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畴沃野织锦绣
——我市相关部门积极投身“三夏”会战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三夏”时节的平阳大地,麦浪滚滚,麦香阵阵,到处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夏”生产工作,主要领导亲临麦收现场调研;各级各部门加强领导,结合实际工作,协调联动、紧密配合,强化服务,全力以赴,打赢“三夏”生产这场硬仗。
农业部门:全方位”服务促进粮食生产
当前,全市“三夏”生产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三夏”工作的主力军,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坚持把夏收、夏种、夏管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抓在手上,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小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我市各级农业部门一是狠抓小麦后期田间管理,针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形势,加强以防汛抗旱和防病治虫为重点的田间管理,农业系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群众加强对重大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开展应急防治和统防统治,落实好“一喷三防”技术,留种田去杂等后期管理工作,做到夏粮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二是加速复种进度,抓住有利时机,重点结合玉米高产创建样板建设,种足种好夏播玉米等复播作物。趁墒加快土地翻耕,搞好水源调度,加强农机农艺结合,确保适期早播、一播全苗。抢时间、抢进度、保质量,及时腾茬播种,大力发展田间套种模式,扩大玉米、豆类、油料等作物面积,种足种满,努力扩大夏播面积。三是精心开展田间作物管理,切实加强夏种作物田间管理,重点加强秋作物苗期管理,搞好查苗补苗,防病治虫和进行肥水管理,保证种植密度,构建合理群体,确保秋粮有个好收成。加强设施蔬菜、水果等生产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农机部门:四到田”服务方便广大农机手
夏收期间,我市农机部门在主要交通沿线建立10个“小麦机收和跨区作业服务接待站”,向作业机车印发《机手明白卡》,提供信息咨询、机车调度等服务。市、县两级农机部门分别设立热线服务电话,为广大农机手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并认真做好信息咨询到田、技术指导到田、油料配件到田和解决矛盾到田等“四到田”服务,在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安全收获的同时,积极组织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深松机等农业机械开展秋粮复播、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等各项农机作业。
为应对夏收期间有可能出现的雷雨、冰雹、暴风雨、连阴雨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市农机局制订和完善了《临汾市农机“三夏”防灾抗灾应急预案》,确立了应急救援的指导思想、适用范围、组织领导、车队组建、启动程序等。全市平川7县及浮山、乡宁等9个小麦主产县分别组建了一支应急救援分队,共计155台机车,一旦遇到灾害性天气发生,将迅速有序投入到抗灾减灾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生产损失。与此同时,市农机部门主动加强与公安、交通、物价、气象、交警、石油等“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指挥部成员单位联系沟通和协作配合,做好信息交流、机车调度、平衡供需等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为“三夏”工作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环境。
气象部门:直通式”服务助力夏收夏种
为了更好地做好夏收夏种气象服务工作,服务好“三农”,确保我市小麦及时安全收获、秋粮适时播种,市、县两级气象部门高度重视,未雨缪绸,精心准备,提前启动服务,组织专业化气象服务队伍走进田间地头进行服务宣传。他们加强领导,专门成立了夏收夏种气象服务领导组,组织专业化队伍服务夏收夏种;加强天气会商,密切监视天气变化,为夏收夏种提供准确精细化天气预报;加强与市政府及农业、农机部门的联合,信息共享,为麦收、秋播和农机跨区作业提供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通过电视、报纸、手机短信,12121语音电话、电子显示屏、大喇叭等方式,实现气象信息与广大农民朋友“零距离”接触,为夏收夏种提供及时到位的气象服务;加强人工消雹工作,及时补充弹药,维护好设备,做好人工消雹准备工作,一旦遇到影响夏收的冰雹云,立即开展人工消雹作业,确保我市小麦安全收割。
夏收期对流性天气较多,要注意雷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市气象局要求全市气象部门在遇到暴雨、冰雹等对麦收有明显影响的气象灾害时要增加服务频次,今年新增加了麦收进度(含进度百分比)、前3天麦收区天气实况及其影响、未来3天天气对麦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建议等服务内容,这一系列服务受到麦农的热烈欢迎。目前全市部分县(市)夏收工作已经结束,夏种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此,气象部门提醒农民朋友抢抓农时、抢收抢种,确保小麦颗料归仓和夏播生产的顺利进行。(范韶华)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