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工厂化” 临汾农民转型变“工人”

2013-03-22 08:35:45 来源:

    园区就地变工厂,农民就地变工人,借助项目推进的有力政策,临汾市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实现了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双增。
    翼城县东上卫村菁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眼下他们正在加紧建设特色养殖区,虽然面积只有87亩,但是建成以后,每年的产值可以超过1000万元。
    侯梅英是东上卫村的村民,也是这个养殖区的管理员,两年前还在为赚钱发愁的她,现在每个月有了2500多元钱的固定收入。
    现在的情况让侯梅英喜上眉梢。她说:我把11亩地流转给菁铧园区,菁铧园区建起了养殖场,还把我和老伴招进来打工,我们每年收入36000余元。”
    和侯梅英一样,东上卫村许多村民原来都是守在地头不知道咋赚钱,现在县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村民手中的500多亩土地集中流转、统一经营,成为一个集畜禽养殖、有机肥生产、蔬菜育苗为一体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农业生产如同工厂,农民变成了产业线上的工人。
    菁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杨海龙说:带动当地500多农民就业,人均年收入15000元。”
    今年,临汾市将通过投资、奖补、贴息等措施,在资金、土地、税收等方面重点扶持农业项目建设,完成7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7个“一县一业”基地县项目建设任务,发展以尧都生态产业园、澳坤量子农业科技园区、曲沃磨盘岭现代农业园区等十大现代农业园区为代表的大规模、集群式、板块化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区,力争全年农产品加工、销售突破60亿元,带动当地农业提档升级、农民增收致富。据山西视听网

责任编辑:高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