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小麦生产观摩会见闻

2018-06-04 15:43:0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五月的平阳大地,麦浪送香,蔚蓝的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一派丰收的景象。5月28日至29日,我市组织17个县(市、区)农委分管主任、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主任、站长共40余人,先后深入到洪洞县、尧都区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逐一听取小麦高产创建情况介绍,观摩小麦品种、长势,总结交流小麦高产创建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分析预测今年的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力争今年小麦再获丰收,小麦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高产高效点带面

  圣丰5766、舜麦1718、烟农836……在洪洞县曲亭镇逍洞村小麦高产示范区,不同品种的小麦依次排列,像是等待检阅的仪仗队,成片的麦田一望无际,让与会人员大开眼界。

  洪洞县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涉及8个乡镇90多个村,逍洞村核心示范区是部级小麦绿色高产高效项目。按照农业部“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核心示范区,示范种植小麦100亩,开展了32个品种对比、8个品种示范、5个播量对比、4种拌种剂对比、4个施氮量水平对比、3种播种方式对比、3种浇水时间对比等试验示范。

  “我们全程记录各个小麦品种生育期长势、抗冻性、抗病性等数据。通过对比示范,石农086、烟农999、山农29灌浆速度快、落黄好,田间整齐度高,有亩产650公斤以上的潜力。这几个品种将作为下年度重点示范品种。”洪洞县农委总农艺师王小泰逐一为大家介绍,机械撒播方式的优点是群体大、个体壮,高产优势明显。同时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小麦中高水肥品种,对洪洞县乃至周边县市小麦品种生产布局提出专业性指导意见,通过实施小麦绿色高产高效试验示范基地,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低压微喷风向标

  随后,与会人员来到洪洞县甘亭镇上王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临汾综合试验站在这里设立了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示范点,只见田间地头自动化微喷管一字排开,完全不需要人工在麦田里劳作。

  “低压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当前先进的节水省肥技术,实现了浇地向浇庄稼转变、土壤施肥向作物施肥转变、水肥分开向水肥一体转变,达到节水和节肥的有机融合。”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科研室主任、研究员党建友娓娓道来,与传统漫灌相比,水肥一体化节水效果好,可大幅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省工、省力,降低灌溉劳动强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观摩现场,党建友的一番介绍让与会人员耳目一新。观摩人员十分感慨:“种田还得靠科技,只有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科技水平,才能保证丰产丰收!”

  技术骨干充电忙

  烈日当头,热浪扑面。在尧庙镇下靳村,与会人员走进麦地,拂动麦穗,感受穗重,或俯下身子,仔细查看小麦的穗形、籽粒,或认真测量小麦的株高;与会人员边走边看、边听边交流,对科技种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尧都区农业中心副主任李洪泽介绍说:“在今年4月上旬,全区遭受低温冻害的严重情况下,下靳村小麦受害程度相对较轻,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采用艺机一体化播种技术把好了播种关,保证了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二是运用了“两增一减”技术,在霜冻来临以前全村普浇了拔节水,提高了麦田抵御冻害的能力;三是结合苗情、墒情、病虫草害情况,加强了科学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治,保证了合理的群体。”

  现场观摩结束后,与会人员马不停蹄开始集中“充电”。培训主要涉及小麦水肥一体化、冻害分析和功能农业三方面内容。培训采取专题讲座及专家与学员互动的形式进行,学员们认真听课、记笔记,专家与学员们积极互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董娟兰认真分析当前全市小麦生产形势,要求大家不要掉以轻心,预防干热风、下雨刮风等不确定天气因素对小麦的影响,从而造成小麦逼熟和倒伏,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颗粒归仓。大家一致表示,回去以后要进一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小麦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让农民群众从农业科技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市农委副主任王红说:“目前,小麦产量三要素中的‘亩穗数’和‘穗粒数’已成定局,无论水地还是旱地都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如果后期气温、雨水、光照等气候条件适宜,将又会是一个丰收年。”

  记者 范韶华

     

责任编辑:姚建

上一篇: 临汾夏收会战全面铺开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