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2020-07-01 11:43: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特色扶贫见实效

易地搬迁新生活

河道治理绿水盈

健康宣讲受益多

光伏扶贫开启致富门

  太岳革命老区——古县,属省定贫困县。全县辖4镇3乡,111个行政村,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总人口9.4万人。于2019年5月21日被省政府批准退出,目前处于巩固提升阶段。

  今年以来,古县结合县域发展实际,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牢固树立“军令状”和“交总账”意识,围绕“1234”工作重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建特色、提质量,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动态调整,全县建档立卡6487户19698人,已脱贫6469户19647人,未脱贫18户51人,贫困发生率为0.07%。这些数字变化的后面,是古县老百姓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强化扶贫产业支撑 脱贫攻坚稳步提升

  特色产业扶贫。按照做强特色农业工作重心,使用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000余万元,出台多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特别是围绕做强核桃主导产业,按照“抓管理、提质增效,抓加工、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核桃产业化发展。

  光伏扶贫。第一批16个村各100KW村级光伏电站今年以来累计发电210万度,完成收益分配249万元,第二批23个贫困村各100KW村级光伏电站去年12月底实现并网,今年以来累计发电294万余度,结算电价97万余元,目前电站已整体移交各项目村;户用屋顶光伏项目今年为200户贫困户累计发放电价补贴68万元。

  乡村旅游扶贫。借势擦亮国家4A级牡丹旅游景区名片,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天下第一牡丹”文化旅游节,有力带动北平党家山、石壁王滩、南垣苏家寨等乡村发展徒步休闲和旅游康养产业,带动周边80余名贫困人口人均增加收入3000余元。

  电商扶贫。作为扶贫的重要赋能形式,2016年起,省委、省政府把电商扶贫纳入全省八大工程二十三项行动。古县也推进电商扶贫工作,构建了一条以品牌为引领,以电商大数据为支撑的互联网+产业扶贫之路。

  资产收益扶贫。新大象生猪养殖基地吸收474户贫困户入股,户均年收益7166元,今年已累计分红339.7万元;7家农机合作社吸收70户贫困户入股参与分红,户均收益650元;“补丁式”兜底保障扶贫为300户特困对象发放收益分红40.3万元,通过资产收益扶贫,实现了“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

  社会力量扶贫。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到户”方面,以二十四节气之“白露凌云品核桃”等为契机,工商联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搭建了工业企业与农业企业对接平台,联系了4家工业企业与4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现场签订了购销意向协议书,拓宽了贫困户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为农产品进企业起到了示范助推作用。

  金融扶贫。今年以来为887户贫困户发放金融扶贫小额贷款4214.88万元,完成年度3900万元任务的108%;为2763户贴息383.54万元,补充注入风险补偿金63.75万元,有效发挥了金融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贫困户发展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撬动作用。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有效防范返贫风险

  创新“脱贫巩固双保险”模式,拓展“补丁式”兜底保障扶贫模式,在保障特困人口享受基本兜底保障政策的同时,增加一份资产收入,上好第一道保险。充分发挥金融保险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建立以脱贫(不返贫)保险为依托,政策性保险为主体,商业化保险为补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保险扶贫一体化服务项目,有效防范返贫风险,巩固脱贫成果,提升发展能力。

  做好新冠疫情防控 有序开展百日攻坚

  出台“硬核”工作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根据《临汾市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脱贫攻坚工作的若干措施》,制定出台《古县克服疫情影响确保贫困群众产业就业增收的十二条措施》,全部明确了政策标准、责任单位,为项目复工复产、群众复农复业注入了“强心剂”,帮助贫困群众解难题、保增收,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八大风险防控专项行动”。坚决打赢风险防范和脱贫攻坚两场战役,加强扶贫领域意识形态建设,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层层传导压力,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

  积极开展决胜“十个清零”百日攻坚行动。召开全县干部驻村帮扶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将“十个清零”百日攻坚行动作为驻村帮扶“六大行动”的拓展和延伸,摆在全县脱贫攻坚决战完胜的突出位置来抓,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迅速跟进、措施上务求实效,坚决夯实责任、坚持精准施策、加强调度研判、强化考核督查、严格作风纪律,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古县扶贫办供稿)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