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市西张垣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区建设纪实

2013-10-11 10:34:41 来源:

一座座白色的蔬菜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宽阔平坦的循环道路四通八达、连线成网,现代农业“刷新”着千亩园区、万亩田畴……这里是正在建设中的霍州市西张垣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区,是霍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发展的指示精神,以大项目促进大发展的一个点睛之笔。

 

大手笔打造的超大“绿色菜篮子”

 

霍州市西张垣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区2011年开始规划建设,是霍州市响应国家农业部关于蔬菜标准园建设的方针政策,重点建设的一个集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为一体的以绿色蔬菜产业为龙头的高标准现代化农业综合示范园区。

园区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宗旨,总投资17360万元,建设核心示范区3500亩,辐射带动区域10000亩;规划建设温室1600栋,现代化育苗示范中心6000平方米,农技服务中心2000平方米,产地批发市场10亩,配套建设净菜加工车间、冷库、蔬菜质量检验中心、果蔬交易中心、沼气站、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中心等。

目前,园区内已建设温室360余栋,其中高标准示范温室11栋,芦笋棚140栋,占地1600余亩;土地流转3000余亩,道路建设4600米,园区循环道路已全部硬化,绿化树木10000余株,架设高低压线路2000米,铺设管灌12000米。在全面建设综合种植养殖基地的基础上,实施了园区水电路配套、绿化、美化及标志物建设等工程,先后完成了10万只鸡场、育苗中心、食用菌示范基地、芦笋示范基地、花卉示范基地、核桃种植基地的建设,已初步形成现代农业综合性示范园区雏形。按照规划,整个园区预计在2013年年底全面建成,建成后将达到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和国家级农业生产综合园的标准,成为整个晋南地区一个现代化的超大“绿色菜篮子”工程。

 

项目建设中政府的“角色”与“作为”

 

霍州市西张垣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区的“落地”,体现出霍州市委、市政府在农业领域转型发展的一种策略和高远的目标。

园区规划初始,该市就将建设指导思想定位为: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推进蔬菜标准园,实现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和经营产业化,从而提升当地蔬菜产业竞争力,促进当地农业转型、跨越发展。

方向一旦明确,能否成功建设关键就在于政府的引领和支持。2010年年初,在园区规划筹备初期,霍州市委、市政府就安排专人实地考察、科学规划、广泛讨论,最终确定园区作为一个项目来兴建,通过政府引导、财政补贴、社会参与的模式,由各乡(镇)、街道办具体实施。

前期建设,资金是横在前行路上的“拦路虎”。霍州市政府及时出台扶持园区建设的相关政策:每建1亩日光温室补助5000元,每棚协调货款50000元,并按银行实际利息贴息一年;每个温室工作间按标准建好后补助5000元;在西张垣区内建设温室,每个温室先垫付10000元启动资金;园区内道路、水利、电力设施财政全部投资。

截至目前,该市财政已拿出2000余万元,用于11栋标准示范温室建设、土地流转、农技培训中心规划及温室启动建设、打井、道路、管灌、高低压线路铺设等。而其他建设不足资金,政府则引导通过申请国家补贴、银行贷款以及农民自筹等多渠道来实现,全力确保园区的顺利建设。

现代农业,技术是园区最终能否实现生产高效的“点金棒”。该园区实行统一规划设计,专业队施工建设,专人负责质量监督,确保建设速度和质量,实现一次建设长期受益。园区动工兴建以来,霍州市委、市政府专门聘请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蔬菜专家和山东寿光市的蔬菜技术员驻园指导,并明确霍州市农业委员会为技术依托单位。此外,该市还积极组织有关乡镇的部分村干部和农民分别到榆次区的朱村、尧王台和曲沃县磨盘岭取经学习;到新绛县和长子县参观现代化农业园区;举办了20期技术培训班,引进了新优良品种十几个,最终确保了前期设施蔬菜示范园的顺利建设。

现代农业体系打造产业高端水平蔬菜产业标准园区化、无害化,是园艺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变,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核心技术体系,更是提高蔬菜产品质量的有效抓手。霍州市西张垣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区在建设的进程中,立足规模化、区域化、一体化,瞄准标准化、无害化,始终行进在一条践行现代农业的道路上。

在农业高新技术上,该园区引进运用现代化温室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等。在种植方面全面推广二氧化碳施肥、采用膜下滴灌、配方施肥、病虫害无公害防治、雄蜂授粉、环境调控、无土栽培等标准化技术。在管理上实行“六统一”,即公司统一供种供苗,统一供肥供药,统一供水供电,统一销售,统一技术指导、培训,统一协调外部事务。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发展蔬菜产业,只有把质量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实现蔬菜生产、加工、储藏、销售各个环节的无缝覆盖,才能真正形成产业链条,最终达到生产者所期盼的高产高效益。为保证蔬菜质量,园区建设蔬菜优良种苗繁殖基地、现代化的蔬菜育苗中心、蔬菜质量检测中心,确保核心区30%的蔬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10%达到有机蔬菜标准,辐射区全部蔬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

在运营上,该示范园区由霍州市农委、大张镇政府组织,西张村万隆蔬菜专业合作社全面负责,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的模式,公司投资进行土地轮转,建设园区内各种设施,形成基地;农户承包经营管理,生产出的产品再送到市场上销售;公司再通过蔬菜产品配送中心、蔬菜产品配送联盟负责销售。园区主要的生产模式为“抓两头、促中间”,即集约生产供应优质蔬菜种苗,生产过程中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服务,辐射带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最终通过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打造临汾市乃至山西省农产品的特色品牌。

 

园区建设轮廓昭示明天美好前景

记者在霍州市西张垣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园区看到:宽阔平坦的循环道路上,一筐筐的新鲜蔬菜正往货车上装,而菜农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霍州市农委主任门保生介绍说,目前园区是临汾市规划的十大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同时也是霍州市“十二五”时期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调产项目。园区在建设上实行统一规划设计,专业队施工建设,专人负责质量监督,以确保建设速度和质量。项目第一期工程现已开工,建设单栋平均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800栋及相应的产地批发市场、农技服务中心等。第二期工程再建设日光温室800栋,并建设10000平方米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中心一座。第三期工程将配套建设4000平方米的净菜加工车间、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冷库和500平方米的蔬菜质检中心等。

据悉,该园区建成后产品除满足霍州市群众需求外,还可辐射周边的汾西、灵石、洪洞等县市。示范园核心区建设完成后,设施内种植面积可达1600亩,年产值达8000万元。由核心区辐射周边各村形成一个万亩蔬菜种植园区,年产蔬菜6万吨,培育健壮秧苗2600万株,加工净菜1万吨,冷藏各类蔬菜5000吨的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化链条,年创造经济效益9290万元,主产区大张镇年人均增收1718元,将大大提升当地蔬菜产业竞争力,促进霍州市农业转型跨越发展的进程。届时,园区将形成“优质高效、绿色安全、旅游观光”的生态农业特色,各项产业年收入总计达9500万元左右,一个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管理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必将因它的浓墨重彩而载入全市农业发展的光辉史册。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