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枣儿红。金秋九月,笔者在翼城县唐兴镇城南村常周仁的枣园里看到,成串的枣儿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村民们正在帮忙采摘成熟的红枣,时不时飘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常周仁则忙着一趟趟地用桶往储存库运枣。
见我们到来,热情的常周仁乐呵呵地喊道:“快到园子里摘枣尝尝鲜,今年的枣儿可甜了!”笔者随手摘一个椭圆形、红绿相间的枣,放到嘴里尝了尝,果真又脆又甜。
常周仁家的枣园在村南沟塄边的几块阳坡上,都由酸枣刺嫁接而来。看着硕果累累的枣树,老常喜得合不拢嘴:“枣树是喜阳植物,耐旱,近期天气晴好少雨,这种天气在枣树的收获期是十分难得的。现在我每天都要往侯马发300多公斤鲜枣,每公斤批发价10元以上,再加上女儿和儿媳妇每天在县城附近卖枣的1000多元钱,每天就有4000多元的收入。”
57岁的常周仁思路清晰,非常健谈,谈起酸枣接大枣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他是村里最早种植冬枣的农户之一,至今种枣树已经10年,卖冬枣有4年时间了。现有20000多株冬枣树,他和爱人安青莲一年到头一起忙活这片地。他说:“今年,俺家的伏脆蜜、冬枣和梨枣长势好、结得繁,每棵树可以收获4—5斤枣,可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
说到嫁接枣树的最初之时,常周仁告诉我们:“那时候,我忙于打工赚钱,那些小枣树都是妻子侍弄的,包括那些枣芽都是她自己一个个嫁接到酸枣刺上的,嫁接枣树通常是皮接,技术要求不算太高,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她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枣树种植的主要技术,这片荒坡也变成了齐整整的小枣树。枣树挂果后,劳动量逐渐变大,我才回来和她一起打理,由于枣树的根源于野生酸枣,每年都要有3—4次铲除刺芽,同时还要定期清除杂草,除草剂会影响枣树的生长,需要人工铲刺除草。”
针对枣树生长过程中的萌芽期、开花期、坐果期,常周仁总结出一套加强管理、提高枣树品质与产量的经验,并取得可喜成效。他介绍,春暖花开时节正值枣树萌芽期,一定要做好剪枝、掐芽;开花期,一根小树杈上只能留4—5朵花;坐果期底肥要足,打药要及时,防止各种病虫害。坐果期还要关注天气变化,一般来说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强,夜晚气温低,这样的天气对于坐果期的枣树来说有利,而阴天、雨天、雾天不利于泛青的冬枣变红。随着枣树一年年长大,肥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他采取地下肥与叶面肥同时施放的办法,使树梢、树根都能够吸收到充足的养分,形成营养良性循环。这些年来,常周仁根据市场需求不停地更换枣树品种,现在主要有冬枣和伏脆蜜两种,这两种枣市场价格高、口感好、销路好。
望着满园枣树,常周仁开心极了。他说,枣园丰收全靠一家人和睦团结齐心协力。全家人无论老少从春忙到秋,春天给枣树掐芽,大家齐上阵;夏天,给枣树打药全家一个不落,每天早起晚归,太阳出来之前就把药打完;秋天枣树结果了,全家又一起卖枣,分工明确,采摘的、储存的、上街摆摊的、在家批发的。
陪同采访的城南村村委会主任李红军说:“常周仁做农活是一把好手,今年他家的枣收入在30万元以上,他不仅枣园管得好,20多亩苹果园也管理得呱呱叫。”常周仁家最早成熟的15棵苹果树就收入了6000多元,他是以每斤5元市场价卖出的,现在嘎啦苹果早已卖完,红富士长势良好。在苹果树下,他还种了许多喜阴的季节性蔬菜,自己吃不完的就到市场卖,一年下来,苹果园里也有20万元的收入。
当笔者询问常周仁的梦想是什么时,他憨厚地笑着说:“我愿意把自家的种植经验无偿地分享给父老乡亲,让他们都能在家门口通过种植果树发家致富。”
通讯员 宋榜娟
责任编辑:席沛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