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创业致富奔小康

2020-10-22 09:23: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贫困户张丽丽在餐具厂打工

餐具厂的产品受青睐

  临汾新闻网讯 一袋袋高分子粉末状的东西进入一台数控高温机床,几分钟后,再进入另一台冷凝机经智能着色,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餐具就展现在眼前。这是记者日前在汾西县和平镇沟西村华飞餐具厂看到的一幕。

  走进繁忙的厂区,里面干净整洁,厂区负责人张耀飞正在数控车床前指导技术员操作事宜。只见他左手扶着机器、右手端着原料,一招一式都透露出农村人的勤劳与朴实。

  眼前的张耀飞,皮肤黝黑,精气神十足,很难想象,他出自贫困户之家。两年前,他父亲张福庆还曾是日子过得恓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如今,在张耀飞的带领下,全家人都在餐具厂里务工,不仅如此,还解决了全村不少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沟西村地理环境相对闭塞,进村道路狭长崎岖,长期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经济发展模式单一。早些年,张福庆家里经济来源单一,只靠种地和打零工勉强度日,缺乏技术、没有致富产业成了制约他家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因此,张福庆的两个儿子早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怎么做才能脱贫呢?”正当张福庆迷茫时,村里扶贫干部的到来给了他希望。扶贫干部通过了解得知,张福庆的儿子张耀飞多年来在广州从事餐具加工的工作且是技术能手,若回乡发展办厂肯定没有问题,只是缺少资金支持。随后,帮扶干部很快为张福庆一家申请了产业扶贫资金,张耀飞也回乡开启了创业之路。

  有思路才有出路,有想法才有办法。去年11月餐具厂正式投产,在张耀飞的悉心培训下,现在有10多名贫困户成了厂区的技术员和包装工,实现了他们在家门口务工赚钱的目标。

  贫困户张丽丽是厂里的包装工。她告诉记者,“原先,我跟丈夫都在县城打工,每个月的收入也就2000多元。挣的钱还得计划着用,抛去日常的租房、生活开销,每月想要有结余太难了。春节期间又受疫情影响,在家也没能外出打工。”得知餐具厂里招工,她跟丈夫一同报名,没承想,在家门口打工,工资比县城发得还多,一来可以照顾母亲,二来陪孩子在镇上念书也方便。现在跟丈夫在厂里打工每人月收入3000多元,日子越过越舒心。

  时下,餐具厂以品质为先、以质量为卖点、以个性化服务为亮点,通过全方位设计满足客户需求,厂里的产品供不应求,餐具厂的生意红红火火。一边是线上线下的订单量源源不断,另一头招工福利还吸引邻村村民登门入职。45岁的孙文平是河达村村民,对于餐具厂的薪资他觉得十分满意,干得多挣得多,上班时间还弹性化。他兴奋地说,“有了餐具厂,在家门口就业,既挣了工资又照顾了家庭。”

  如今,张耀飞一家成了村里出了名的“致富家庭”。一家7口人工作认真有条不紊,他们分工明确,事无巨细,有的负责外销,有的负责技术,还有的分管财务。一家人实实在在、忙忙碌碌。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日子才热气腾腾,心里才踏实、舒坦。张耀飞说:“家里脱了贫让我卸下了心里的重担,现实的经历让我明白,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未来我们一家人还要继续努力。”

  记者 祁欣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