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希望的种子

2015-01-23 08:41:52 来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由原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转型升级而来,旨在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讲诚信、有一定社会责任担当的现代农民,来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承担着今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从2014年起,我市启动实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我市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扶持坚持“政府主导、分类推进、优先支持、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倾斜。一年多来,我市一大批种养能人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一些年轻人回乡创业,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我市也逐渐探索出一条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之路。

健全保障体系 创新培育机制

2014年,省政府将新型农民培训纳入五件实事,下达我市15510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其中市农委培训8660人,扶贫局培训6000人,农机局培训850人。

为了扎实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顺利开展,我市精心组织、安排部署,成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组,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临汾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1—3月份,我市对全市职业农民摸底调查,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宣传工作通知要求》,确定了我市任务县信息员,专职负责本区域信息上报工作。组织开展培训机构摸底筛选工作,对师资库教师进行调整筛选充实,吸收熟悉农村情况的各类乡土专家和经过知识更新的农技人员为培训教师。先后两次对培训机构进行面对面培训,两次协调扶贫、农机、农广校、果树、经作对培训工作作了协调安排。市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局、洪洞天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市直三个培训机构召开了培训工作会议,全市32个培训机构在临汾农业信息网进行公示,对所有培训机构负责人、信息员在曲沃县进行培训,拟定了《临汾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并转发了曲沃县的认定办法、扶持政策。全市17个县(市、区)全部出台了工作方案。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全部完成。

优选培训机构 配强培训教师

我市在选择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上,要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农民培训资质(办学许可或培训、推广职能)的公益性教育培训或推广机构(培训机构实行属地认定和管理);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愿意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管部门指导下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遵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规定;具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必要的培训场所、专业教师、现代教学设备和实践实训基地,以及3年以上农民培训工作经历;具备较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组织学习能力和相关培养、管理经验;要求培训采取小班化教学,每班不得超过50人,引领带动型培训累计不少于10天。

在培训教师的选择上,我市从实际出发,考虑到参训农民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采取聘任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办法,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选择优秀教师。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多层次、多方向、多目标特性,要求培训师必须重新定位自己,并且重视与职业农民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与农民沟通、施教,从而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临汾职业技术学院承担2014年果树专业200人培训任务,选配讲课能力强、技术操作能力强的“乡土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在培训班筹备期间,该院和市农委果树站多次协商,在市农委和全市遴选具备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熟悉“三农”工作,掌握果树产业发展和农民技术需求,具有丰富的果树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特别是熟悉农村情况的乡土专家和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经过生产实践锻炼的专业教师为培训师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突出特色,做到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教学并重。霍州市农机培训站在培训中,邀请临汾市农机局高级教授前来讲解玉米精炼播种技术和农业机械操作维护专业技能;聘请本市的技术人员讲实训课,重点讲解玉米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用型课程;本单位的工作人员担任公共课教师,讲授现代农业、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概念性知识。

自编乡土教材 推行兴趣教学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中,我市变模式教材为乡土教材,变满堂灌为兴趣教学,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扎实开展教育培训,为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霍州市在培训教材的选用上,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由于下发的或选购的教材针对性不强、与当地实际相差较大,选用这类统一的培训教材,农民不愿意听,培训易留于形式,效果不佳。因此,他们聘请经验丰富且理论水平较高的老师自编教材,从本地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到参训农民年龄偏高、文化素质较低、接受知识慢等因素,编撰了通俗易懂、易学易管用的教材。临汾市畜牧兽医学会在培训开班前进行实地调研,设立养殖户需要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从储备库里选取教师,以理解教材为主线,从基础理论到重点内容进行讲解。邀请国内专家10人、省内专家6人联合精心编写了《养猪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教材》。

临汾市畜牧兽医学会在培训过程中掺入“教、学、论”的互动交流培训方式。首先对学员从普遍性的养殖经验和认知水平教起,让学员听得懂、学得进,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感,让学员轻松参与学习;其次少讲大道理和深奥的东西,将理论与实践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让学员真正认识到自身经验的差距所在和压力感,增强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五洲昕宇公司培训教师在讲解中,重点的知识反复讲,难点知识找技巧,充分运用演绎法、参与式、互动式。巧妙设计了各个环节的教学,每节课有多名学员上台分享,小组讨论气氛热烈。整个课堂有动有静,台上台下互动自如。课堂上,不断出现激烈的讨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每位老师讲完课,都要进行知识小结,将重点知识再次回放,测评学员的掌握程度,然后再次强调重点。学员不再感觉到课堂教学的枯燥,在轻松愉快中获取了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兴趣异常高涨。

新时代塑造新农民,新农民奠基新农业。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中,我市广大新型职业农民将在平阳大地吹响发展现代农业的激昂号角,播撒现代农业建设的希望。    记者 范韶华

头条点评

告别“老把式”种田需“新人”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是确保粮食安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举措。农民”不再是身份的象征,而是职业的称谓;农村”不再是“人走村空”,而是生机勃勃;农业”不再靠老人妇孺,而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三农”发展进入现阶段的新目标、新愿景。农业部门也将对参训学员进行跟踪指导服务和定期回访,让参训学员提升素质、壮大产业、带动一方,成为真正的新型职业农民。     本版主持人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