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推进产业扶贫开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2013-07-04 08:56:37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单红波 李明珠 张栋宏)近年来,大宁县以实现农民收入翻番为目标,以建设“优质苹果、设施蔬菜、高效养殖”三大特色基地为主攻方向,坚持“科学规划、整合资金、服务支撑”不放松,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抓机遇,科学决策,找准产业扶贫突破口。自省委、省政府把大宁县确定为片区扶贫开发试点县、板块推进项目县和吕梁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试点县以来,大宁县抢抓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立足实际,广泛征集民意,针对该县农业产业小而全、乱而杂,缺乏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的现状,以扶贫开发项目为龙头,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整合各部门资金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财,集中攻坚、重点推进,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开发,大力培育优质苹果、设施蔬菜和高效养殖三大产业,全力打造垣面15万亩苹果基地,沿川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和高效养殖基地的重大决策。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三大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全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建基地,壮大规模,夯实产业扶贫支撑点。大宁县地处优质苹果生产带,沿河川地带交通便利,立地条件好,水资源丰富,发展苹果、蔬菜、养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县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全力推进三大基地建设。一是大力发展优质苹果基地。
    围绕人均2亩园,家家奔小康的目标,“十二五”期间,每年以2万亩的速度推进苹果产业基地建设。近三年来,采取政府统一调运苗木,统一栽植标准、统一进行管理的措施,投入资金600余万元,调运苗木200余万株,新建优质苹果基地6万亩,总面积累计达到8万亩。二是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基地。
    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800余万元,在水资源丰富的昕水河川地带,新建春秋拱棚2400座,日光温室棚34座,新建一个占地100亩的有机蔬菜示范园区,新建一个占地2693平方米的智能温室育苗棚。设施蔬菜大棚当年建成,当年受益,2012年生产黄瓜、西红柿等各类蔬菜250余万公斤,销售收入400余万元。三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养殖基地。重点发展羊、猪等高效养殖业。羊业发展在养殖小尾寒羊的基础上,引进优质绒山羊,全县羊饲养量达到2万只。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菜养殖模式,新建万头猪场2个,带动全县2000户果农、菜农发展家庭养殖,全县猪饲养量达到3万头。三大产业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00元,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60%。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12元,比上年增长25%。
    强服务,提升品质,突破产业扶贫瓶颈。随着产业基地规模的扩大,如何提升产业品质,加强基地技术管理和服务,破解市场营销难题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为此,该县坚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产业定位到位。坚持后发优势,坚持借鉴吸取产业先进地区的经验,把苹果、蔬菜、养殖产业按照有机产品来定位,而且严格按照有机产品的标准化要求来安排生产,目前8万亩苹果基地和2400余座蔬菜大棚,正在进行土地有机认证和转换工作。二是技术服务到位。不断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县上成立农技推广中心,乡镇设立农技推广站,村委设立农技推广员,聘请市级农业技术专家2名,县级农业技术推广员60名,辐射带动600户果菜和养殖专业户。
    三是管理服务到位。在苹果产业发展上,严把苗木关、栽植关、管理关。苗木统一选用优质壮苗,栽植上采用挖大坑、浇大水,认真落实施肥、定杆、覆膜等措施,提高了成活率。同时,出台了鼓励机关干部承包土地建设果园和蔬菜大棚的意见,动员80多个县直单位、256名机关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承包蔬菜大棚、带动群众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四是市场营销到位。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产业效益的重点,在市场服务上,该县引进了山西振拓公司这一太原蔬菜营销企业,依托该公司,建设园区、建设市场、拓宽销售渠道。2012年,共销售蔬菜250余万公斤,销售额达到400万元以上。今年,还将利用扶贫资金,支持山西振拓公司建设一座占地20余亩的蔬菜批发市场和一个万吨冷藏库。
    抓配套,形成合力,营造产业扶贫氛围。该县在实施扶贫开发中创新机制、汇聚力量,把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水利、交通、以工代赈、林业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向三大特色产业倾斜,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资金就跟到哪里,配套设施就建到哪里。把资金捆绑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持之以恒抓下去,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开发,着力打造扶贫开发亮点工程,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去年以来,该县整合国家工信部、省直5个扶贫工作队、市直18个扶贫工作队以及县直各部门项目资金1800余万元,用于三大产业的基础设施配套,发展苹果基地涌泉灌溉3000余亩,建设设施蔬菜取水点650处,铺设输水管道6.7万米,提水管道1万米,修建防渗渠4000米,新建百方蓄水池22座,安装变压器11台,架设输电线路13公里,修建过水路桥5座,硬化田间道路30余公里。通过整合资金,增强了发展后劲,加快了产业发展步伐。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