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目前,麦田正处于越冬生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做好小麦的冬季管理至关重要。专家指出,旱地小麦要进行镇压提墒、耙耱保墒,水地麦田要尽可能扩大冬浇面积,补充土壤水分,同时要预防小麦冻害,保苗安全越冬,冬浇后要注意进行划锄,可以弥合裂缝,防冻保墒。不管水地还是旱地,都要搞好病虫草害防治,同时严防牲畜啃麦,有了以上这些措施基本可以保证小麦安全越冬,明年春天再根据实际情况接着管理,保障明年小麦丰收。 本版主持人
回茬麦田注意早察早管
1.播种过深形成的苗稀苗弱。由于大多家户采用旋耕整地,随整随播,土壤塇虚,播种深度难以把握,加上农机操作手粗心大意,致使小麦播种深度过深。从日前田间的苗情表象看,基本苗少,麦苗稀疏,麦叶细长,植株细弱,形似播量太少;从播种深度看多在7公分~8公分。通过对这类麦田拨土察看,已出麦苗的地下白色嫩茎长达6公分~7公分,还有的家户出土麦苗达不到播量的一半,大量的黄色嫩芽或麦叶卷曲在地表下不能出土成苗,因为播种过深,又遇播后两次降水,地表紧实,出土困难,导致小麦种子营养物质过度消耗,无力出苗,或即便出苗至三叶前异养阶段的养分供应不足,形成了苗稀苗弱。此类地块当前管理应做好破除板结,疏松表土,助苗出土,采用耙子耧耙,将部分埋在地表处的黄化麦苗救出,弥补苗稀苗弱,促进弱苗赶队,同时松土增温保墒,充分利用越冬前的时日,力争实现苗情转化,达到壮苗越冬。
2.整地过急形成的湿调坷垃。秋收秋播期间,多次出现降水,土壤含水量高,收秋整地心切,过早耕作,造成耕层土壤湿调,坷垃较多。尽管此类麦田的比例虽然不是太多,但对小麦冬前发育影响却较大,一是透风跑墒,易造成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大量散失;二是不利小麦根系的下扎,影响冬前麦苗发育。当前应抓紧采取措施,可借墒或雨后坷垃松软时及时耧耙拍碎坷垃,或在11月中下旬早浇小麦踏实水消除坷垃。
3.重播故障形成的疙瘩苗。小麦播种时,因播种起步或畦的两端易造成地头地边疙瘩苗,或播种中因秸秆杂草壅塞耧腿故障造成播种停顿形成疙瘩苗;或因划畦不合理,播种耧宽,播种畦窄,使得衔接处重播行播量太大,田间麦苗稀密不均。疙瘩苗冬前难分蘖,苗细苗弱,不仅白白消耗土壤水分养分,且一般难以成穗或成大穗,应及早间疏。
(李崇德)
冬小麦苗期越冬期管理技术
一、查苗补种。由于漏种、欠墒、地下害虫等原因,造成缺苗断垄的,及时查苗补种,将补种的麦种在冷水中泡24小时后晾干播种,确保苗全苗匀。
二、消灭苗期病虫害。常见苗期病虫有土蝗、灰飞虱、叶锈、地下害虫等,一旦发现及时防治。
三、浇好冬水,酌情追肥。冬灌要适时,一般在平均气温7℃—8℃时开始,到5℃左右时结束,这时正值夜昼消,冬灌水量不宜过大,能浇透当天渗完为宜,对于基本苗不足或早播田的脱肥旺苗或施足底肥的麦田,结合冬灌施肥,每亩追尿素5千克—10千克,促使小麦早返青,巩固冬前分蘖,增加分蘖成穗率,使冬肥春用。
四、中耕、镇压。冬浇后可浅中耕,有利于消除板结,保护麦苗越冬的作用。对部分未浇冬水、土壤悬虚的麦田,越冬初期应对土壤进行镇压,镇压1次—2次,能压碎土坷垃,使土壤细碎、紧实,能起到提墒、保温、护麦的作用。
五、越冬期间,严禁啃青。我省部分地区有小麦越冬期间放牧的习惯,认为“六畜啃麦越啃越旺”,六畜啃麦不仅啃了叶片、叶鞘,甚至连根拔起,造成越冬死苗,对早春返青造成困难,对小麦生长发育和高产极为不利,应彻底杜绝。
(旭阳)
冬小麦秋季化学除草
一、秋季化学除草的优势
冬小麦秋季实施化学除草较春季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气候条件适宜。大多数年份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期间气候温和,温度相对稳定,日均温在10.4℃~7.9℃之间,低于4℃的日均温天气很少。稳定的气候条件是确保除草剂发挥药效的前提。二是土壤墒情较好。秋季气温渐低,蒸发量随之减少,多数年份土壤底墒充足,表墒较好,杂草生长幼嫩,有利于除草药剂吸收和传导,是高效除草的基础。三是杂草龄期小。麦田绝大多数杂草为秋季出土,翌年随小麦返青开始生长开花结籽繁衍并危害,往往在冬前杂草基本达到2叶~5叶龄期,且生长环境优越,叶片组织幼嫩,杂草根浅根少,耐药性弱,易于斩草除根。况且正茬麦田冬前杂草出土率约占麦田杂草总量的90%以上,符合多数除草药剂最佳除草时期2叶~5叶龄期的要求。四是杂草裸露率高。冬前小麦一般处于3叶~ 6叶龄期,较春季返青起身后的小麦相比植株小、叶片少,垄间地表裸露比率大,杂草遮蔽率低,既有利使杂草周身着药,又能减少漏喷杂草,可大大提高除草效果。五是除草药剂持效时间长。秋季施药,药液易被杂草充分吸收,抗药性弱的杂草很快被杀死,抗药性强的杂草(如麦家公)药液可在杂草体内持续起效长达5个月之久,即便不能使杂草枯死,也能造成其生长受损畸形,花而不实。六是避免药剂残留危害。秋季施用除草剂,距离下茬作物套种复播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土壤中残留的除草剂成分能够自然分解,对下茬作物不会产生任何药害;同时,此期田间基本没有其它绿色植物,不会出现药液飘移危害。七是减少土壤养分水分无效消耗。麦草秋治将杂草消除在初生阶段,避免了因杂草秋冬春季生长繁衍无效消耗土壤养分和水分,为小麦的健康安全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空间。
二、秋季化学除草的时机
化学除草应在小麦播后40天或小麦三叶期后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上时进行为好。特别是使用3%甲基二磺隆(世玛)乳油防除节节麦时,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出现降温或降雨时,停止用药,以免发生药害。
三、秋季化学除草药剂的选用
防除荠菜等阔叶杂草可亩用75%巨星干悬浮剂1g或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5g,对水30kg喷雾防除。防除节节麦可亩用3%甲基二磺隆(世玛)乳油30mL,对水30kg喷雾防治。防除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可亩用6.9%精恶唑禾草灵(骠马)水乳剂60~70mL,对水30kg喷雾防治,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发麦田可将上述药剂减量混喷防除。
(李崇德)
【责任编辑: 邱睿】
责任编辑:临汾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