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把脉”全市春管 搭好丰产架子

2019-03-12 00:20:2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据调查,今年全市小麦越冬后苗情处于近几年较好的水平。我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董娟兰如是说,“小麦处于返青阶段,春管正当时,因苗施策,促控结合,分类管理、科学调控,加强春季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

  临汾新闻网讯 春耕勤,万物兴。正值春耕最好时,科学种田是关键,备战丰收迎肥年。连日来,我市农业专家们已兵分多路深入田间地头对小麦生长进行全面“会诊”,并向农民传授今年的小麦春季管理“攻略”。

  聚焦我市小麦生产,农民如何“巧用妙计”为夺取今年小麦丰收奠定坚实基础。3月7日,记者前往我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站,为广大农民收集小麦春管“锦囊妙计”。

  春管锦囊之麦田镇压划锄

  结合气候状况及小麦苗情特点,站长董娟兰表示,旱地麦田采用镇压耙耱划锄,增温保墒,控旺促壮;水地麦田实行耙耱划锄、水肥运筹相结合,促根增蘖,提高成穗数。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使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沉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起来,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养分,减少水分散失。对长势过旺麦田,在起身期前后镇压,可以抑制地上部生长,起到控旺转壮作用。镇压的同时可结合划锄,一般应先压后锄,以达到上松下实、提墒保墒增温抗旱的作用;划锄具有良好的保墒、增温、灭草等效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农民在春季浇水后也要适时划锄,划锄时要做到细、匀、平、透,不留坷垃,不压麦苗,不漏杂草,以提高划锄效果。

  春管锦囊之加强水肥管理

  春耕人勤庄稼好,水肥适宜产量高。结合我市春季雨少风多,早春出现旱情的几率较大的现状。站长董娟兰建议广大农民朋友更要加强因墒管理,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因墒抗旱浇水。对于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土壤干土层较厚的麦田,要立即采取小水浇灌或微灌的形式抗旱浇水。同时在拔节期再次浇水,并追施尿素5—7公斤/亩;对于已浇越冬水、墒情较好的水地壮苗麦田,早春采取耙耱镇压措施,推迟春季第一水到起身拔节期,起到春季蹲苗、控制春季无效分蘖的目的。

  在因苗管理方面。董娟兰还提到,要加强苗情监测,因苗施策。对已浇越冬水的一类麦田,返青期控制肥水,以控制春季无效分蘖,拔节期加大肥水管理,浇水时亩追尿素10公斤,以提高成穗率,稳定穗粒数;对已浇越冬水的二类麦田,起身期进行肥水管理,浇水时亩追尿素5—7.5公斤,促小蘖赶大蘖,提高成穗数;对三类麦田,采取返青期和拔节期两次肥水管理。当麦田0—5cm地温稳定达到5℃后,浇灌返青水,亩施尿素6—8公斤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但返青水不宜过早,以免降低地温,影响土壤透气性延缓麦苗生长;拔节后第二次施肥浇水,亩施尿素5—7.5公斤。

  对于返青期旺长麦田,早春要控制肥水,起身期采取镇压或化控措施控制旺长,拔节后期浇水施肥,防止脱肥转弱。

  旱地麦田趁雨雪追肥。一般壮苗麦田,应在小麦起身至拔节期间降雨后,抓紧借雨追肥。一般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对底肥没施磷肥的,要在施氮肥时配施磷酸二铵,促根下扎,提高抗旱能力。

  春管锦囊之综合管理

  对于开展春季防灾,董娟兰建议,广大农民朋友要及时采取以抗冻减灾为主的春季防灾技术。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临前,及时进行浇水,预防晚霜冻害发生。一旦发生冻害,要及时采取浇水、追肥及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补救措施,促进受冻小麦尽快恢复生长,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同时,更要加强小麦的绿色防控,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各地要做好春季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按照绿色防控、分期治理、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的原则指导农民科学选药、安全用药,及时防治、联防联治。返青至拔节期,要重点监测和防治地下害虫、麦蚜、麦蜘蛛、纹枯病、根腐病等病虫害,一旦达到防治指标,要选择对路绿色农药进行防治。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要抓住返青期至起身期这一化学除草扫残时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及时彻底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拔节后禁止化学除草,要进行人工拔除。

  记者 祁欣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