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园林局:“点穴式”工作让扶贫更精准

2016-04-18 10:02: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发布。作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纲要性文件,《决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了诸多实举措、硬政策。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市园林局扶贫点是乡宁县关王庙乡寺下村,全村4个自然村,共160户,600口人。该村属石山区,村内无企业,村民收入以零散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该村自然条件差,发展基础薄弱,如何落实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近一段时间工作的探索,市园林局把精准扶贫工作形象地比喻为“点穴式”扶贫,这样就可以避免盲目性,提高工作精准度。

  扶贫攻坚,观念先变。“过去几年,我们和大多数单位一样,扶贫工作只是年初进村转一转,走马观花看一看,工作浮在表面,没有真正深入群众。要切实做好扶贫工作,打赢扶贫攻坚战,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用上心思,扑下身子,班子带头,全员参与。”市园林局局长孙宣东在扶贫工作部署安排会议上坚定地说。按照市里关于包村扶贫五年不变的要求,局党委长期安排,选任了“第一书记”,坚持包村不变、包村领导不变、科室单项任务不变,先后10余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扶贫工作规划,制定扶贫措施。并专门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组,由局长亲自挂帅,局党委书记主抓,班子成员和各科长分工负责,形成了领导牵头,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为了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市园林局领导多次深入包联村庄,与村“两委”班子进行座谈,并深入村户了解家庭情况、生活状况、致贫原因等。为了与村民加强沟通,在春节前夕,局班子带领有关人员深入扶贫村,为村民现场书写春联,与村民面对面沟通,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村民敞开心扉,与工作组拉家常,为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点穴治病,识穴为先。识贫,就像识穴,须练就坚实的识功。只有把工夫用在深入调查、反复核对、查缺补漏、认真分析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才能一清二楚、了然于胸。为了摸清底子,市园林局党委书记张俊山带领有关人员会同村干部逐一对原有60户贫困户进行了认真的“回头看”,先后三次深入村户,与村民促膝长谈并对村委上报的贫困户进行一户一户地核实。通过入户核实、了解情况,分门别类提出了意见,统一了思想。一类是通过几年扶贫和贫困户自身的努力已脱贫致富的,一类是原申报贫困户把关不严的,这两类贫困户坚决退出;同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近几年返贫而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纳入贫困户帮扶,经过几次反复,并经各村民小组讨论、公示,最终原6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保留了29户,新增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共35户重新建档立卡,重新上报。这些贫困户中,致贫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大病医治拖累所致。一部分贫困户是因患重病,医治花费大导致负债累累,陷入贫困。二是缺劳力缺技术。有的家庭因为残疾或患有慢性病而无法做事,只有闲在家里。有的贫困户有劳力但不懂技术,生产开发效益低,又无一技之长,打工靠卖苦力收入不高也不稳定,导致致富无门、增收无力。三是先天不足。有的贫困户因种种原因导致入不敷出,必须依靠农村低保维持基本生活。

  点穴治病,“点功”为要。精准扶贫,讲究精准施策,最忌“大水漫灌”、浅尝辄止。为真正落实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市园林局在工作中坚持分门别类、分层实施、分兵突围,坚持短期增收与长期脱贫相结合,坚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与增加收入同时并进,瞄准对象,精准施策,破解难题。

  坚持长短结合,发展产业增收。今年以来,市园林局集中力量抓好两件事,尽快增加贫困户收入。一是抓种养发展。该村有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养殖业的基础,只是没有形成规模。市园林局抓住这一基础,帮助村民发展种养事业。通过联系协调市有关部门,对发展农村养殖合作社大力支持,并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帮助。同时,通过联系兄弟单位资助,为村民购买了5300余株优良嫁接核桃苗和1000余株花椒苗,其中核桃苗按全村人口发放,花椒苗按贫困人口发放,延续村民稳定收入。二是抓光伏发电。通过联系协调有关单位,光伏发电项目已经落实,定向增加了贫困人口经济收入。

  坚持标本兼治,抓好教育培训。市园林局充分发挥教育培训“拔穷根,挪穷窝”的优势,加大教育扶持力度。一是抓基础教育。从改善教学条件入手,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深造走出大山。为此,一方面资助相关书籍帮助村民建立图书室。一方面通过建立助学制度,防止因穷辍学,对困难农户子女上学实行资助,对考入大学的学生实行奖励。二是抓职业技术培训。计划协调培训机构和劳保等有关部门开展技能培训,使农村新增劳动力都能掌握专业技能,就地转化或者外出务工、经商。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市园林局一是抓村庄环境整治。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优化村容村貌整体形象,使群众居住环境和卫生条件有明显改观。二是抓公共服务设施。通过联系协调交通、水利等部门,主要是解决道路、饮水等问题,保障村民正常生活所需。

  点穴的根本在祛病,扶贫的目的在脱贫。精准扶贫重在解扶贫中的难题,破脱贫中的瓶颈。市园林局在扶贫工作中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协作性,提高实效性,扶贫攻坚工作已初见成效。

  记者 李辉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