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4月4日,春雨持续下了一上午。闻名我市的清明节南膏腴鼓车比赛民俗活动还能如期举行吗?带着疑问,记者与朋友驱车前往。
“公路的牌子是‘高一村’,村门上写的却是‘膏腴’。”朋友质疑。记者解释,正确的是村门所写的“膏腴”。朋友说,膏,有妇女胖的意思;腴,有腹下肥肉,肥胖,土地肥沃,粮食丰裕的意思。
记者向朋友简要介绍了每年膏腴村36周岁的男儿要集资给全村村民唱大戏的习俗,南院、北院还要进行鼓车比赛。
该村用喷绘公开了今年36岁捐款人名单,捐款总额近14万元。名单上有男士、有女士,还有义捐人。男士捐款95000元,女士捐30916,义捐9540元。“你不是说只有男士参与,名单上怎么还有女人的名字?”朋友提出了疑问。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村里几位上年纪的老人。“5年前,村里开了先河,本村36周岁的女子也可以加入捐款的行列,今年是第6年了,表达男女平等的意思。”淅淅沥沥的春雨持续不断,街道上有积水,鼓车还能跑吗?“年轻人不会让村民失望,只不过是人不多而已。”一位古稀村民说。时针指向16时30分,溜了两圈的鼓车速度明显加快。看着南北两个鼓车队在街道上飞奔,老人们脸上露出了欢乐的笑容。记者王隰斌
责任编辑:付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