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浮山县东张乡蛟头河村,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的树木枝繁叶茂,一条条通畅的道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整洁的村容,文明的村风,让村民安居乐业,到处洋溢着幸福和谐的景象。
近年来,蛟头河村党支部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抓党建、兴产业、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发展。
和谐农村的实现,是团结奋斗的结果。该村坚持以创建“五好”党支部和“五强”党员为抓手,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积极整合党支部、村委会、团、妇联等资源,实行一体化办公。同时,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理顺了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关系,党务、村务、财务实现了公开透明,实行了阳光操作,各项工作都步入了经常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在此基础上,配齐了办公设施,对场所进行了绿化美化,改善了支部办公条件,提升了支部形象。每年年初,支部把群众最关注、与群众利益最为密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定为“两定”目标,有能力的党员都在支部大会上表态承诺,定期对“两定”目标及承诺事项的进展及落实情况进行监督通报,群众反映的问题全部落实兑现,村党支部的威信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构建和谐农村,关键是坚持利为民所谋。该村本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路,村党支部成员通过外出多方考察,聘请有关专家论证,把发展春秋瓜菜大棚确定为“一村一品”的主打产业。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党员干部带头搞示范,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村党支部多方争取项目资金,积极协调搞好贷款、技术服务。目前该村已发展春秋大棚103亩69座,基本实现了户均一棚,仅此一项,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与此同时,村党支部积极引导村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村里先后建起了养殖园区,成立了东兵养羊合作社和红锦富苹果合作社,组建了专业建筑队,拓宽了致富门路,带动了群众增收。
基础设施的改建,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先行条件。该村党支部始终把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多方筹措资金,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村里年年都有新动作,年年都有新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先后投资30万元实施了街巷硬化、街道绿化、排水沟配套建设、田间道路拓宽、低压线路改造、路灯更换工程,建设沼气“一池三改”示范点105户,实现了水、电、电话、闭路电视“户户通”,修建了休闲文化广场,配置了篮球架等体育活动器材,安排专人定时定点清除大街小巷的垃圾和杂物,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该村党支部通过“抓班子、强队伍、构筑堡垒发展;调结构、兴产业,增收致富奔小康;强基础、优环境,加快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农村的总体思路,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该村先后被评为“山西省文化示范村”、“山西省生态村”、“临汾市文明和谐村”。记者鲁剑 实习生董枭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