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鼓起翼城农民钱袋子

2013-09-27 08:38:09 来源:

一簇簇鲜红透亮的苹果挂在枝头,一拨拨采摘的人群接踵而来,往日寂静的果园随着金秋的到来变得热闹起来。这是9月15日,在翼城县南梁镇武池村王红卫的果园里,笔者看到一派果实丰收、果农喜笑颜开的景象。

“现在苹果园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王红卫笑得合不拢嘴。这几天,王红卫忙得不亦乐乎,果园里处处留下他忙碌的身影。他一边组织村民帮忙采摘,一边跟外地客商商讨价钱。今年他种植的20亩苹果树全部进入盛产期,虽说采摘苹果有些劳累,但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他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丰收了!王红卫说,现在早熟苹果已经开始卖开了,这20亩地早熟苹果占一半,晚熟苹果占一半。早熟苹果已经卖下四五万块钱了,还能卖四五万块钱。迟熟的苹果看行情还能卖十万元左右!

南梁镇武池村素有“小江南”之称,独有的半丘陵地势加之水肥条件好,昼夜温差大,生产的苹果备受外地客商青睐。山东客商朱文彬说,今年是第六年来南梁拉苹果了,因为苹果个头很均匀,口感不仅脆还甜,拉到山东很好销售。南梁镇充分发挥气候土地优势和农民种植传统优势,举全镇之力大搞经济林建设,经过三个栽植季的努力,在原有5005亩老果园的基础上,又新发展经济林19106亩,使全镇经济林总面积达到了24111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0.8%,人均经济林面积0.6亩。目前,仅进入盛产期的早熟苹果就达到3000多亩。

南梁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苏永旺告诉笔者,现在全镇早熟苹果已经进入销售旺季,从梁壁路口到北常村口3公里的沿线有来自东北、山东、河南、内蒙等地的客商20余家,苹果最远销售到俄罗斯等地,每天的苹果交易量在25余万公斤,交易额在50余万元,预计今年早熟苹果会带给果农一千余万元的收入。

近年来,翼城县把发展水果经济林作为农业调产的富民工程,作为保证农民长期致富的主要途径,将林果基地建设确定为全县四大主导产业之一,突出规模连片发展和标准化园区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思路,投入2364万元,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苹果经济林。同时,组织果树中心技术员,不定期地深入乡村,为果农提供技术讲座,每年培训达万余人次;通过层层选拔、考试聘用了150名经济林村级技术员,在栽植、幼树管理等方面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确保栽得活、管得好、见效快、见效早;成立苹果专业合作社,为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经纪人闯市场、找销路,使全县苹果销往河南、广东、东北等地;筹措资金修建了全省最大的气调库,延长了果业期,提高了果农收入。

该县农委副主任杨奎苍告诉笔者,今年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18万亩,产量达2亿多斤,产值达3亿多元,农民人均苹果收入达1400元,苹果产业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通讯员 张燕)

责任编辑:邱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