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长柳依依,沿着翼城县长汇农牧开发公司的种植区一路走来,笔者看到,蔬菜大棚里绿油油的芹菜长势喜人,油菜、菠菜“精神抖擞”,整齐划一的垄田里拼出了一幅丰收在即的“绿色版图”。面对近千亩的农场,“总规划师”孙彦民对未来信心满满。“现在流转来的土地,一大部分是种粮区,而我的计划是不仅要有‘粮园’,还要在这片土地上发展设施农业,种植西瓜、蔬菜等经济作物,结合养殖走循环种养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近年来,翼城县因地制宜,创新思路,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已实施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县财政以多种形式支持规模化合作社建立和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种养结合农业发展新路子。
已建成的“长汇”、“富华”等种养结合示范园区,为打造高效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翼城县不断探讨着畜牧养殖与设施农业、果树、粮食作物相辅相成的完美结合,不断扩大的特色种养,正发展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盘活土地 农村土地“转”起来
由于存在地块小、难管理,形不成规模等因素的制约,翼城县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农业很难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该县县委、县政府依靠土地助推产业发展的动力,他们通过土地流转模式,让农村土地真正“转”了起来、活了起来。
自2007年翼城县里砦镇老官庄村民上官继德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整合土地资源,通过与农户协商,承包经营了老官庄村156户1500亩农田开始,建起富华奶牛养殖公司之后,各乡镇流转土地风生水起,先后涌现出了长汇、丰盛、宝丰、箐铧等一大批养殖、种植的规模农场。
在采访中,许多农场主都对笔者从生产层面上算过效益账。
作为翼城县首家注册的家庭农场主里砦镇富华养殖场的上官继德,他不是单单只看到政策的偏斜,更看重的是农民小作坊与机械化大生产比较效益。“土地流转后,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是必然的。跟传统种植人力相比,机械化生产不但省工省时,更节省成本。”上官继德这样说。
在南唐乡符册村宝丰蔬菜种植合作社300亩西瓜拱棚现场,负责人李军指着去年流转的700亩土地说,“放到以前,农民只是种了麦子种玉米,年年都是老样子,每年的亩收入也就是1000多元钱,就是间或有种药材的,亩收入也超不过4000元,如果全部发展成设施农业,亩收入就该是传统种植的10倍至50倍了,以后在发展成休闲农业,和传统的种植业相比较更是天壤之差了。”
如今李军育好的西瓜苗已经全部移植进大棚,两个月后就能吃到沙甜的西瓜。南唐乡的负责人告诉笔者:“在流转土地中,我们优先扶持以村为单位连片集群式的农业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其他企业转产农业,鼓励农民自己创建合作社。各职能部门也都积极配合农村水利、电力、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协调金融部门对高效特色农业放宽贷款额度。”
科学模式 养种结合效益高
家庭农场,源于欧美,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的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组织化程度。
毋庸置疑,家庭农场将会是现代农业的标杆。可是如何保证他们走持续生态农业循环发展之路,种养结合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在翼城县南梁镇长汇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老总孙彦民饶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了养种结合的循环农业新模式。
近年来,长汇公司通过探索实践,初步建立起一种以适度规模养猪为核心,配套设施农业拱棚西瓜、传统农业露天大葱等经济作物,他们将处理后的排泄物运用于经济作物的肥料,实现牧、农协调发展及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的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理想模式。
在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标准化猪舍内的饲料进行分配,进行自动化饲养。据介绍,在生猪排泄后,通过自来水直接排放,减少污染物产生量,再在沼气发酵池发酵后,用于农田、西瓜、蔬菜基地等灌溉。此外,还可以直接进行鲜粪收集,利用粪便生物发酵池,添加高温发酵菌发酵无害化制成有机肥,实现养种结合。
“养猪场的排泄物直接排入自然环境中,既浪费优质肥源,还污染生态环境,同时经济作物常年使用化肥,影响产品质量,长汇公司采用生产循环种养和废物处理零排放,实现了清洁养殖和优质瓜果蔬菜等生产的最佳结合。”孙彦民介绍说。
里砦镇的富华奶牛养殖公司也一直采取“种植——养殖——肥料——种植”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上官继德说:“农作物的秸秆通过应用秸秆科学加工利用技术,将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进行青贮喂牛,不仅提高了奶牛适口性和粗饲料的营养价值,还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奶牛场年产的3000多吨牛粪,又是很好的农家肥,可以返还给作物,我们厂的300亩葡萄园就一直使用有机肥。”
政策加码 生态农业掀起建设潮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而农业恰恰是与自然结合最为紧密的产业,其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影响深远,必然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业界认为,代表农业新型生产方式的绿色循环经济、废物循环利用、低毒高效农化领域有望获得政策着重鼓励。
继长汇、富华两个公司养种结合完美搭配之后,翼城县生态循环农业掀起一股建设热潮。中卫乡的箐铧庄园立足养殖发展设施农业以及采摘园;里砦镇康兴养殖场结合当地生产条件,将配套建设苹果和三樱椒规模种植;王庄乡鑫坤公司依据本地气候条件,将走养羊和核桃树规模种植之路;南唐乡宝丰合作社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的同时,配套年存栏万头养羊和出栏万头肥猪养殖场各一座……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翼城县下一步将打造精品畜牧园区,按照“整合资源、科学规划、产业衔接、循环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部门联动、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实施养种结合的科学模式,以养殖专业合作社或者养殖企业为主体,建立起以南梁长汇、里砦张桥生猪养殖园区,采取猪——沼气——蔬菜瓜果的发展模式,里砦富华养殖实施“六位一体”及牧草种子生产项目加工为载体,加快绿色奶源基地建设,同时重点培育鑫坤、康兴等肉羊养殖加果树种植园区,让全县的畜牧业发展形成规模化连片发展,品牌化特色经营,养殖园区不断壮大,蔬菜林果特色鲜明,构成各放异彩的发展新格局。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