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士斌 崔选荣)2012年12月25日,时值隆冬,侯马市高村乡下平望村的千亩山药园区里,人来车往,一派忙碌的景象:男人们正在地里挖山药,妇女们忙着整理装箱,外来的采购商边看货边谈价……这片园区的主人叫李瑞华,前些年在城里经营汽车修理,赚了些钱后决定转行搞山药种植。
2011年,她在下平望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从农民手里租了300亩地,种植山药,一年下来,每亩地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随后她组建了利华山药种植合作社,带动下平望村十余户农民种植山药,到今年园区面积已扩大到1000多亩。
50岁的狄巧玲告诉笔者:“我在合作社打工,每天30元,中午老板还管一顿饭,加一个小时班给5块钱,一个月下来能挣1000多块。一个老婆家挣这么多,知足啦!”如今下平望村有50多位像狄巧玲一样在园区打工的农民。每年从4月份开始,他们就像在工厂上班的工人一样,整地、栽种、搭架、除草……
走进下平望村,只见一条条水泥街巷宽阔平坦,一排排新楼房、新大门整齐划一,别具风格的游园、文化广场、健身器材、便民超市、卫生所、农家书屋等一应俱全。
笔者随意走进一户人家,50岁的女主人史晓萍走上前来,笑脸相迎。眼前的大院,两套正房高大宽敞,整洁的客厅里,沙发、茶几、平板电视等一应俱全。问起日子过得怎样,女主人话匣子大开:“现在农民日子多好啊!种地有补贴,看病有医保,老了还给发养老金,咱真是生活在蜜罐子里了。”史晓萍一家6口人,四世同堂,上有老公公,下有小孙孙,女儿出嫁,在市里当教师,儿子已是3口之家。老公公每月有55元的养老保险金,生病了门口就是合作医疗站。儿子、丈夫在侯马市区打工搞装修,每天至少收入100多块。“俺这人闲不住,爱干活,家里的6亩地全是我一人操持,种些红薯、绿豆、芝麻,农闲时照顾老人和孙子。”史晓萍抑制不住自豪:“我们老村子以前在汾河边,又潮又湿,搬到新村后,政府给我们修了路、安上了自来水、接上了天然气,装上了冲水马桶。我们的日子和城里人差不多!”“新一代中央领导劲头大,只要跟着共产党,日子一定更好过!”史晓萍爽朗的笑声传出很远很远。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