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申村:一家合作社的致富底气

2020-08-27 08:50:46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王随寅(左)为种植户讲解果树管护知识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秋天,襄汾县景毛乡申村苹果迎来丰收。放眼全村的苹果树郁郁葱葱,硕大的苹果迎着朝阳挂在枝头。虽说春季遇上冻灾、夏季又碰到冰雹,但全村依托晋丰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科学防护措施护果树保产量智斗“极端天气”,最终果树结出了累累硕果。

  “科学种植+绿色理念,能收获高质果实。”晋丰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随寅坦言,巧用智能机械……一台台田间“神器”让化肥农药减下来。实时科学管护做好整形修剪,在精准管理中实现树壮则叶茂,叶茂则果优,把产量质量提上去。

  8月24日,记者走进申村探寻合作社引领群众致富的妙招!

  定准 绿色发展的决心

  王随寅说当年种苹果,源于一个心底的想法:“从小看着父辈种地,他们真是辛苦。我总觉得靠知识、用科技,一定能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窘况。”

  十年前,看着村里的果园一座挨着一座,农户们仅是单纯关心果树的产量,却忽略苹果品质。一年到头计算人力投入和农资投入,收益极不稳定。

  王随寅决定改变这一现状。2010年,他创办合作社,全方位提供订单收购、农资销售、技术指导服务……合作社通过利益联结机制,第一年就让最初入社的6户社员尝到甜头。

  能挣钱、有收益才是合作社引领带动的硬道理。有了第一年的好收益,村里其他农户也陆续加入合作社。

  王随寅介绍,“过去种苹果,只注重产量,化肥农药双管齐下,眼瞅着果树壮果丰,可土地也给出‘预警’。抠一块土,硬得掰不开,看着都心疼。合作社成立后,一直推行绿色种植丝毫不松懈,杂草还田、减施化肥,提高土壤有机质。这黄土‘盖上被子’,有机质慢慢恢复,如今抓在手里的黄土松软有力。社员也在实践中收获高质苹果。”

  稳住 百姓致富的路子

  俗话说,卖家找买家得说尽好话!合作社成立之初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王随寅讲了一段往事,多年前,在苹果丰收季,有一波果商来收购,见合作社的果子品相好、口感佳。在商谈间,对方给出低价收购,态度十分坚决。可王随寅始终没有答应,他坚信“好果子理应有好价格”。果商见状也撂下狠话:“好果子多得是,以后再不来收果子。”说完,便转身出村。

  没想到,不出两日,果商重回申村,按照王随寅的价格收购了合作社的苹果,还竖起大拇指夸赞申村的苹果好!

  由此,申村的苹果“一战成名”,其品质更在果商间有口皆碑。好果子换来好收益!这回,合作社对社员的田间管护更加严苛!全面推行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整形修剪、统一组织销售,降低果农的生产成本,规范果树管理技术的“五统一降”的管理模式,让合作社成员实现每亩投入成本减少20%,产量提升10%左右,也让当地百姓蹚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与此同时,合作社也面临更严峻的考验——人工费用。如何减少人力投入,实现产业链利益最大化。王随寅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利用10亩果园发展秦脆苹果栽植,试种成功即可大面积推广,如此一来,相较于传统红富士苹果,秦脆苹果在管理环节中能省去不少人力成本。

  不仅如此,合作社更积极引导社员参加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目前,已有85人考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合格证书。生产过程中,为每户社员建立无公害苹果生产档案,实行产地追溯制度,从2014年开始进行无公害苹果生产,2015年合作社生产的“晋乡红”苹果通过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目前,合作社近千亩苹果全部实现了统一管理、专业化生产。

  合作社在发展中屡获肯定,先后荣获市级示范社、省级示范社以及国家级示范社。同时还承担省老果园改造项目、品质提升项目和省一村一品示范苹果项目建设。

  “越干越有劲头,越琢磨越有门道。”王随寅说,“中央一号文件年年讲农业,国家重视咱农民,合作社成长壮大,离不开有力扶持。”趁着好政策东风,他还谋划集全县之力将襄汾苹果做大做强。2017年,同该县苹果主产区的汾城镇、南贾镇、西贾乡三个乡镇的五个苹果种植合作社,联合组建了襄汾县农哈哈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而联合社组建以来,按照“产业联合、共同发展、同打一张牌”的思路,多次举办苹果技术管理实战化培训、网络销售平台培训等,每个合作社选出基础扎实、品牌化意识强、带动能力好的社员,建立了质量登记、农药、化肥使用登记等产品溯源制度。同时,担负合作社应有的社会责任,积极吸收贫困人口加入。利用合作社的管理优势、销售优势、品牌优势,开展苹果产业扶贫脱贫。目前,帮扶的贫困户已通过苹果产业全部脱贫。

  贫困户刘天山是合作社帮扶对象之一,他因双腿截肢无法下地干活,妻子又不识字,儿子还双目失明。原先家里的7亩苹果树也没啥收益。如今在合作社的帮扶下,从修剪到病虫害防治,合作社义务提供技术服务,刘天山的妻子也努力学习种植技术,走上致富路。

  创新 多重营销的方式

  合作社要发展,对接市场是关键,针对严峻的果业形势,合作社如何运作是考验,针对电商的飞速发展,合作社对果农进行引导培训,让他们进入市场化营销。用特色打造合作社品牌,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在线下把“晋乡红”销售网延伸到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各大城市,在线上与电商平台及中国邮政、顺丰快递等物流公司进行合作,利用发达的物流系统和网络平台,省去中间环节,更快、更直接地让消费者第一时间吃到放心可口的苹果。

  走在申村苹果园,无论老人还是青年,电商推广苹果已成为常态。就连82岁的张永安也是通过电话远程操作完成果园的智能浇水。他所负责的水井覆盖将近200亩果园,每每有果农需要给园子浇水,他足不出户,即可通过手机完成操作。张永安还是苹果种植能手,30年的果树仍枝壮叶茂果优。他说:“科学管理果树很有必要,有了好果子,客商都抢着要。”

  实践证明,用特色立社,用服务稳社,用制度管社,用品牌兴社,走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注重品牌建设,在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市场与社员之间、政府与社员之间,搭建良好沟通桥梁,对当地果业发展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今年,合作社又有了新计划,准备建设占地6000平方米,集冷藏、农产品检测、土壤化验、电商、物流及培训于一体的综合交易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果农。

  记者 祁欣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