五是提高了农业效益,实现了苹果丰收农民增收。通过“畜—沼—果”循环经济模式,每亩果园减少农药化肥投资500元,商品果经济效益提高了10%左右,亩产平均增产300公斤,每亩增收达1000多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责任编辑: 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