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3 09:26:15 来源:
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唐岩峰)走进尧都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灌溉节水化,让农民甩掉了“靠天吃饭”的苦恼;道路砂石化,让农民告别了“出行难”的焦躁;科技培训,让农民增长了科学种田的本领,现代农业园区,让农民鼓起了腰包;耕作机械化,让生产手段发生质的跳跃;农田林网化,让生态环境变得如诗如画;产业化经营,延伸了产业链条,促进了结构调整。这都得益于近年来尧都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围绕“打基础、建园区、调结构、促增收”,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的结果。
实施高标准农田,为发展现代农业打好基础。投资4116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3.1万亩,营造农田防护林0.07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1万亩,培训农民技术人员6000人次。项目区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地平整、品种优、机耕作、生态良”的农业生产新格局,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基础。同时经过田、水、路、林的综合治理,全区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72.5万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866.25万元,带动农民增收303.18万元,受益农户达5126户20466万人。
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通过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按照“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市场”的发展思路,围绕特色蔬菜、生猪养殖、肉鸡加工等主导产业,对上规模、效益好、管理规范、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给予优先扶持,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先后立项扶持澳坤量子、亿佳美、中德牧业等农业龙头企业和同茂养鸡、隆富葡萄等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带动了周边农民从事种植、养殖等产业达1500户以上,还增加就业岗位500多个,带动农民增收1800万元。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促进城乡一体化。以汾河滩涂生态修复治理项目为平台,统筹涉农项目资金,规划建设了总面积5万亩,涉及两个乡镇45个行政村的尧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示范区建设中,除了实现与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有机结合,而且通过农发项目资金的引导,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扶持园区发展,三年来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资金3276.09万元。按照示范区总体规划,通过土地流转使5000亩核心区的土地全部实现了集中使用,为招商引资搭建了平台。目前,已成功招引5个企业入驻园区,到位资金8.79亿元,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农民在得到土地流转费的同时,而且又能到园区工作,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人均收入达到1.56万元。在此基础上,通过“两区同建”带动了周边农村社区改造,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