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记者置身于襄汾县汾城镇北贾岗村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民们采摘、搬运苹果的忙碌身影,丰收的喜悦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
“目前,我们村苹果种植面积达2200亩,去年,挂果面积总产量达500万公斤,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从今年苹果的整体产量和销售情况来看,今年果农的收入比去年还要好!”北贾岗村村委会主任毛翔宾兴奋地说。
北贾岗村有345户、1320口人,耕地面积3900亩,是个纯农业村,有着多年种植苹果树的历史。近年来,该村不断加快推进农业调产步伐,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有力地提升了苹果品质,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目前,该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苹果种植专业村。
果农王正武就是农业实用技术的受益者之一。他与妻子二人打理着16亩苹果园,其中6亩挂果且是20余年的老果园。10月27日,记者见到他时,他们夫妇正在忙着采摘苹果。“以前老是想着能多结些苹果,树栽得很密,产量是不少,可都是些小苹果,卖不上好价钱。”王正武告诉记者,“去年根据农业专家的建议,我对老果园进行了间伐,狠心去掉了100余棵碗口的老果树。没想到,今年这片果园的产量没减反增,苹果个更大了,色更红了,卖价也比去年更高了!”今年,王正武家的苹果园预计可收入10万余元。
“今年冬天,我还准备再新间伐一部分果树,为明年苹果的增产增收做好准备。”尝到甜头的王正武说。
“我们在对老果树实施间伐减密时,将影响通风采光的果树定为‘临时树’,采取“影响一点去一点、影响一面去一面、直至全部去掉”的原则,逐年修剪去枝,3年时间内把果园里1/3至1/2的‘临时树’全部砍掉,尽量让其多为果农产生效益。”襄汾县果树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李振岗介 绍:“去年,北贾岗村间伐果树1500亩,间伐后的苹果园产量不降反增,可以为果农节省人工和农药。从今年销售价格看,间伐后的苹果每公斤比去年多卖一块钱哩!”像王正武一样,北贾岗村广大果农在市、县两级果业部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积极尝试果树间伐减密、“膜袋+纸袋”套袋、果树防雹、铺反光膜等技术,有效解决了老果园郁闭、果实品质差、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果园经济效益,增加了收入。今年,该村十几户果农的苹果亩均收入超两万元。记者 田青松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