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促农 助推发展

2014-04-17 08:10:31 来源:

对于看多了高楼大厦、习惯了车水马龙的人们来说,隶属于立恒钢铁的太子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像极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4月7日,阳光满目。站在位于立恒钢铁园区内的太子湖畔,微风轻抚湖面,荡出轮轮涟漪;空气中裹着些许湖水的湿润,透出丝丝清凉;铺展在园区内成畦成片的油菜,吐出朵朵鹅黄……这仅仅是点缀其中的冰山一角。作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这里集有机农场开发、特色水产养殖、高效畜牧养殖、休闲观光旅游等为一体。

然而,面对如此世外桃源般的唯美画面,也许没有人会想到,这里曾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究其原因,是由于返碱严重,这近万亩土地无法耕种,久而久之便成了垃圾滩、荒草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无法高效利用,农民收入甚低。

如何将这片闲置土地充分利用起来?答案是——进军农业。于是,闯出一条用工业方法驾驭现代高效农业的商业模式,成为立恒钢铁新征程的开始。

作为一家工业企业,立恒钢铁进军农业的初衷,来源于国家“以工促农”的政策,来源于省委、省政府“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来源于市委、市政府“百里汾河新型经济带”的决策部署。

2013年,在曲沃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下,立恒钢铁先后投资1.8亿元对太子滩万亩盐碱地一期3500亩进行了综合治理改造,开发建设了千亩莲池、温室大棚等一批具有较大辐射面和较强带动力的农业项目。

经过一年多的治理改造,目前,800亩人工湖已经成形,湖内放养的150万尾各类鱼苗将于5月份上市;南渔北引的20000只阳澄湖大闸蟹已试养成功,30万只蟹苗已于今年3月11日全部放养完毕。

当日上午11时许,正是鱼苗喂养时间。在每个伸入湖中的木板桥头,放置有一个蓝色的自动喂食机。喂食机下,则涌来成群结队前来进食的鱼苗,场面蔚为壮观。

不远处,双千亩莲鱼共养项目也已全部完工,开始种植莲藕,放养鲶鱼、黄鳝和泥鳅;在高科技智能温室区的1栋22272平方米玻璃温室和15栋(单栋1965平方米)节能温室里,工作人员正在加紧施工,很快就将具备种植条件。

温室大棚是农业示范园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育苗基地则是为温室大棚培育各种菜苗。据了解,该基地采用工厂化无土穴盘基质育苗技术,以专用穴盘做容器,草炭、蛭石、珍珠岩等轻质无土材料做基质,通过精量播种、覆盖基质浇水、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具有节省种子、生产成本低、出苗整齐、病虫少、成活率高、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经过前期装盘播种和苗期管理,目前,育苗基地温室内50张苗床上培育的首批20余万株紫甘蓝、茄子、番茄、甘蓝、生菜、辣椒、苤蓝等菜苗已具备种植条件,完全可以满足该公司联栋玻璃智能温室、节能日光温室以及周边空地的种植需求。为了尽快将菜苗种植到位,3月底,立恒钢铁从后勤部门抽调出数十名员工种植菜苗。目前,菜苗种植工作正在进行中。

此外,园区内800亩盐碱地经过平整、深翻、洗盐、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已具备种植玉米、高粱、棉花等农作物的条件。

经过综合治理,立恒钢铁初步形成了南渔北引示范区、双千亩莲鱼共养区、高科技智能温室区、有机高粱示范种植区、晋文化游览区、生态湿地保护区六大区域,实现了现代农业示范、特种水产养殖、文化旅游观光、湿地公园休闲、大气环境改善、工业用水保障六大功能。

无论工业还是农业,作为经济实体,盈利状况是企业后期再生产、再发展的重要指标。

对此,立恒钢铁一名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投资农业园区共1.8亿元,收益包括:4月份,联栋玻璃设施蔬菜上市后可收益800余万元;5月份,鱼类产品上市后收益可达到1800万元;11月份,30万只大闸蟹上市后可收益800万元左右;2000亩莲池每年可收益近2000万元……通过一串串数据,在扣除成本后,得出这样的结果——每年净收益在3000万元以上。

这名负责人补充道:“这个数字是第一年的收益。以后甲鱼、螃蟹等上市,农产品深加工等收益将进一步增加。这样算下来,1.8亿元的投资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就能收回。现在,土地亩均收益超过10000元,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8000元一下子提高到至少13000元,实现了土地收益提高、农民增收的目标。”这一串串数据足以表明,立恒钢铁用工业方法驾驭现代高效农业的商业模式,大幅提升了企业应对市场的能力,很好地诠释了“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的含义,实现了工农业互补和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响应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发展的要求,而且对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加快转型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事实上,这样的数据还在不断延伸。今年,立恒钢铁还将在太子滩万亩盐碱地一期3500亩综合治理改造基础上,计划投资1.2亿元开发建设二期有机农场、年出栏10000只肉羊养殖场、年出栏20000头育肥猪养殖场及有机食品深加工基地等项目,以科技创新为手段,通过集中种植优质农产品,高效养殖畜牧良种,配套发展深加工,完善有机循环产业链,致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有机产品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最终实现农业工业化、管理现代化、种植科学化,带动农民发家致富,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从万亩盐碱地变身“世外桃源”,从钢铁低谷到“以工促农、工农互惠”,立恒钢铁完成了华丽转身。不仅如此,立恒钢铁正在谋划一盘更大的棋局,那就是——力争用3年的时间,将农业板块打造成上市公司,让自产的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记者 卞志强)

责任编辑:刘静